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以“元老”自居的董必武:跨越世纪的奋斗,为国为民尽奉一生


董必武,原名董贤琮,又名董用威,字洁畲,号壁伍,辛亥革命时期改作必武。湖北黄安人。

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奠基者。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他在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发展中,不断地随着时代前进。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法学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


董老毕生为人民解放事业奋斗不息,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巨大功勋,但他从来不以“元老”自居,朴实而低调地奉献了一生年华。

董老对国家最大功劳是什么?董老在党和国家领导工作中的建树甚多,尤其是在政权建设、法制建设、农民运动、统一战线工作、反动统治区党的秘密工作这些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

董老是一位法学专家,为我国的法制建设奠基了不朽的功劳。

董必武教育子女:人要甘当配角 不要老想当主帅。董必武儿女的名字中,都有一个“羽”字,寄托着父亲的希望。“意思是能飞得高,飞得远。但父亲不是指地位,而是说你的人生志向。”

董必武和妻子何连芝一共有三个孩子。1938年3月,长子董良羽出生时,董必武觉得当时国家的工业太差,希望他们这一代人长大后,国家能造飞机,就取名“良羽”。出于这样的想法,女儿于1941年出生时,董老继续在“羽”字上做文章,取名“良翚”,意即羽毛的颜色。

董必武,与谢觉哉、林伯渠、徐特立、吴玉章一起被称为“延安五老”。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政务院副总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以及代主席等职。1975年4月2日,他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