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擬建立住房普查機制與空置率統計制度

惠州擬建立住房普查機制與空置率統計制度

未來新增住宅用地主要以盤活存量用地為主

《規劃》指出,惠州未來將建立“可預期、可負擔、可選擇、可宜居、可持續”的住房發展體系,在規劃期內新增各類城鎮住房60.5萬套,其中商品住房55萬套,保障房0.8萬套,人才安居住房2.7萬套,租賃住房2萬套。

如何推動和保障目標的實現?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保證這一目標實現,該局在測算階段就保證與惠州市近期人口增長需求、住房發展總體態勢相吻合,同時也將國土部門公佈的住宅用地供應計劃緊密結合。

“各縣區在住宅用地供應、資金投入、政策傾斜等方面予以保障,確保規劃目標的實現。”該負責人介紹。

在土地的供應上,該負責人指出,未來新增住宅用地指標也日益趨緊,將主要以盤活存量用地為主,基本維持在年均10萬套左右,確保商品住宅市場的穩定供應,同時更加關注到住房供應類型的豐富。

建立住房普查機制推動調控精準化

針對樓市調控問題,《規劃》強調將不斷建立可預期的住房體系,在2017年—2021年建設商品住房房源數為55萬套。

《規劃》將如何創新調控舉措?該負責人坦言最為關鍵的就是要推動多主體供應的實現,規範房地產開發企業,培育住房租賃企業。其次是積極推進棚戶區改造、公租房建設、人才安居住房的籌集,實現多渠道保障。此外則是不斷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以及強化監管,重拳整治房地產市場違法違規行為。

該負責人同時介紹,在持續穩定現有監管措施基礎上,《規劃》還將逐步探索建立住房普查與空置率統計制度,希望通過大數據等手段,更加清晰全面地摸清全市住房底數和具體使用狀況,為實施更加精準的調控舉措做準備。

惠州擬建立住房普查機制與空置率統計制度

此外,該局正在制定《惠州市區房地產開發企業誠信管理辦法》,一旦企業違法行為得到核實,該局將按照相關要求進行懲戒。

規劃週期內將建設2萬套租賃住房

《規劃》對構建多渠道的住房供應體系的建設目標予以明確,指出在規劃週期內將建設租賃住房2萬套,其中,惠城區建設7000套、惠陽區5000套、大亞灣開發區3000套、仲愷高新區5000套。與此同時還將逐步由國營租賃平臺向市場籌集房源。

惠州擬建立住房普查機制與空置率統計制度

如何吸引企業加入到租賃住房建設開發中來?該局相關負責人直言,前期將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帶動引領示範作用,培育建立起住房租賃市場的基礎環境,逐步制定相應的配套政策,完善住房租賃市場的投資環境,適時引入品牌租賃企業,以多種形式推動租賃住房、人才安居住房的建設有序開展。

租賃住房建設目標為何集中於市區,縣區並無相關的建設目標?該負責人坦言,當前惠州的住房租賃市場尚處於起步探索階段,且三縣租賃需求通過本地存量住房就基本得到滿足,因此將先以人口相對集中的市轄區為主,條件成熟後再向3個下轄縣推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