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別再打劫員工的工資!薪酬模式這樣變革,員工都不走了!

曾看到這麼一個帖子,這樣的加班文化還真是很有意思:

馬雲:別再打劫員工的工資!薪酬模式這樣變革,員工都不走了!

關於加班,曾有一個調查,當時某機構調查了15,000位職場人,結果顯示:加班已然是上班族面臨的普遍問題,加班制度極不完善。

馬雲:別再打劫員工的工資!薪酬模式這樣變革,員工都不走了!

96%的人都加班,經常加班的職場人佔三分之一

馬雲:別再打劫員工的工資!薪酬模式這樣變革,員工都不走了!

沒有加班數,有80%的人最終放棄爭取

分享一個職場案例,看看大家是如何看待這件事情的:

小王在一家小公司工作,小王的老闆就屬於那種特別喜歡給員工灌輸毒雞湯的老闆,總是跟員工說工作是不是公司,是為了自己,是為了更好的將來,但是說的好聽,從來不給加工資,而且加班還不給加班費。其實員工都明白老闆是什麼樣的人,但是找一份工作不容易,所以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老闆依舊是我行我素,每天都跟員工說這些大道理。

後來有一個辭職很久的老員工,突然找到小王,原來這個老員工自己開了一個公司,也是做這個行業,業務也算不錯,但是就是缺人手,所以希望小王可以跳槽過去,小王很是心動,但是還是跟對方說先考慮一下!

馬雲:別再打劫員工的工資!薪酬模式這樣變革,員工都不走了!

之後不久,老闆又開始對員工說要加班,而且還是用自己那套雞湯給員工灌輸,說加班工作就是為了更好的明天,但是不少員工都拒絕加班,因為員工心裡的積怨已經非常深了,所以死活都不願意加班,到了下班時間,所有員工都直接下班了。

馬雲:別再打劫員工的工資!薪酬模式這樣變革,員工都不走了!

因為這件事情吵得不可開交,員工們看到老闆說的話也十分氣憤,結果大家一商量,打算一起辭職,一起跳槽到老員工的公司,就這樣,第二天老闆桌上就出現不少辭職信!

很多企業其實也想留住員工,受迫於利潤微薄限制,沒法提供高昂的薪酬,因為給工資高了,企業利潤就減少了,老闆多少會心疼。

在傳統的薪酬模式下,員工效率上不來,混加班,目的就是因為有那一點可憐的加班費,所以在效率上往往會出現怠工現象!到交付是就急忙加班趕貨。人力資源意味著人力成本。因此,企業必須對現有的薪酬模式進行變革。

馬雲:別再打劫員工的工資!薪酬模式這樣變革,員工都不走了!

馬雲在14年演講說到:

給員工加工資是必須的,但是前提是,他做出了更好的價值,奉獻了更好的結果!

想要留住人才,讓員工有持續的加薪空間,但又不增加成本,最好的方法還是讓薪酬模式,從固定薪酬向寬帶薪酬轉

工資是死的,人的活力和創造力就死了。所以,對於傳統薪酬模式的變革勢在必行


下面提供二種寬帶薪酬激勵機制,供大家參考。

推薦一:KSF增值加薪法——一種員工和企業共贏的薪酬分配模式

那麼設計KSF,到底要從何下手?以下六個步驟:

  1. 崗位價值分析
  2. 這個崗位有核心工作,直接為企業帶來效益的?
  3. 提取指標(中層管理人員6-8)
  4. 有哪些可量化的指標是企業所需要的,急需改善的?比如營業額、毛利率、員工流失率、主推產品銷量、員工培訓時間等。
  5. 指標與薪酬融合(設置好權重與激勵方式)
  6. 分析歷史數據
  7. 過去一年裡,營業額是多少?每月營業額?平均營業額,利潤額?毛利率多少?成本費用率?轉化率?培訓時長。
  8. 選定平衡點
  9. 企業和員工最能接受的平衡點,要以歷史數據作為參考。
  10. 測算、套算
  11. 依據歷史數據,選取好平衡點,講選取好的指標,各分配不同比例的工資額。
馬雲:別再打劫員工的工資!薪酬模式這樣變革,員工都不走了!


KSF實操案例:

有一養生店店長的工資是5000元,但經常卻抱怨收入低,缺乏增長的空間,工作狀態也差,於是我給他的店長做了薪酬的變革:

馬雲:別再打劫員工的工資!薪酬模式這樣變革,員工都不走了!

首先把他的固定工資部分降低,拿出4000元作為KSF工資,並把他分攤到6-8個指標,注意,這不是KPI,員工只要達到了平衡點(年度平均數據),就可以全部拿到這部分K工資,如果超過了平衡點,就有獎勵,上不封頂,沒達到平衡點,就少發一些,但下限是有度的,以保證員工的安全感!

在平衡點的基礎上:

  1. 營業收入每增加5000元,獎勵100元,每減少5000元,少發50元;
  2. 利潤額每多1000元,獎勵12元,每少500,少發6元;
  3. 人創營業額,每多400,獎勵50,每少400,少發25元;
  4. 培訓員工,每多培訓一個小時,獎勵50元,每少一個小時,少發25元。
  5. ...

經過兩個月的運行,門店各項指標都改善了,店長工資也增長到了7500+...,員工創造了更高價值,拿到了更高收入,而企業從因此獲得更高利潤,從而實現員工和企業利益的共贏!


寬帶薪酬是大勢所趨。其原理是通過豐富和擴展薪酬的彈性,以增強薪酬本身的激勵性。相比而言,固定薪酬、窄幅薪酬非常缺乏驅動力,無法調動員工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工資是死的,人的活力和創造力就死了。所以,對於傳統薪酬模式的變革勢在必行。那麼,企業要實施寬帶薪酬需要注意哪些關鍵問題?

推薦二:PPV量化產值加薪法——適合二線崗位操作層員工

很多公司的二線,都會存在磨洋工,出工不出力,上班玩手機,看電影現象。為什麼?

員工沒有好的狀態,老闆首先要反思自己,是否給予員工足夠的動力,努力可以得到什麼?

有很多工廠,流水線的工人收入比二線員工要高很多,為什麼?因為流水線工人採用計件薪酬,一線員工工作更積極更拼命?做了就有錢,眼前的收入唾手可得,且沒有上限。

所以,想要激發二線員工,就要改變固定薪酬模式,把一線的計件思維,植入到二線的薪酬模式當中。

所謂PPV產值量化薪酬模式:是指將員工的工作職責、工作內容、工作項目、工作結果等以標準化、規則化、價值化的方式進行量化計算,並直接與員工的收入掛鉤,形成多勞多得的利益分配機制,相比傳統的計件工資、績效工資等更具激勵活力。

馬雲:別再打劫員工的工資!薪酬模式這樣變革,員工都不走了!

那我們如何做做PPV實操呢?

第一步:

先做崗位價值分析,將不同的崗位,其對應的工作內容羅列出來,再為其配上對應的產值價格。(每完成一次這項工作,就可以得到對應的錢)

經過一輪的崗位價值分析,你會發現可能有些崗位其實真的沒啥可乾的,他完全可以承擔跟更多的責任,讓其薪酬和價值相匹配。而有些工作沒太大價值的,完全沒必要因人設崗。

第二步:

制定好對應的工作標準,每一份有產值的工作,都必須要有要求、有標準,要達到制定好標準,才能拿到對應的產值工資。比如說,公司財務,她的部分工作室完成每月財務報表,這項工作價值1500元,她必須做完才能拿到。

這樣做,你會發現,每個員工不僅僅要對過程負責,還要對結果負責。對企業來說,結果才是最重要的。

你不僅僅需要去做這個事,你還要做出結果,才可以拿到產值。

馬雲:別再打劫員工的工資!薪酬模式這樣變革,員工都不走了!

其實PPV模式的好處在於:

  • 1、公司能按實際工作量配置人員,減少人效浪費。
  • 2、員工可以在不影響本職情況下,身兼多職,一專多長,為自己加薪。
  • 3、所有工作,必須有結果,才有產值,這樣就要求員工必須對結果負責。

如果有員工離職了,企業不必急著找人,可以把他的工作量化算產值,分配給其他員工,對其他人來說,是一個加薪機會,對企業來說,提高了人效,共贏。

馬雲:別再打劫員工的工資!薪酬模式這樣變革,員工都不走了!

以前臺文員為例子,產值量化薪酬模式下,她的收入可以有多方面組成,她的工作而不是一層不變的接待、接電話,複印文件等,每一項工作,可以有對應的產值!

  • 1、前臺工作項:1500元(每天約3小時)
  • 2、公司考勤工作項:200元(平均每天1小時,每月3日前出考勤表,無差錯無延遲)
  • 3、網絡客服項:400元(每天2小時,明確工作要求與標準-好評率、點擊率)
  • 4、公司積分運行項:300元(每天0.5小時,錄入分值、排名登記、快樂大會等)
  • 5、網絡產品銷售:按提成機制執行
  • 6、公司辦公水電費:與去年同期對比,節約部分的10%(上線不得超過300元/月)

...

馬雲:別再打劫員工的工資!薪酬模式這樣變革,員工都不走了!

好的機制,就是在挖掘員工的才幹,釋放他的潛能,絕不浪費人才。世界上沒有無用之人,只是有人無用武之地。

總結

  • 企業給員工加薪是必然的趨勢,最好的企業應該要主動給員工加薪,最好的方式就參照第一條、第二條標準,也就是憑更好的績效結果和做更多工作來加薪。
  • 現在的員工對企業要求只會越來越高,但現在員工的創造力也是最強大的,誰能激發員工的創造力,誰就是最後的贏家,要想成為贏家,你的機制首先要遵循人性、順應人心!

點擊右上角+關注“績效智慧”,長期分享合夥人、薪酬績效、利潤提升的專業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