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詠涇陽:鄭國,在這裡建了一條渠

名家詠涇陽:鄭國,在這裡建了一條渠

名家詠涇陽:鄭國,在這裡建了一條渠

十里摩崖石刻開筆,千年“蘭亭雅敘”再現。近日,30多位國內知名文化人士參加了涇陽縣鄭國渠旅遊風景區摩崖石刻書法長廊文化工程採風活動,紛紛為景區的奇絕風光所折服,無不驚歎沉寂千年、未為人知的涇河之美、涇石之奇和鄭國渠深厚的文化底蘊。大家興致勃勃的題作詠懷,以伸雅興,為河山補筆,為天地增色。

名家詠涇陽:鄭國,在這裡建了一條渠

鄭國,在這裡建了一條渠

王勇平

肅立在戰國時遺留下的廢墟前

我的思緒穿越千年紅塵

公元前246年,就在這裡

我腳下的這片土地一一

大地原點、關中“白菜心"

跌宕起伏地上演了史詩般的劇情

一個叫鄭國的韓國人

被派到虎視眈眈的鄰國秦國

暗中肩負一項特殊的使命

名為幫助秦國建造水利工程

目的則是促其勞民傷財

阻止這個國家全民皆兵

讓眾多的兵力一夜變成勞工

刀槍入庫轉入灌溉建設

遏制對孱弱韓國的悍然入侵

這是韓王自為得意的緩兵之計

卻事與願違成全了秦國的一代梟雄

水工鄭國在建渠中竭盡全力

不知他是否忘記了初衷

反正他對工作極端負責任

打造了一件堪稱完美的精品

“渠成,注填淤之水

溉澤齒之地四萬餘頃”

300裡渠水滔滔波光粼粼

4萬頃稼禾被汩汩滋潤

貧脊的關中從此富甲天下

秦國頓時如虎添翼

豐衣足食日益強盛

“秦以富強,卒並諸侯"

秦始皇雄才大略劍指天下

氣吞萬里一統六國

韓國,很不幸

最先被秦國吞併

名家詠涇陽:鄭國,在這裡建了一條渠

對人的評價從來都蓋棺定論

水工鄭國的歷史糾葛卻從未釐清

無論他的主觀動機如何純正

畢竟,客觀上他的任何努力

都成為秦國事實上的“幫兇"

也許,他僅僅只是一個工匠

不應該陷入複雜的政治謀略

不應該隻身肩負這天大的責任

他未必懂得統一天下的意義

他也未必深諳聯橫合縱

他甚至未必想到興修水利

功在當代,造福子孫

當然,他也稱不上一個合格的間諜

一開始就被發現其特殊的身份

“疲秦"的陰謀很快就被敗露

好在秦王對他並沒有當真

他才有可能利用十年時間

從容不迫地把建渠計劃貫穿始終

作為一個純粹的水工

他只知道,對於一項工程

必須盡職盡責、精益求精

他用最簡單最樸實的職業操守

為自己的生命

塗抹了最美的色彩

取得了人類歷史上一項偉大的成功

這個叫鄭國渠的工程

享譽了一千多年的盛名

對於一個傑出的古代工匠

鄭國無愧於自己的專業和良心

名家詠涇陽:鄭國,在這裡建了一條渠

中國古代有三大水利建設

都江堰、靈渠與鄭國渠

在千年歷史中三足問鼎

我曾經叩拜過南國兩大水利

一覽恣意流淌的澈澈渠水

心裡充盈著崇拜和激動

這流了千年的人造水系

仍然流入今天的良田沃土

構成了代代相傳的壯麗風景

升騰為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在未到鄭國渠之前

我想像著這北方的古渠

也能擁有萬古奔流的生命

可是,現實的鄭國渠

我不敢也不願相信

已沉陷地下20多米

當年的風采無痕可尋

這個顯赫的名字只載於《史記》

留遺的大壩成為最後的象徵

我只能責怪自己

在美好的憧憬中孤陋寡聞

我只能嘆息自己

在甜甜的睡夢中被無情叫醒

名家詠涇陽:鄭國,在這裡建了一條渠

眼前這斑駁陸離的大壩殘駭

我不知該怎樣形容

這是那條浩瀚綿長的水渠嗎

是那條承載秦國霸業之舟的水渠嗎

龜裂的黃土像一張張大嘴

朝天發問

鄭國渠,渠水何在

能安息嗎?鄭國的在天之靈

假如他活在今天

是否有妙計留住那一碧萬頃

讓青山綠水一脈相承

名家詠涇陽:鄭國,在這裡建了一條渠

面對這塊土地我虔誠鞠躬

它是那樣豐富那樣博大那樣厚重

我抓了一把土緊緊貼在胸前

感受到這土與我的脈搏一樣跳動

千百年來它養育了華夏子孫

千百年來它造就了無數英雄

歷史銘記了秦始皇、李冰

歷史同樣應當銘記

這個在秦國建渠的叫鄭國的韓國人

(戊戌夏月於陝西涇陽)

名家詠涇陽:鄭國,在這裡建了一條渠

名家詠涇陽:鄭國,在這裡建了一條渠

王勇平,原鐵道部宣傳部長,新聞發言人。現為中國傳媒大學新聞發言人研究培訓中心共同主任,客座教授。曾在傳媒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人民大學、國家行政學院等高校和部委、省市以及企業授課。主講《領導幹部如何與媒體打交道》、《現代管理者的媒介素養》、《全媒時代的新聞發言人》、《新聞發佈操作實務》。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鐵路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