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場作文11講:前言

考場作文,雖然和平時的作文練習在要求上並無二致,但還是有點不一樣的。氣氛緊張,時間緊迫,老師評卷判分也沒有像平時批改那樣從容。因此,學生在寫作時,就要考慮到在這個場合中的一些特殊情況。這十一講,主要是根據近兩年來高考作文的新變化,依據文章的基本原理,從辯證思維的角度,來針對高考考場作文講的。

在審題立意部分,總體要求上,審題要“準”,立意要“穩”;可挖深,慎求新。鑑於很多同學在考場作文中常有偏題跑題現象,就將重點放在比較性的訓練上,尤其是對材料的把握及運用上。結合例題分析如何圍繞材料的內容及含義來立意,避免對材料的概括層次過高或過低。概括的層次過高,立意太寬泛,容易跑題;層次過低,只抓住了材料的部分內容,不能全面思考,容易偏題,甚至立論偏頗。

高考考場作文11講:前言

常見的思路與結構,除了議論文的常見結構外,還增加了兩種散文的常見結構,這主要是考慮到有些同學不擅長寫規範的議論文。雖然“文無定體”,但“大體”還是有的。能熟練地運用這幾種思路結構,有助於在考場快速構思成文。

思維與語言部分,只有兩節。主要是從思維的角度提供兩種訓練語言的技巧,因為語言和思維原本是密不可分的。美的語言,也必然是有思想重量的語言。那些只講語言技巧卻不提供思維方式的訓練,基本上都是些“雕蟲小技”,對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意義不大。至於那種在文章的起承轉合處動輒來一段堆砌詞藻言不及義的排比,還是少用為妙,因為它們只會減少評分老師的“好感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