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房屋的建築質量如何,在6.1級的地震下是什麼表現?

日本當地時間6月18日清晨

大阪府發生了近百年來的6.1級強震,地震震源位於大阪府北部,深度10公里,截止18日晚,證實已有4人死亡,超過376人受傷,目前,部分受地震影響的工廠及店鋪逐漸恢復運營。

日本房屋的建築質量如何,在6.1級的地震下是什麼表現?

日本房屋的建築質量如何,在6.1級的地震下是什麼表現?

日本房屋的建築質量如何,在6.1級的地震下是什麼表現?

大家好,我是楊鈞。

雖然因為強烈的民族情感對於日本這個國度一向缺乏好感,但是還是要向此次地震中遇難的人員表示哀悼,願你們在天堂沒有災難。

日本房屋的建築質量如何,在6.1級的地震下是什麼表現?

日本是一個地處地震帶的國家,相對地震的頻率較高,所以日本在對抗地震的方面做了非常多的措施,從官方公佈的傷亡數字中我們可以看出,這次的地震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傷亡,而且一天的時間就已經有部分工廠級店鋪恢復了運營,這與日本的房屋結構和建造規範是有很大的關係的。

日本房屋的建築質量如何,在6.1級的地震下是什麼表現?

首先我們從法制和政策層面來看,日本有一部法律叫做《建築基礎法》,其中規定日本的新建房屋必須要滿足兩個條件才能被建築,一是新建房屋在遭遇百年一遇的地震中不倒塌,二是新建房屋必須保證在遭遇五十年一遇的地震中不受損。這樣嚴格的政策規定,讓日本的房屋質量有了參考標準,也避免了建造過程中的偷工減料現象。另外“每一次日本發生特大地震後,國土交通省都會組織力量進行建築抗震調查,根據調查結果提出對《建築基準法》的修改意見。”日本建築師在設計建築時,會嚴格按照《建築基準法》的抗震要求。而且這部法律每幾年就會重新修訂一次。正是由於對於房屋建設的要求上升到了法律的層面,所以建築不達標的情況相對較少,因為如果不達標則屬於違法,會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這對投機者起到了巨大的震懾作用。

日本房屋的建築質量如何,在6.1級的地震下是什麼表現?

其次再從結構和建築材料上來看,我們知道,日本大多數的房屋都是相對低矮的,從物理特性上來說,低矮的建築一定要比高層的建築抗震性能好,目前日本的建築,在抗震方面基本上分為3類。一是耐震結構;二是制震結構;三是免震結構。所謂的耐震構造,其最主要的原理就是提高柱子和牆壁的強度和韌度,建築物總體經得住震動,目前我國主要採用這種方法。而免震結構和制震結構都是比較新的技術。在日本,將抗震結構的建築改為免震建築,成本只需增加

5%~10%。日本的建築材料很少是使用磚塊的,一般都會使用輕型的牆面材料,而且日本對於建材的質量把關極其嚴格,不達標準的建材嚴禁流向市場。房屋建築中普遍使用的新型材料的共同特徵是質量輕、強度高,比如樹脂、加氣混凝土、碳纖維,即便倒塌墜落,也不會對人體造成嚴重傷害,而且安裝方便,蓋房子跟搭積木一樣輕鬆。為了提高傳統木結構建築的抗震能力,日本普通的民宅採用了箱體設計——這樣能夠保證地震發生時,房屋不會散開,即便在劇烈的搖晃中也可以整體翻滾,不至於損毀。11年日本東部大地震引發海嘯時,電視畫面上能看到很多房子被整棟沖走,而沒有震散。

日本房屋的建築質量如何,在6.1級的地震下是什麼表現?

最後再從評估監督的方面來看,日本的房屋質量一般都會由專業的公司檢測,並且,政府會對需要檢測的房屋進行一定的補助。同時政府會定期派專業人員對房屋進行檢查,若有問題,政府會對房屋修復進行一定的補償。

日本房屋的建築質量如何,在6.1級的地震下是什麼表現?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日本在房屋建造上下了多大的功夫,其中還是有很多可取的地方的,由於災難的原因導致狠抓產品質量,所以在大災來臨時,

受到的損失實現了最小化,人員的傷亡情況也相對較小,災後的恢復也比較快,6.1級的地震,僅一天的時間就可以做到部分的工廠和商業恢復運營,這確實很難得。

日本房屋的建築質量如何,在6.1級的地震下是什麼表現?

雖然日本在房屋的建築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希望日本政府和人民都能夠認清歷史,在二戰中給中國及世界人民帶來的巨大災難是無法被歪曲和抹滅的,正視自己所犯下的過錯不是什麼可恥的事情,相反的如果依靠修改教科書和美化那段歷史,只能是給自己帶上一塊遮羞布而已,但是這塊布早晚會被扯掉的,而且謊言是需要持續的謊言維持的,終歸不可能戰勝事實。

日本房屋的建築質量如何,在6.1級的地震下是什麼表現?

今天的節目就到這裡,祝大家生活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