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異地戀:別甩鍋,究竟是什麼導致分手,自己心裡沒點數嗎?

致異地戀:別甩鍋,究竟是什麼導致分手,自己心裡沒點數嗎?

1

所愛隔山海,山海不可平。

大概分手的異地戀人,都有過這樣的唏噓。

在龐雜的現實和模糊的未來面前,人顯得那麼渺小,哪怕是兩個人,連著心,牽著手,也總有衝不過去的障礙。

相識在校園,共度最美好青春的戀人分手了,理由是留住了記憶,卻輸給了距離。體會過越洋戀愛,連時差都克服的戀人分手了,理由是堅持過一時,熬不住流逝。

所有人都在直白或者委婉地表達這樣的意思:都是異地惹的禍。

一首杜德偉的《天真》送給你們:“我這個愛人,有點天真。”

在愛裡,外因從來不是決定性的,更多時候,它們被反覆提及,只是出於甩鍋的需要。

致異地戀:別甩鍋,究竟是什麼導致分手,自己心裡沒點數嗎?

根本而言,哪有什麼異地導致的分手?不過是你們在一起的執念不夠深罷了。

2

我常常覺得,異地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阻隔,對愛情的影響被過度放大了。

換句話說,異地就是愛情的九九八十一難之中,普通的八十一分之一。

那些熬得過異地的人,同樣熬得過誤解和平淡。那些被異地擊垮的人,不死在這裡,也會在自我和消耗中猝然倒地。

異地無非給那些絕望的戀人提供了心理安慰:你看,距離、時差、獨自生活,想念無從落實。沒有日常相處,感情成了無本之木,枯竭也在所難免。這不是我的問題,也不是他/她的問題。還是算了吧,這是命運的安排。

如果這樣能讓你好受一點,但想無妨。

可自欺欺人,終究不是正道,無助自我的成長,還可能繼續傷人傷己。

不是所有異地戀都會分手。為什麼不去想想,那些修成正果的人,如何能走到最後?

3

提到異地,沒有人能跳過《漂洋過海來看你》這首歌。

陌生的城市,熟悉的角落,也曾彼此安慰,也曾相擁嘆息。距離確實讓感情變得艱難,可也因為這份艱難,歌曲開頭的那種鄭重才更加感人肺腑:“為你我用了半年的積蓄,漂洋過海地來看你。為了這次相聚,我連見面時的呼吸都曾反覆練習。”

這首歌根據原唱娃娃的真實經歷改編,但又不限於娃娃的專屬情感。歌曲發表之後,娃娃有一次去吃飯,遇見一個女服務生。服務生認出了她,特地跑過去和她說:“我要謝謝你這首歌,我現在做這個工作,就是要存錢,然後去看我的男朋友。”

致異地戀:別甩鍋,究竟是什麼導致分手,自己心裡沒點數嗎?

或許素未謀面,或許因緣際會,身處異地戀的人,能因為一首歌下定共通的決心,本身就是因為,在某些時刻,他們真切地相信:人力雖然微薄,人心雖然飄忽,但愛情可以讓人跨過千山萬水。

4

一定有人會說,山盟海誓曾經說得字字都珍貴,到最後,誰知道是不是昨日煙雲。

很多異地的戀人也深信能走到最後,最終還不是被迫接受分開的結局。

我講幾個堅持到最後的成功案例吧。

我有兩個同學,男生在香港,女生在北京,白天各自忙碌,得閒保持問候和關心,到了晚上,無論日程上還有多少事沒做,或者身處多麼重要的飯局酒局,都要打上一個小時電話,然後互道晚安。年年如此,天天皆是。

很多朋友cue他們,都老夫老妻了,這麼粘著不嫌害臊。可他們從未中止這一習慣,有機會還會視頻,看看說說,展示一下彼此的近況。三年之後,男生畢業去了北京,又過了一年,兩人步入了婚姻。

有人問他們,怎麼熬過異地的難。他們說:“很簡單,因為每天聯繫,我們從沒有對彼此的生活感到陌生。”說時容易,但有多少朝夕相對的情侶,能真的做到“每天聯繫”。

還有一對戀人,沒有這麼雷打不動,但一有時間就打飛的相見。他們的共識是,沒有什麼聯絡是當面相處可以取代的。至少,那些在一起的時光,會是此後分離時不斷回想的甜蜜。

為了這些難得的相見,他們還會一起規劃盤算,想想看什麼演出,看看去哪裡玩,如此一來,又延展出更多的美好。

異地當然會引發許多問題,這是無需多言的。

可因為問題就退縮放棄,說到底,並不是距離催生出多少疲憊,而是一開始就沒有做好克服萬難的準備。

致異地戀:別甩鍋,究竟是什麼導致分手,自己心裡沒點數嗎?

你放棄了愛情最堅韌的部分,愛情當然償還你最脆弱的遺憾。這件事的責任,和愛情無關,只和每個具體的人有關。

5

我還認識一對戀人,性格非常獨立,每天有各自的奔波。他們也不算熱烈的性情,聯繫歸聯繫,總好像平淡如水。

四年的異地時光結束了,他們終於又在同一座城市相逢,能夠同進同出,進入期盼了四年的狀態。

三個月後,他們分手了。

誰也沒有想到,距離掩蓋了他們之間的問題,而共處卻將它們無限放大了。

別拿異地不當回事,也別把異地當萬能的鍋。究竟是什麼導致你們分手,你自己心裡沒點數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