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學習的七大習慣

高效學習的七大習慣

學習需要通過複習來循序漸進地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在備考複習中,往往存在兩個誤區,一是隻顧埋頭做題,有些同學在做題時,只要結果對了就不再考慮別的相關的問題;二是隻注重課堂聽課效率,而不注重課後練習。提分高中為大家總結了七大學習習慣。

習慣一、別指望誰能推著你走

如果你不向前走,誰又會推你走呢?因此,積極主動的態度,是實現個人願景的原則。我們常說:“我不會……,因為遺傳……”、“我遲到,因為……”、“我的計劃沒完成,因為……”我們總是在找藉口或是抱怨,在不滿中消耗自己的生命。而人類與動物的區別正是人能主動積極地創造、實現夢想,來提升我們的生命品質。

有效能的人士為自己的行為及一生所做的選擇負責,自主選擇應對外界環境的態度和應對方法;他們致力於實現有能力控制的事情,而不是被動地憂慮那些沒法控制或難以控制的事情;他們通過努力提升效能,從而擴展自身的關切範圍和影響範圍。積極的心態能讓你擁有“選擇的自由”。

習慣二、學會做好計劃

我們經常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因徘徊和迷途消耗了生命。而高效能的人懂得設計自己的未來。他們認真地計劃自己要成為什麼人,想做些什麼,要擁有什麼,並且清晰明確地寫出,以此作為決策指導。

因此,“以終為始”是實現自我領導的原則。這將確保自己的行為與目標保持一致,並不受其他人或外界環境的影響。為什麼很多人成功了反而感到失落?許多人在埋頭苦幹時,尚未發掘人生的終極目標,只是為忙碌而忙碌著,未曾洞悉自己心靈深處的所欲所求,也不曾審視過自己的人生信條:你到底要做什麼?什麼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你生活的重心是什麼?只有確立了符合價值觀的人生目標,才能凝聚意志力,全力以赴且持之以恆地付諸實現,才有可能獲得內心最大的滿足。

 

習慣三、學會放棄不做什麼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所以要做重要的事,即你覺得有價值並對你的生命價值、最高目標具有貢獻的事情;要少做緊急的事,也就是你或別人認為需要立刻解決的事。消防隊的最大貢獻應是做好防火工作,而不只是忙於到處救火。因此,“要事第一”是自我管理的原則。

有效能的人只會有少量非常重要且需立即處理的緊急、危機事件,他們將工作焦點放在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上,來保持效益與效率的平衡。“有效管理”是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的重點管理。先由領導決定什麼是重點後,自己掌握住重點並時刻把它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覺、情緒或衝動左右。要想集中精力於當前的要務;就必須先排除次要事情的牽絆,要勇於說“不”。

習慣四、遠離是非爭執

懂得利人利己的人,把生活看作一個合作的舞臺,而不是角鬥場。一般人遇事多用二分法:非強即弱,非勝即敗。其實,世界給了每個人足夠的立足空間,他人之得並非自己之失。因此,“雙贏思維”成為人們運用於人際領導的原則。我們從小就參與各種比賽、考試,培養了一種你贏我輸、你死我活的競爭心態。試想一下,誰又甘心在競賽中認輸呢?

樹立雙贏思維就是要在人際交往中不斷尋求互利,以達成雙方都滿意並致力於合作的協議計劃。具有雙贏思維的人,往往有三種個性品格:正直、成熟和富足心態。他們忠於自己的感受、價值觀和承諾;有勇氣表達自己的想法及感覺,能以豁達體諒的心態看待他人的想法及體驗;相信世界有足夠的發展資源和空間,人人都能共享。

習慣五、學會換位思考

“知彼解己”是交流的原則,試想,如果醫生尚未診斷就開處方,誰敢領教?與人溝通時,我們常犯這種不分青紅皂白、妄下斷語的毛病。因此我必須強調:“瞭解他人”與“表達自我”是人際溝通不可缺少的要素。首先要了解對方,然後爭取讓對方瞭解自己,才是進行有效人際交流的關鍵,要改變匆匆忙忙去建議或解決問題的傾向。

要培養設身處地的“換位”溝通習慣。欲求別人的理解,首先要理解對方。人人都希望被瞭解,也急於表達,但卻常常疏於傾聽。眾所周知,有效的傾聽不僅可以獲取廣泛的準確信息,還有助於雙方情感的積累。當我們的修養到了能把握自己、保持心態平和、能抵禦外界干擾和博採眾家之言時,我們的人際關係也就上了一個臺階。

 

習慣六、1+1可以大於2

如果將雙贏思維、換位溝通與統合綜效原則整合,不僅可以化解阻力,甚至可以化阻力為助力,“統合綜效”就是創造性合作的原則。集思廣益的合作威力無比。許多自然現象顯示:全體大於部分的總和。

不同植物生長在一起,根部會相互纏繞,土質會因此改善,植物比單獨生長更為茂盛;兩塊磚頭所能承受的力量大於單獨承受力的總和。這些原理也同樣適用於人,但也有例外。只有當人人都敞開胸懷,以接納的心態尊重差異時,才能眾志成城。

習慣七、身心平衡的生活

身心和意志是我們達成目標的基礎,所以有規律地鍛鍊身心將使我們能接受更大的挑戰,靜思內省將使人的直覺變得越來越敏感。當我們平衡地在這兩方面改善時,則加強了所有習慣的效能。這樣我們將成長、變化,並最終走向成功。人生最值得投資的就是磨練自己,而具備良好的思考、學習、創造與適應能力,才能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以上這七個習慣是相輔相成的。前三個習慣在於我們本身,確立目標就要全力以赴,著重於如何進行個人修煉,由依賴轉向獨立,實現“個人成功”;第四、五、六個習慣,即建立共贏、換位溝通、集思廣益,都將促進團隊溝通與合作;而第七個習慣涵蓋了前六個,督促我們從身心開始完善。通過培養這些習慣,我們可以循序漸進地獲得實質性的變革,成為真正的高效能人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