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寶寶看不見我就哭時,我的這些做法分享給你!

在孩子8個月左右時,開始對陌生人和陌生的環境產生害怕的情形,一旦媽媽從孩子的視線裡消失,孩子就會表現出明顯的不安並且哭鬧,這就是孩子的分離焦慮。處理得好的話,寶寶容易形成開朗活潑的性格,內心安全感十足。

我家傑寶從八個月大起,只要我離開他的視線,他就開始哭鬧,有時候會一直哭到我站到他面前為止,有時候自己的心都快碎了。

相信很多媽媽都會情況不一的遇到類似現象,雖然寶寶的這種表現是一種正常的成長現象,但是,情緒波動太大,對寶寶的成長不利,也影響大人的心情。如果媽媽智慧一點,狠心一點,就能減少或者緩解寶寶的分離焦慮,幫寶寶順利度過分離焦慮期。

根據研究發現,寶寶只有單一照顧者(比如只有媽媽帶,或者只有奶奶帶,爸爸都不插手),分離焦慮的時間就會比較長,因為寶寶下意識產生了拒絕改變現狀的想法。如果寶寶是很多家人輪流照顧,分離焦慮就會比較輕微。

當寶寶看不見我就哭時,我的這些做法分享給你!

對於父母來說,這三個方法特別值得嘗試:

1、培養【物體恆存】的概念

具體來說就是讓他了解,看不見的東西並沒有消失掉。

舉例子來說,把寶寶單獨放在房間裡玩,媽媽離開後可以不時發出一點聲音,讓寶寶知道雖然看不見媽媽,但媽媽還是在的,然後間隔一段時間看看寶寶,讓寶寶慢慢習慣。

2、多讓寶寶出來玩,接觸更多的人

平時讓寶寶有更多社交的機會,寶寶就不容易懼怕陌生環境。

讓寶寶認識其他的親戚朋友有助於幫助他認識到:家人以外的陌生人是友善的。讓寶寶接觸陌生人前,爸爸媽媽先和陌生人說話親近一段時間,讓寶寶有個適應過程,然後再慢慢嘗試讓寶寶單獨接觸陌生人,讓寶寶適應這種感覺。

3、和寶寶分離的時間要循序漸進

不要突然長時間離開寶寶,這會給寶寶造成心理陰影。試著開始短暫離開1小時,2小時...同時還要儘量培養寶寶單獨入睡的習慣,寶寶哭鬧時先拍拍寶寶安撫,不要馬上又抱著哄睡。

當寶寶看不見我就哭時,我的這些做法分享給你!

當寶寶出現分離焦慮情況時,這幾招也有助爸爸媽媽的實戰應對。

1、帶寶寶喜歡的東西或者熟悉的東西

如果寶寶有特別喜歡的玩具玩偶,天天想帶著。

很多媽媽會擔心這會讓寶寶產生依賴,其實依賴也不用擔心,等長大了以後,這種習慣會改變的。而寶寶還在幼小的年齡段時,有個熟悉的東西讓他保持專注實在是太棒了,這能給媽媽爸爸省去很多麻煩,也能幫助寶寶適應分離焦慮。

如果沒有,也可以嘗試用一些媽媽的東西給寶寶安慰,比如看到媽媽的衣服,寶寶會有一種媽媽在不遠處的感覺,也有助於分離焦慮症的緩解。

2、承諾回來的時間

父母在離開的時候給寶寶說再見很重要,最好告訴他具體的時間段,比如說太陽落山前,或者時針走到幾點的時候。每一次信守承諾,都會給寶寶建立起安全感。

3、躲貓貓遊戲

躲貓貓遊戲是幫助寶寶理解短暫分離的好辦法。可以讓他知道短暫分離不一定是壞事。

當寶寶看不見我就哭時,我的這些做法分享給你!

下面這幾種情況就是反面教材,這麼做會加重分離焦慮,一定要避免。

1、不可表現驚慌

其實分離焦慮不僅僅是寶寶,有時候父母在送寶寶去幼兒園以後還不時徘徊在幼兒園周圍,比寶寶還要緊張。寶寶一哭,媽媽焦慮,就加重寶寶的不安。有時候父母要先冷靜自己的心情,再去安慰孩子。

2、避免哄騙

哄騙的結果就是讓他覺得父母是會騙人的,父母不可信任,這種觀念一旦形成,之後的任何安慰,命令,承諾都可以不用當真。對孩子誠實守信,不管在任何時候,都對他未來的成長有積極的影響。

3、不要悄悄地離開寶寶

雖然你可以在寶寶沒看見或熟睡時偷偷溜出家門,但還是不要這樣為好。這隻會在你下次想離開時,讓寶寶更加謹慎,更沒有安全感。相反,與寶寶達成“離開”的常規儀式,有助於建立寶寶的信心。

總之,分離焦慮是寶寶成長的必經階段,只要方法得當,快速過渡是一定沒有問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