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多活少離家近”不存在!所有的高薪,背後都是一群玩命的人!

01

高收入一族的人像

什麼樣的才叫高收入人群?

提到這個問題,很多人的腦子裡會冒出這樣的一群人:出入5A寫字樓、衣著光鮮亮麗的白領們,企業的高管,銀行職員,BAT、華為這些大公司的精英,做生意的老闆...

但事實上,絕大多數坐在寫字樓裡的白領們,還沒有每天來收取件的快遞小哥收入高;更沒有樓下那個守著一個攤位,每天給做煎餅的大媽收入高。

“錢多活少離家近”不存在!所有的高薪,背後都是一群玩命的人!

所以,高收入的人群往往是兩個極端的人,要麼是靠軟實力(智商、顏值、口才、高技術),要麼就是硬碰硬的能吃苦,耐操。

02

高薪背後,都是一幫玩命的人

在不借助外力的情況下,從山下登上山頂,總是艱難的,可能需要花上大半天的時間,爬得氣喘吁吁;而從山頂往下跳,瞬間就到了山腳下,速度極快,但卻致命。

這個人人皆知的道理,其實就是人生的真諦:向上的路很難走,向下的路很順暢,但最終只能以悽慘收場。

想要快速的到達山頂,一是需要強健的體魄,二是需要不放棄的信念。

事實上,你看到的一切高收入人群,都是一幫玩命的人。

人往往只看到想看的一面,對背後的真相選擇性忽略。

“錢多活少離家近”不存在!所有的高薪,背後都是一群玩命的人!

你看不到那些明星平日裡花了多長的時間在打磨自己,單單保持身材這一條就是很多人堅持不下來的。

你看不到那些名校畢業生,在學生時代是如何從千軍萬馬中殺出一條血路出來的。

這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強大,也沒有稀裡糊塗的衰敗。

所有的高薪,背後都是玩命的付出和不懈的堅持,這也是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越厲害的人,反而越努力。


在企業管理中,就有這樣一種模式,它可以讓員工自發性5+2地工作,與公司利益趨同,形成思維統一,實現全員經營。

下面就來講解一下這種員工激勵模式

PPV(產值量化薪酬)——讓能者多勞,多勞多得

PPV薪酬模式是指將員工的工作職責、工作內容、工作項目、工作結果等以標準化、規則化、價值化的方式進行量化計算,並直接與員工的收入掛鉤,形成多勞多得的利益分配機制,相比傳統的績效工資等更具激勵活力。

PPV模式下,不再有專人專崗,“一個蘿蔔一個坑”的情況,而是員工是坑,可以產出更多的蘿蔔。

這樣的模式,提倡全員經營,一專多能,每個人不一定幹固定的崗位,公司哪裡需要,就可以去哪裡幹活,而且能力越高,效率越高,產值就越高,而收入自然也就越高,真正實現能者多勞,多勞多得。

PPV模式解決了以下問題:

“錢多活少離家近”不存在!所有的高薪,背後都是一群玩命的人!

案例1--HR的薪酬(以招聘崗為例)

某企業的HR招聘崗原來是固定工資6000元,負責公司人員招聘工作。總是招不進人來,然後找各種理由推託責任。企業只好不斷通過增加崗位薪酬水平來吸引人,不過效果依然不太理想。

老闆決定學習使用PPV產值量化薪酬模式:底薪3000元+各項產值工資

“錢多活少離家近”不存在!所有的高薪,背後都是一群玩命的人!

招聘崗位PPV

“錢多活少離家近”不存在!所有的高薪,背後都是一群玩命的人!

“錢多活少離家近”不存在!所有的高薪,背後都是一群玩命的人!

招聘崗位PPV

說明:讓招聘崗的員工為自己的薪酬而招聘,招到的人越多,個人收入就會越高。相信在今天招聘難度越來越大的時代,企業願意給招聘崗做出好的激勵模式,解決人才引進的難題。

案例3--財務會計的薪酬

在企業,財務會計一般都是固定工資,加工資基本上要等一年或以上。而且到了加薪的時候,到底加多少才合理,也一直是令人頭痛的問題。對於會計來說,當然是越多越多。對於老闆來說,要考慮的問題很多,加多了會增加公司的成本,內部的薪酬平衡也必須有所考量。

“錢多活少離家近”不存在!所有的高薪,背後都是一群玩命的人!

說明會計的職業能力、職業規劃必須與薪酬相關聯。當這個會計能夠做更多有價值的事,並且做出好的結果,就可以為她/他加薪。這個價值和結果一定是公司要的,並且能幫助公司實現更有效的經營。

“錢多活少離家近”不存在!所有的高薪,背後都是一群玩命的人!

總結:企業要破除傳統的所謂專人專崗的的定式思維,那樣只能讓人浮於事,推諉扯皮,工作量不飽和,而用PPV模式,讓員工如冰島隊一樣,全民皆兵,一崗多能,人人都為自己幹,自然企業也不會差了。

私信“激勵”兩字,附贈長達100分鐘的員工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