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面起泡、掉皮千疮百孔,油漆工偷工减料,我家苦不堪言!

你家墙面的任何问题,大多都跟油工脱不了干系

一点都不夸张。不信,你注意观察下你家墙面,多少都会有点儿下面的问题:

墙面起泡、掉皮千疮百孔,油漆工偷工减料,我家苦不堪言!

凭良心讲,能把墙刷到完美无缺的油工,还真没见过。刷完墙大大小小总会留那么点儿问题,有的碍事儿,有的不碍事儿。

除了刷墙,油工还要刷家具。但是现在现场打家具人越来越少,相应地,刷家具的活儿也就越来越少了。

所以今天我们就主要说说刷墙的事儿。

一、油工刷墙的顺序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油工刷墙的工序是这样的:基层清理——刮腻子(2~3次)——刷漆(1次底漆,两次面漆)

1、 基层清理

保证墙面平整、干净、干透。

基层必须干透,其含水率不得大于10%,新墙面一般要经过30天以上干燥后才可施工;不平的地方就重新找平,以免不平的墙面对腻子产生不相等的拉力,使腻子开裂。

不要忘记把房间里装修好的部分保护好,以免施工的时候油漆溅的到处都是。

2、刮腻子

为了进一步让粗糙的水泥墙变成光滑的样子,我们还需要用腻子找平。

腻子要刮两遍,每刮完一遍都要做一次打磨

选腻子时,我们尽量选耐水腻子。

以前的老腻子,大部分是石膏粉,需要拌801工业胶水(会散发甲醛),腻子也需要配比准确,很考验师傅的手艺。这种腻子很容易出现粉化情况,耐水性差,墙面遇潮就容易滋生霉菌,且会出现起皮、空鼓脱落的现象。

耐水腻子则相对更环保、更好用,和了水之后就可以直接刮墙了。等它完全干燥之后,再泼水也不会蹭下来,耐水防潮,使用寿命长,可以大大减少墙面粉化、脱皮、发霉、起污渍的状况。

3、刷漆

批好腻子,就可以刷漆了。

先刷一遍底漆,等底漆干透再刷两遍面漆这是刷墙面乳胶漆的一个标准工艺。

关于乳胶漆的知识,栗子之前讲过(戳☞不会买墙漆?这可真是件要命的事儿),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二、你家的墙为什么会出问题?

比如文章开头的图片。

其实原因很简单,不外乎基层处理、油漆配比、施工手艺、环境因素四个方面。

1、 针孔

墙面起泡、掉皮千疮百孔,油漆工偷工减料,我家苦不堪言!

▲这是在漆膜表面出现的一种凹陷透底的针尖细孔现象。这种针尖状小孔就像针刺小孔,孔径在100微米左右。

产生原因

1、 基层处理:板材表面处理不好,多木毛、木刺,填充困难;木材含水率高。

2、 油漆配比:固化剂、稀释剂配套错误;固化剂加入量过多。

3、 施工手艺:配好的油漆没有静置一段时间,油漆粘度高,气泡没有消除;底层未完全干透,就施工第二遍;一次性施工过厚。

4、 环境因素:环境温度湿度高。

2、起泡

墙面起泡、掉皮千疮百孔,油漆工偷工减料,我家苦不堪言!

▲这种泡一般产生于被涂表面与漆膜之间,或两层漆膜之间。

产生原因

1、基层处理:基材处理不合要求,如木材含水率较高,或未将松脂、木材本身含有的芳香油清除掉,当其自然挥发时导致起泡;油性或水性底灰未完全干燥或底层涂料未干时就涂饰面层涂料;木材的接合处及孔眼没有填实,有空隙口孔眼等;底材表面附有油污、灰尘、水泡等,这些不洁物周围沾有水份。

2、油漆配比:配比不恰当,导致油漆粘度过高。

3、施工手艺:刷涂时来回拖动刷,产生的气泡没有消除。

4、环境因素:压缩机、空气管中有水份,或者有水份溅到施工表面上;环境温度、湿度高。

3、咬底

墙面起泡、掉皮千疮百孔,油漆工偷工减料,我家苦不堪言!

▲这种状况一般是上层涂料中的溶剂把底层漆膜软化、溶胀,导致底层漆膜的附着力变差,而引发的起皮、揭底现象。

产生原因

1、 施工手艺:底漆未完全干燥就涂面漆,面漆中的溶剂极易将底漆溶解软化,引起咬底;刷涂面漆时操作不迅速,反复刷涂次数过多则产生咬底现象;前后两遍涂层不配套。

2、油漆配比:对于油脂性漆膜以及干性油改性的一些合成树脂漆膜未经高度氧化和聚合成膜之前,一旦与强溶剂相遇,底漆漆膜就会被侵蚀;前一道涂层固化剂用量不够,交联不充分。

4、流挂

墙面起泡、掉皮千疮百孔,油漆工偷工减料,我家苦不堪言!

产生原因

1、基层处理:刷涂面凸凹不平或物体的棱角、转角、线角的凹槽处,容易造成刷涂不均、厚薄不一,较厚处就要流淌;被刷涂表面不洁,有油、水等污物,刷涂后不能很好地附着而流淌。

2、油漆配比:稀释剂过量,使粘度低于正常施工要求,漆料不能附在物体表面下坠流淌。

3、施工工艺:选用的漆刷太大、毛太长、太软或刷油时蘸油太多,刷漆太多,使漆面厚薄不一,较厚处就要流淌。

4、环境因素:施工场所温度太低,涂料干燥速度过慢,而且在成膜中流动性又较大。

5、裂开

墙面起泡、掉皮千疮百孔,油漆工偷工减料,我家苦不堪言!

▲漆膜表面出现深浅大小各不相同的裂纹,如从裂纹处能见到下层表面,则称为“裂开”;如漆膜呈现龟背花纹样的细小裂纹,则称为"龟裂"。

产生原因

1、基层处理:木质底材含有松脂未经清除和处理,日久会渗出漆膜,造成局部龟裂;木材含水率太高,日久发生变形引起裂开。

2、油漆配比:底漆与面漆不配套,涂膜受外界影响(机械作用,温度变化等)而产生收缩应力,引起漆膜龟裂或裂开;室内用漆用于室外或金属表面底漆用于木材;固化剂加入过多,或者使用错误的固化剂。

3、施工工艺:底漆未干透即涂覆(喷、刷、辊涂)面漆,或第一层面漆过厚,未经干透又油第二层面漆,使两层漆内外伸缩不一致;施工过厚。

4、环境因素:施工环境恶劣,温差大、湿度大,漆膜受冷热而伸缩,引起龟裂。

6、漆膜脱落

墙面起泡、掉皮千疮百孔,油漆工偷工减料,我家苦不堪言!

▲漆膜层间附着、结合不良,会产生漆膜脱落、剥落、起鼓、起皮等问题现象。

产生原因

1、 基层处理:如木材表面未经打磨就嵌刮底灰或上漆,使面漆的油分被其吸收而造成脱落,木材表面未经有效的封闭;物面不洁,沾有油污、水份或其它污物。

2、 油漆配比:底、面漆不配套,造成层间附着力欠佳。

3、 施工手艺:底层未干透即涂面漆,日久因底层面层收缩率不一致而开裂,从而影响层间附着力。底漆太坚硬或底漆很光滑,未经打磨就直接涂装面漆。

4、 环境因素:施工温度过低。

分析完这一遍发现

其实只要油工师傅和业主们多操一点心

认真做好基层处理,严谨进行油漆配比,施工时更专业、更细心,这些问题都是可以避免的,了解了这些的业主们,验收的时候,可要更细心一点哦~

墙面起泡、掉皮千疮百孔,油漆工偷工减料,我家苦不堪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