鄉村觀察:這裡的農民在土地種“搖錢樹”,一畝地收入可達3萬5

十年頭裡在家裡種杏樹,每斤賣不到一塊錢,還要挑著擔子,推著車子下鄉叫賣,逢集趕會的去賣。每天滿懷希望,卻有很多的鮮果賣不掉,甜杏保質期短,很快就爛掉了。禹州市鳩山鎮閔莊村村民說,當年因此還傷心的把杏樹砍掉了。可如今,這裡的甜杏10元一公斤的被一筐筐的收購走,更有很多的遊客來觀光采摘。自從村裡辦起了農業合作社,舉辦甜杏節,俺們這裡的甜杏樹都成了搖錢樹了,當地農民高興的說。

鄉村觀察:這裡的農民在土地種“搖錢樹”,一畝地收入可達3萬5

甜杏

閔莊村是禹州深山的一個村子,早些年因為煤礦而風光一時。後來因為關閉煤礦,農民生活陷入困境。為了發展經濟,當地開始研究怎麼在杏山種出搖錢樹來。期間經歷了甜杏賣不出去的困頓,有的農民甚至傷心的砍斷了杏樹。後來村裡克服困難,成立了甜杏合作社,大家報團取暖。同時在甜杏管理上實行有機生態化種植,規定不準噴打農藥,統一施入農家肥,統一包裝統一價格統一銷售。

鄉村觀察:這裡的農民在土地種“搖錢樹”,一畝地收入可達3萬5

甜杏

當地村兩委統一為甜杏對外宣傳,同時舉辦甜杏節,吸引外地遊客來觀光采摘,很多人都是慕名而來。我這裡每天的採摘收入就有兩三萬,當地村民說。在這幾天的採摘節,甜杏好賣到爆!我的甜杏畝產可達7000多斤呢。

鄉村觀察:這裡的農民在土地種“搖錢樹”,一畝地收入可達3萬5

甜杏

禹州市鳩山鎮閔莊村的名氣越來越大,下一步村裡決定成立農業開發公司,合作社和村集體各佔股份,準備發展集體經濟。同時上馬甜杏的深加工項目,依託千畝杏園,開發果脯、杏幹、杏仁、杏罐頭,為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尋找更寬闊的途徑,做好持續性的產業扶貧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