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金融精英紛紛ALL IN區塊鏈,信仰?還是賭博?

傳統金融精英紛紛ALL IN區塊鏈,信仰?還是賭博?

近日,紅杉資本合夥人Matt Huang計劃離職,並計劃與Coinbase聯合創始人Fred Ehrsam聯手推出加密貨幣投資基金。又一傳統金融精英ALL IN 區塊鏈,然後這只是冰山的一角,自從加密貨幣火熱起來後,越來越多的傳統金融投資機構人士紛紛將目光投向這一新興領域,轉型區塊鏈已經成了很金融從業人士的不二選擇。

傳統金融精英忙著轉型

近些年,加密貨幣和區塊鏈無疑在全球各界掀起了一股創業熱潮,引得大批名企高管和學界教授辭職入局,更有年輕的博士們兼職或輟學“跑步入場”。一個玩笑是:朝五道口華清嘉園丟一顆炸彈,北京鏈圈會癱瘓一半——那裡聚集了大量清華博士、碩士、本科、休學者創立的區塊鏈項目。

近半年來,一場沒有國界、沒有行業邊界,橫貫技術、資本、應用的人才大遷徙,正在臺前與幕後同步上演。

去年,華興資本的劉峰辭掉了七位數年薪的薪水,投入到了ICO的創業風潮中,成為FBG Capital的合夥人。他說:“傳統的投行和風險投資機構需要密切關注數字貨幣,它的空間可能會變得很大。與傳統金融行業不同,它沒有上限和障礙,可以期待更多發展。”

他的觀點其實代表了大部分已跳槽金融人士的想法,大家都想趁早搭上數字貨幣這班車。

曾在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和瑞信(Credit Suisse)擔任資深交易員的尼古拉•斯托爾斯基(Nikolay Storonsky)也辭職推出了一個為客戶提供數字貨幣的創業公司Revolut,而且已經投入了6600萬美元。

加密貨幣投資領域對傳統投資的吸引力越來越大,此前著名風投公司Runa Capital高管Nick Tomaino離職後創建了加密貨幣基金1Confirmation,並且該基金已經獲得了億萬富翁Mark Cuban的投資。而後Union Square風投的分析師Joel Monegro也在離職後創建了自己的基金會Placeholder。

年初,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 AG),高盛(Goldman Sachs),貝萊德(BlackRock)和巴克萊銀行(Barclays)的高管們已經辭去了他們高薪穩定的工作,希望在區塊鏈和加密貨幣行業中尋覓更好的機會。

阿西姆•艾哈邁德(Asim Ahmad)曾是美國規模最大的上市投資管理集團貝萊德集團交易員,在投資以太幣獲得成功之後,他選擇了辭職。阿西姆•艾哈邁德說道:“對我來說,在貝萊德集團工作沒什麼意義,我的投資組合單日收入就高於我的薪水,所以如果我有一定投資權的話,那麼肯定能獲得更大收益。”

然而,對於很多年前的交易員和中年高管來說,離開傳統金融行業僅僅是為了尋求更好的發展前景。比如,一位巴克萊銀行的交易員為了加入日本加密貨幣交易所BitFlyer,甚至選擇了降薪。村田大幅(Daisuke Murayama)解釋說,自己在巴克萊銀行工作時發現,隨著創新技術和加密貨幣等新型貨幣的出現,銀行和和大型金融機構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在未來幾年將變得毫無用處。他說道:“我只是沒有看到傳統金融的未來。”

吉田弘(Yoshiharu Akahane)是東京財務諮詢公司NTT首席金融科技研究員,他表示,日本和亞洲很多銀行已經開始面臨負利率帶來的壓力,每年都會解僱數千名僱員,以減少員工人數和開支。他解釋說:“日本正在面臨長期負利率的營銷,導致金融公司開始削減人數,這與火熱的加密貨幣行業形成了鮮明對比,也解釋了為什麼那麼多人跳槽到加密貨幣行業。”

全球審計四巨頭之一德勤的全球區塊鏈主管Eric Piscini已經離職,並加入了一家區塊鏈創業公司,這家公司旨在開發基於區塊鏈的供應鏈網絡。

Nick Tomaino離職前所在的風投公司Runa Capital對區塊鏈初創公司投資了1.4億美元,資已經超越了傳統VC投資。而紅杉資本現在已經投資多個加密貨幣項目,包括Polychain Capital、Metastable、Filecoin和Orchid Labs等。

前Visa英國和愛爾蘭首席執行官Marc O'Brien 已於上個月被任命為一家名為Crypterium(CRPT)的加密貨幣初創公司的首席執行官。他說:“Crypterium將做的是使整個流程無縫連接,並讓消費者有機會真正使用他們的加密貨幣來支付日常物品。”

隨著紅杉資本合夥人Matt Huang成為最新一個退出金融行業的重量級人物,據華爾街日報的消息人士透露,他將與Coinbase聯合創始人Fred Ehrsam一起創辦一個新的加密貨幣投資基金。

在Matt Huang離職後,紅杉資本將繼續在加密領域保持興趣,包括對Polychain Capital、Filecoin和蘭花Labs等的投資。在確認Matt Huang的離開後,合夥人阿爾弗雷德林表示,“Matt Huang將繼續是紅杉資本的好朋友,我們祝願他取得巨大成功。” 此外,儘管Matt Huang已經決定離職,紅杉資本也計劃投資一定額度給他即將開辦的基金。

一場充滿信仰的賭博

年初,陳偉星懟朱嘯虎,拉開了古典互聯網與新興互聯網的投資之爭。 經過半年的時間,一些風險投資公司的合夥人認為,現在是將加密作為他們投資策略的核心部分的時候了,已有越來越多的古典投資人開始擁抱區塊鏈,甚至轉型為區塊鏈的投資,這些行動似乎表明了他們對加密投資未來的信念。

這些傳統金融行業的人之所以選擇從高薪職位辭職,並加入區塊鏈行業,無非就以下三個主要原因:

1、加密貨幣行業機會更多;

2、加密貨幣行業發展速度更快;

3、從長期來看,銀行和傳統金融行業存在不確定性。

去年,高盛集團資金經理克里斯•馬塔(Chris Matta)選擇辭職創立了一家加密貨幣投資公司。他表示,一些優秀的人才會選擇離開傳統金融行業:“如果你是真正的金融服務行業人才,肯定會在加密貨幣市場看到更多潛力,因為它正在吸引千禧一代的年輕投資者。”

然而,這群揹負著信仰的參與者同樣也在賭博。虛擬貨幣是當前區塊鏈技術的重要體現之一,據權威公司統計,2017年全世界共有902個ICO項目,即首次幣發行,其中有46%的項目宣告失敗。眾多互聯網巨頭如阿里、騰訊、京東紛紛斥巨資佈局區塊鏈業務,圍繞技術研發、應用場景規劃等展開了重要的探索實踐。與區塊鏈相關的股票表現也勢頭很足。

有人以為區塊鏈就是數字貨幣,有人以為區塊鏈就是拿來投機的。區塊鏈也遠不止你想象的這麼簡單,就像當年的互聯網一樣。如果說互聯網使人與人之間信息傳遞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近乎於零,那麼區塊鏈可以使人與人之間信任建立及價值傳遞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近乎於零。

但如今區塊鏈技術尚待成熟,技術普及度遠遠不夠,行業發展散亂,相關監管有待完善。區塊鏈技術的未來正如它的信仰者所說,一定會為世界帶來更多美好。然而,在這個過程中又要摻雜著多少場廝殺與賭博,從半數的ICO發行失敗案例中也可初見端倪。

表面上,或是高薪觸發了傳統金融精英紛紛轉型,實際上不全是因為高薪。內參君認為,區塊鏈所獨有的去中心化、開放性、自治性和信息不可篡改性正是這浩浩蕩蕩衝進區塊鏈領域裡心目中的信仰。不過,當前區塊鏈人才過早呈現出泡沫化,在技術尚未成熟、產業尚未明朗化的情況下,這種信仰或有些賭博的味道。

新興事物總要在崎嶇中發展。希望信仰者更加堅定未來,也希望過度炒作與投機行為不要毀了這個處於襁褓中的行業。大浪淘沙留下是金,唯有祝福送給區塊鏈精英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