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 · 荷趣

六月 · 荷趣

每年的六、七月份,正是荷花盛開的季節,也是愛好攝影賞荷、拍荷的黃金時節,每年一拍也成了固定的保留節目。正值端午時節,位於襄陽市薈園內的荷花池內一片生機,一朵朵、一支支飽滿的荷花,像一個個凌波仙子在碧波上翩翩起舞,煞是好看。荷花、荷葉伴著清凌凌的池水,粉嫩嫩的色彩泛出桃紅色的笑靨,讓人浮想聯翩,尖尖的花瓣灑滿情懷,讓人有種“蓮花寶典”的意境和“觀世音下凡”的浮想。

六月 · 荷趣

荷花作為中國的十大名花之一,它不僅花大色豔,清香遠溢,凌波翠蓋,而且有著極強的適應性。同時荷花也是聖潔的代表,更是佛教神聖淨潔的象徵。荷花出塵離染,清潔無瑕,故而廣大佛教信稈都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質作為激勵自已潔身自好的座右銘。中國古代民間就有春天折梅贈遠,秋天採蓮懷人的傳統,古人贊荷、詠荷的詩句也多不勝數。在古時江南一帶,農曆6月24日為觀蓮節,稱為荷山生日,荷花因而又有“六月花神”的雅號。

六月 · 荷趣

中華傳統文化中,經常以荷花即蓮花作為和平、和諧、合作、合力、團結、聯合等的象徵;以荷花的高潔象徵和平事業、和諧世界的高潔。因此,某種意義上說,賞荷也是對中華"和"文化的一種弘揚。

六月 · 荷趣

荷花相傳是王母娘娘身邊的一個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當初玉姬看見人間雙雙對對,男耕女織,十分羨慕,因此動了凡心,在河神女兒的陪伴下偷出天宮,來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麗的風光使玉姬流連忘返,忘情的在湖中嬉戲,到天亮也捨不得離開。王母娘娘知道後用蓮花寶座將玉姬打入湖中,並讓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從此,天宮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間多了一種玉肌水靈的鮮花。

六月 · 荷趣

在湖北省內的荷花種植面積較廣,其中以洪湖市、孝感市的較為有名,而且這兩個城市也將荷花推舉為市花。在記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中,專門有一段描述湖北盛產蓮藕,百姓吃藕的片段,可見湖北省內對其的喜愛程度。

六月 · 荷趣

荷花的生命力和生存能力極強,既可廣植湖泊,蔚為壯觀,又能盆栽瓶插,別有情趣;自古以來,就是宮廷苑囿和私家庭園的珍貴水生花卉,在今天的現代風景園林中,愈發受到人們的青睞,應用更加廣泛。

六月 · 荷趣

荷花以它的實用性走進了人們的勞動生活,同時,也憑藉它豔麗的色彩,幽雅的風姿深入到人們的精神世界。我國最早的詩歌集《詩經》中就有關於荷花的描述“山有扶蘇,隰與荷花。”“彼澤之陂,有蒲有荷”。

六月 · 荷趣

六月 · 荷趣

六月 · 荷趣

為了保證畫質,體現荷花的質感,如果可以,拍攝荷花還是使用單反相機為好。除了盆栽荷花外,我們拍攝的荷花大部分生長在池塘或湖泊中,“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因此最好攜帶一支長焦鏡頭,拍攝前可以在鏡頭前加裝CPL偏振鏡,消除水面反光,增加色彩飽和度。此外為了配合長焦鏡頭,得到焦點銳利的畫面,三腳架也是必備之物。如果你想拍攝“接天荷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大場景,一支廣角鏡頭即可。如果是拍攝盆栽的荷花,那麼一支定焦微距鏡頭將是再合適不過的。

六月 · 荷趣

六月 · 荷趣

拍攝荷花最好的時間為清晨5點半至七點半之間,這時朝陽冉冉升起,晨光下,微風徐來,荷花搖曳生姿,花瓣上的露珠熠熠生輝。此外黃昏時分,太陽下山前的一個半小時也是眾多拍攝者最愛選擇的時間段,這時色調溫馨,適合通過光影變化,來展現荷花別樣的美。

六月 · 荷趣

拍攝荷花構圖上可利用前後景的虛化,使畫面更為簡潔。前景虛化可以營造朦朧的氣氛,而後景虛化則可突出主體。拍攝荷花特別能體現我們中國傳統的審美,而中國審美特別注意留白。所謂留白就是要注意疏密有致,留下讓人想象的空間,產生意味悠長的意境。

六月 · 荷趣

六月 · 荷趣

六月 · 荷趣

六月 · 荷趣

六月 · 荷趣

避免拾人牙慧,不要拍攝別人已經拍爛了畫面,可以嘗試採用一些局部特寫和構圖來表現荷花,往往效果出人意料。此外在拍攝創意中也可嘗試多重曝光拍攝技法來創作,這種手法非常適合表現營造朦朧,虛幻的意境,但拍攝前需要設計好合成後的畫面,多次嘗試,方能得到滿意效果。

六月 · 荷趣

六月 · 荷趣

六月 · 荷趣

六月 · 荷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