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侍郎韩愈居士

吏部侍郎韩愈居士

人们只知道韩愈反佛,却不知道他是一位佛教居士。人们之所以将他列入反佛之类,缘由如下。

元和十三年戊戌岁,宪宗皇帝焚香顶礼,迎请佛舍利,百官大臣,悉见五彩光,皆云是佛光,百官大臣,咸说皇上圣恩,感得佛光。唯有侍郎韩愈一人言不是佛光,不肯拜贺圣德。皇帝问曰:“不是佛光,当是何光?”韩愈不知,当时无语。因此,韩愈被贬至潮州。

若就实际而论,韩愈不是反对佛教,而是用自己的儒教迷信,反对他人的佛教迷信,是以迷信反迷信,终归还是迷信。

韩愈被贬至潮州,问左右的人:“这里有大德禅僧否?”左右的人告诉他:“有一位大颠禅师,是石头希迁禅师的得道弟子,今在此地住持道场。”

韩愈令人持书,三请大颠禅师,大颠禅师皆不赴请。后来,大颠禅师得知韩愈是为“佛光”而来,故不请而自赴。

韩愈心中有气,不肯相见,令人问曰:“三请不赴,何以不请自来?”大颠禅师云:“三请不赴,不为侍郎。不请自来,只为佛光。”[1]韩愈闻说大颠禅师专为“佛光”而来,便问道:“弟子当时说不是佛光,正确吗?”大颠禅师云:“正确。”韩愈云:“既然不是佛光,那是什么光?”侍郎韩愈,果然不识佛光,以为佛光是个天外来的神秘现象。岂不知,这佛光正是自家心光。若就实际而言,举目望去,形形色色,皆是佛光。举耳闻去,动静两相,皆是佛光。在我们的觉性心光之中,无量万相,皆是佛光,皆是这觉性心光的现相,皆是这觉性心光的化现。

除此心光外,哪里有佛光?心即是佛,心光即是佛光。一切万相,皆是心光的现相,皆是心光。犹如海中波浪,皆是大海水的现相,皆是大海水。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一色一香,森罗万象,皆是佛光。佛光非他,正是自家的觉性心光。自家的觉性心光,方是真正的佛光。

天相,是我们心中的现相。地相,是我们心中的相。雷鸣,是我们心中的相。一草一木,一声一响,十方世界,无量万相,咸是妙明真心的现相,咸是妙明真心中的物。犹如波波皆水,咸是大海中的物,咸是大海水的现相。

既然韩愈不识自家心光,大颠禅师便以神道设教,以接引之,曰:“此是天龙八部助化之光。”天龙八部,包括天,龙,夜叉,阿修罗,迦楼罗,乾闼婆,紧那罗,摩侯罗迦,守护佛法,有大力量。八部之中,天、龙为首,举首标全,称作天龙八部。

一心具足十法界,天龙八部岂在一心之外?心外无物,心外岂有天龙八部?天是诸人心中的天,龙是诸人心中的龙,八部所表,尽在诸人心中。天龙八部,正是诸人的自性心光,正是诸人的自性佛光。韩愈不知自心,错认定盘星,云:“京城当时若有一人如师所说,我就不会被贬到潮州了。”侍郎韩愈,如此说话,早已是辜负了被贬至潮州的因缘了。

韩愈又问:“到底有佛光吗?”大颠禅师答云:“有。”韩愈问:“既然有佛光,那么,如何是佛光?”大颠禅师呼唤韩愈一声:“侍郎。”韩愈应诺。大颠和尚云:“这是什么?”韩愈曰:“弟子到这里便不会了。”大颠禅师云:“这里若会,是真佛光。”这个佛光,眼不能见其形,故曰大相无形。耳不能闻其声,故曰大音希声。圆照十方,故曰圆觉。永恒不坏,故名金刚。能现十方恒沙万相,故曰圆明宝镜。若能识得这个,便能与三世诸佛直下相见也。大颠和尚归山,留一偈云:

辞君莫怪归山早,为忆松萝对月宫。

台殿不将金锁闭,来时自有白云封。[2]

若人悟得自心,千里只在目前,万古不隔毫端。若人昧却自心,目前则成千里,不隔则成万古。松萝月宫,白云金锁,只是自家的觉性光明,只是自家的净土庄严。

韩愈参访大颠禅师。韩愈问曰:“和尚春秋多少?”大颠禅师提起数珠,曰:“会么?”韩愈曰:“不会。”大颠禅师曰:“昼夜一百八。”愈不晓。[3]

释迦拈花,百万人天,无量菩萨,悉皆罔措,唯迦叶尊者,会心地微笑,笑他释迦,老婆心切,笑他释迦,原来只是这个。这个是谁?只是诸人“本真的自己”。即今大颠拈起数珠,百万人天,无量菩萨,悉皆罔措,唯迦叶尊者,会心地微笑。毕竟释迦是谁?大颠又是谁?迦叶又是谁?试看当下,唯我独尊。还见得这个“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么?若也不见,百万人天,无量菩萨,悉皆罔措。若也见得,释迦、迦叶、百万人天、无量菩萨,亦非他人人,皆是诸人自己的功德幻化。

韩愈虽不晓,然而,毕竟谁晓,谁不晓?这晓的是谁?这不晓的又是谁?洪州廉使问马祖道一:“吃酒肉即是,不吃即是?”马祖道一曰:“若吃是中丞禄,不吃是中丞福。”[4]吃的是你,不是的也是你,吃与不吃,皆是你。晓的是你,不晓的也是你,晓与不晓,皆是你。

韩愈再参大颠,问曰:“弟子军州事繁,佛法省要处,乞师一语。”和尚默然,良久,问曰:“是什么?”韩愈罔措。侍者在旁,敲禅床三下。和尚云:“作么?”侍者对曰:“先以定动,然后智拔。”韩愈向侍者道:“和尚门风高峻,弟子于侍者边得个入处。”[5]

经云:“谛听,谛听,当为汝说。”正于此时,世尊默然。良久,云:“诸菩萨摩诃萨,当如是降伏其心。”大颠默然,良久,云:“是什么?”全体显露了也。见即当下见,不见永乖疏。韩愈不见。侍者敲禅床三下。观音妙智力,善应诸方所。这个灵灵明明、普应十方的是个什么?这里会得,千里对面。这里不会,对面千里。

一日,韩愈又上山参礼。大颠禅师睡觉,见韩愈来,不起。稍时,大颠禅师问:“为游山来,为礼拜老僧来?”对曰:“为礼拜和尚来。”大颠禅师曰:“此时不礼,更待何时?”韩愈便礼拜。[6]

“此时不礼,更待何时?”韩愈闻言,即刻礼拜。韩愈如此,早已是随他老和尚舌头转了也,早已是于他老和尚隔山隔水了也。若是个大居士,一立立定,也是礼拜了也。是者自是,非者自非,切莫依葫芦画瓢。若是依葫芦画瓢,还未动手,早已是三门外了。若真大丈夫,行空花佛事,坐水月道场,哪里有他老和尚下手处?棒下有眼,只打瞎汉。

后一日,韩愈又上山。大颠禅师问曰:“为游山来,为礼拜老僧来?”韩愈曰:“为游山来。”大颠禅师曰:“带来游山杖了么?”对曰:“未带来。”大颠禅师曰:“未带游山杖,游山有何益?”[7]

如何是游山杖?禅师默然,良久,举起拂子,问曰:“是什么?”若从这里会得,则见游山杖,原是自家本有的物,舍也舍不去,揽也揽不来。若也不会,即使带来个皇帝御赐的锡杖,那也是个牵人轮回的绳索。

又一日,韩愈再参。大颠禅师用自己的悟道因缘启发韩愈,曰:“老僧当年见石头希迁禅师。希迁禅师问:‘哪个是你的心?’对曰:‘即今说话的便是。’希迁喝之。经数日,又问:‘我前日的回答,不对吗?'希迁云:‘除却扬眉瞬目,除却一切作用,直接将心呈来。’觅心,良久,了不可得,对曰:‘无心可呈来。’石头曰:‘昨日有心,今日何得无心?有心无心,尽同谩我。’我于此时,言下契入。石头云:‘真物不可得,舍亦舍不去。汝既如此,切须护持。’”[8]

未见性时,皆属盲修瞎练,见性之后,方为正修。过去诸佛,悉皆如此。历代祖师,悉皆如此。未来诸佛,悉皆如此。口说无凭,亲证为真。见了未?还修么?如何修?

世人皆说韩愈反佛,仔细查阅古代典籍,则见韩愈却是个信仰佛法的人,是个向大颠禅师行弟子礼的人。既行弟子礼,便是佛门人。虽然未透过,也是有心人。


[1] 参《居士分灯录》。《卍续藏》第八十六册,第五八二页中。

[2] 以上内容,参《祖堂集》卷五。

[3] 参《居士分灯录》卷上。《卍续藏》第八十六册,第五八二页中。

[4] 参《景德传灯录》卷六。《大正藏》第五十一册,第二四六页中。

[5] 参《五灯会元》。《卍续藏》第八十册,第一一二页上中。

[6] 参《祖堂集》卷五。

[7] 参《祖堂集》卷五。

[8] 参《祖堂集》卷五。

吏部侍郎韩愈居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