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是借精神,晚上是藏精神,如果總是借,15年身體就垮了!

我們白天是放電,晚上睡覺是充電。假如晚上只衝了50%的電,白天還要釋放100%,那50%哪來的?

就是從五臟借

五臟在古書中為“五藏”,是“藏”的意思,藏的就是人體的精華。《黃帝內經》描述五臟“藏精氣而不瀉”,簡單來說,肝、心、脾、肺、腎主要起到化生和儲藏人體精華的作用。

如果總是從五臟借精華,一般人借15年身體就垮了。因為當五臟所藏的精氣不足,不僅是五臟本身虛弱,而且還能影響六腑的功能及全身的經絡、氣血,產生各種體虛症狀,直接影響人們的健康。⑤

年輕的時候你可能什麼感覺都沒有,一過四五十歲了,病就全來了。其實這是一段從量變到質變的轉化時間。

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藏好五臟精華”!

藏好五臟精華:要會吃

在我國傳統飲食中,很早就有“五穀雜糧養五臟”的說法,這五穀指的就是大米、小米、高粱、小麥和大豆。

1、心藏神——小麥

2、肝藏血——高粱

高粱有養肝益胃、收斂止瀉的功效,對於經常喝酒及有慢性腹瀉的人來說,經常吃點高粱非常合適,其中的單寧酸也益於心血管病的預防。

3、脾藏意——大米

大米味甘性平,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的作用,吃的時候最好配上一些粗糧;熬粥放點冰糖、黑芝麻和核桃,不僅能補充礦物質,還對刺激性咳嗽有一定緩解作用

4、腎藏精——大豆

腎主骨生髓,對維持運動和活力有一定作用。平時除了常喝豆漿、吃豆製品,還可以把煮好的黃豆泡點醬油,就著粥吃。

5、肺藏氣①②——小米

小米性溫,最能護胃護肺,對脾胃虛弱的人而言,可謂是進補的上品,特別適合慢性咳嗽患者食用,也利於老人和孩子。其上面析出來的那層小米油更是精華所在。③

少借精華:要會睡

1、充足睡眠

我們常說“要早睡早起”、“睡眠是第一大補”、“睡眠是天補,人補不及天補”、“睡眠佔養生的十分之七”等等,也就是告訴你:要保證充足睡眠,不要熬夜!

睡眠不足主要表現在神經系統過度疲勞,以至發生失眠、神經衰弱,以及煩燥、激動或精神萎靡、記憶力減退等精神神經症,比如出現頭暈、腦脹、眼花、耳鳴、全身乏力,嚴重者還會影響到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等功能,進而導致器質性病變或早衰。

記住:不晚於11點睡覺,早上別晚於7點起床。

2、堅持午睡

人體除夜晚外,白天也需要睡眠。午睡可以恢復記憶力,消除壓力,有助消化,幫助降血壓,使人受益良多。美國老年病學會雜誌指出,沒有午睡、午睡時間更短或更長的人腦力的減少,是那些午睡一小時的人的4~6倍,大致相當於增加了5歲年齡。通俗點說,午睡能讓老年人的大腦年輕5歲。

記住:午睡時間大約在13時左右最佳,以15~30分鐘最恰當。

3、每天發呆

每天發呆5分鐘,把影響身心健康的多餘壓力“屏蔽”,讓拖累身心、影響工作效率的負面情緒得以清理,讓忙碌的大腦也得到休息。④

記住:不妨讓自己每天有個5分鐘的發呆時間。

4、熱水泡腳

“熱水泡腳,勝吃補藥。”熱水泡腳可以改善足部和全身血液循環,調節各內分泌腺體分泌各種激素,促進新陳代謝,還可以改善睡眠。

記住:泡腳最好在臨睡前1-2個小時,不要用太燙的水,感覺身體微微發熱即可,一般10分鐘~20分鐘即可。


參考文獻:

①山西晚報《中醫五臟的概念與西醫不同》

②健康時報《魂飛魄散:情志失調傷肝肺》

③健康時報《五穀雜糧養五臟》

④健康時報《心理專家眼中的十大熱詞》

⑤老人報《五臟藏而不瀉,六腑瀉而不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