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真能被催眠嗎?

人是可以被催眠的。如果你瞭解以下三點,那麼你會對催眠有更多的瞭解,並且更容易進入到催眠狀態中。

一、瞭解催眠到底是什麼

催眠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呢?影像學曾作過研究,催眠一種介於清醒與睡眠之間的第三種狀態。

如果你簡單的把催眠與睡眠畫上等號,那麼你將會錯過領略催眠魅力的機會。催眠並不是催人入睡而是一種注意力的引導。

人真能被催眠嗎?

或許我們在生活中也曾體驗過這樣的感覺,當我們在打王者榮耀的時候,感覺時間過得非常快,這是因為我們的主觀意識將注意力全部投入到了遊戲上,全情的投入導致注意力範圍的變窄,所以在當下你很難感受到時間的流逝。

所以只要你在生活中有過這樣的體驗,你就能更容易的理解,催眠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也可以在你願意接受催眠的前提下被催眠。

當你進入到催眠狀態後,你的注意力會由外部轉向內部,你不再會聽到外界的聲音,因為你的注意力全部轉移到了內部感受上。或許隨著催眠師的引導詞,你能夠聽到引導語中包含的一系列聽覺的內容。例如引導詞中提及有一臺老式的音響正在播放一首你最喜歡的歌曲,這首歌曲縈繞在你的耳邊。那麼處於催眠狀態下的你,就好像正在聽這支曲子一樣。


二、催眠不是一種挑戰賽

有的人會認為自己是非常理性的人,所以不會進入到催眠狀態中。也有的人認為自己的意志力很堅定,所以不會被催眠誘導。當你把催眠定義為一種對自己的能力挑戰時,你是不適宜接受催眠的,因為這完全沒有催眠的意義。

催眠最直接的功效是可以幫助對方減輕心理壓力,體驗到放鬆的感覺。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人會看到正處於催眠狀態的下的人像是睡著了那般,因為這個時候他非常的輕鬆。當個體處於放鬆的軀體狀態時,他的肌肉都是放鬆的,呈現出類似睡眠的軀體表現。

所以當你不斷的在提醒自己不能被催眠,否則就是自己不夠理性或意志力不夠堅定時,你的放鬆狀態會不斷的被打斷,你將會無法體驗到催眠放鬆的感覺。

人真能被催眠嗎?


三、催眠有些什麼作用

有些內心的創傷會演變為表層意識無法識別的問題。例如催眠大師艾瑞克森曾經處理過一個案例,是醫學院的學生。

這個學生的問題在於他沒有辦法去上皮膚病理學這門課程,但是他說不出為什麼自己無法去上。原因就在於這裡份抗拒是出於他曾遭受的內心創傷,而因為這份創傷實在太沉重或恐怖,相應的記憶內容被壓抑了下去。但在現實生活中,一旦被觸及,潛意識會發送給大腦一個信號是:“我不願去上皮膚病理學這門課程”。


如果學生不去上這門必修課,就要面臨被退學的嚴重後果,所以當這名學生求助艾瑞克森時,艾瑞克森用了催眠的方式幫助其回溯與該問題相關聯的記憶。有趣的是,當你挖掘到了這個問題形成的源頭,你就能更好的應對與處理這份恐懼。

這名學生的恐懼是因為童年期看到小夥伴因為受了外傷而發綠滾膿的皮膚,覺得既害怕又噁心,這份記憶之後被壓抑了起來。如果不是通過催眠回溯的方法,這名學員將不能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如此抗拒皮膚病理學這門課程。即使系主任、同學再三的勸導他,也無法克服因為這一些勸導都是屬於意識層面的處理。

而催眠的不同之處在於它可以喚起你潛意識的力量,這就是催眠的魅力所在。

人真能被催眠嗎?


多琢磨,勤練習,讓我們進步的更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