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讓市場決定是否發展某種高新科技產品

在美國製裁某上市國企之後,國內就是否發展國產芯片的大討論就此展開,本人無意於追什麼潮流,但看到國內就是否發展國產芯片的討論越來越偏離主題,甚至已經上綱上線到民族大義的高度,實在忍不住發表一下個人意見。其實就一句,要不要發展國產芯片,請讓市場說了算。

請讓市場決定是否發展某種高新科技產品

產業發展有其自身規律

產業發展有其自身規律,不可能超越其發展階段、超越經濟發展規律去發展一個產業,這樣只會造成社會財富的極大浪費。就拿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來說,你不能指望在那個時期異軍突起的鄉鎮企業的卓越代表如魯冠球、年廣久等企業家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在當時的現實約束條件之下,他們只能選擇生產一些基礎的汽車元部件、或者炒個瓜子什麼的,這就是那個時代的經濟發展現狀,在那樣一個時代背景約束之下只會出現牟其中用“罐頭換飛機”的壯舉。

記得在十幾年前,中國已經被譽為世界工廠。很多人擔憂中國用鞋子、襪子等許多基礎產品去換美國的高新技術產品,可是今天是怎樣的場景?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我們已經實現了主營產業的升級,現在你想用襪子來換取美國高新技術產品都沒有這條件,我們只能用已經更新換代了的產業如電子產品、機械產品來換美國的產品。

市場需求催生行業發展

美國的芯片產業是比較發達,但並非政府推動的結果,而是電子產業先行,在很早就形成了對芯片的規模需求,所以市場催生了這個行業,然後才會有這個行業的壟斷地位,發達國家才會利用該行業壟斷制定技術標準(如下圖)。而我們在芯片沒有產生規模需要的時候,用政府決策來代替市場決策來發展芯片技術是非常不理性的。

請讓市場決定是否發展某種高新科技產品

如果高新技術能夠創造更高的利潤,在資本邏輯的驅動之下企業自然會追逐,他人根本無需操心,更無需政府鼓勵。你見過哪個企業家掙錢的事情還要讓別人催著幹呢?美國的高新技術發展同樣不是政府扶持的結果,而是民間自生自發的結果。而相反,中國搞的產業扶持政策一直都不太成功。

芯片技術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重要就得自己生產嗎?照這個邏輯,是不是每一個國家都要自己生產芯片?與衣食住行相關的許多產品都比芯片更重要,是不是每個國家都得自己生產呢?如果真是那樣的話,開放市場、自由貿易、國際分工就成了一個“偽命題”,整個世界就退化為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時代。而事實上自由貿易、國際分工在任何時候都是最有效率的選擇,全球那麼多國家都沒有芯片生產能力,為何不去自己研發生產呢?歸根結底是相信基於“比較優勢”的分工協作與貿易會帶來國民福利的利益最大化。

能夠轉化為利潤的科技才是真正的高科技

從國際經驗來看,技術創新不僅投入巨大,而且不一定會成功。也就是說,失敗的幾率很大,一旦項目失敗,造成的經濟損失也很大。國際上類如思科這樣的大公司每年都要花費幾十億、上百億美元用於新技術與新產品的開發,然而只有5%左右的項目可以申請專利。在這5%可以申請專利的項目中也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可以最終投入商業生產,給公司帶來回報。可見,最新技術的回報率並不如大家所想象的那麼高。

我們可以以國內兩家科技巨頭公司為例,進而就可以瞭解能夠創造利潤的技術才是好技術。因為能夠創造利潤的技術其市場肯定是藍海,其增長自然可以暢通無阻。其技術一定有“護城河”,這種高科技肯定同質化率低,可以帶來高增長。如果說某公司有很亮眼的科技成果,而其公司業績卻很差,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科技就是“偽科技”。

事實證明,只有能夠滿足市場需求的創新才是有意義的,為了影響某些號召去發展某種所謂高新技術不僅是無意義的,最終也是會失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