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功德,淨空法師開示

如何修功德,淨空法師開示。奉行六波羅蜜,六波羅蜜都是幫我們放下的,佈施放下貪心,對於五欲六塵沒有貪戀,財色名食睡統統能放得下。持戒是斷惡的,佛的教誡五戒十善要真幹,那不是說的,要真幹,這個就是功德,積功累德。忍辱,忍辱是斷瞋恚的,非常重要。因為瞋恚是地獄的業因,脾氣很大、瞋恚心很重這都墮地獄,一定要忍,忍辱。你看南陽一帶的同修讚歎海賢老和尚忍辱功夫了不得,他什麼都能忍,一生沒有發過脾氣,沒有說過哪一個人不好,沒有,一生沒說過。這個不容易,我們要學,修忍辱波羅蜜。忍辱才能精進,不能忍辱談不上精進,一發脾氣就火燒功德林。禪定就是一心、就是真心,真心起作用就是智慧,般若智慧。這個地方略舉奉行六波羅蜜。

如何修功德,淨空法師開示

「堅固不退」。佈施一定要學,天天要幹,財佈施,法佈施,無畏佈施,幫助一切大眾認識佛法、明瞭佛法、修學佛法,往生淨土就證果了,都成佛了。所以發心修行,行持、處事待人接物自然就不一樣了,為什麼?他念念想別人。你看,未發心之前起心動念先想自己的利益,發心之後念念為眾生著想,把自己的利益忘掉了,想盡方法把這個法門介紹給大眾。冷靜的想一想,我們到這個世界上來幹什麼的?現在的人都愛看電視、電影、歌舞、報紙、雜誌、畫刊,這些東西都是搞六道輪迴,與我們不相干,一概不需要,這個要知道。我學佛六十四年,我把這些東西統統拒絕、放下有五十年了,我不看電視,連新聞都不看,我也不看報紙,報紙、雜誌跟我都絕緣了。我每天看佛經,每天念阿彌陀佛。

家裡人要看電視,隨他去。要常常勸,他醒過來了,好,咱們家裡就不要這個東西;他沒有醒過來,隨他看。我們不要看,自己不要看,自己天天唸佛,到往生的時候,表演給他看,他就相信了。這是最好度眾生的方法,我做出樣子來,你能做得到嗎?所以,一般人都是被境界所轉,看到這些東西,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生煩惱。我們要學,學《金剛經》上兩句話說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修的是什麼?「外不著相,內不動心」,心裡也沒有染著,這就是定功。不看是智慧,不動是修行、是在修定,所以各人搞各人的。我們生在這個時代,也感恩一切大眾,他時時刻刻在誘惑我們,好事,在考我們,看看我們能不能定,心定不定得下來。他天天考,我們天天通過,所以對考試我們的人要感恩,沒有這些考試的人,不知道自己功夫到什麼階層。有這麼多人來考試,你都如如不動,這功夫不錯,功夫很好。

六波羅蜜是菩薩修行的六大綱領,第一個是佈施,佈施就是放下,萬緣放下,心中一切妄念、執著、分別、憂慮、煩惱、牽掛統統放下。持戒是守法,最重要的守老師教誡之法。所以我們學佛,要找一個好老師,要依靠一個好老師。我們一心一意念佛求生淨土,為什麼?就是為找好老師,最好的老師就是阿彌陀佛,我們到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在阿彌陀佛那個會上成就無上菩提,證得圓滿的佛果,是這個意思。不是到極樂世界去享福的,抱著享福的念頭到極樂世界,是去不了的,那個地方的人都非常用功,都希望在短時間就能有大成就。老師的教法非常重要,並不限於殺盜淫妄,這當然要遵守,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淫慾、不妄語,還要守現在在這個地區上的法律、風俗習慣,然後我們修學才不會受到阻礙。

忍辱,無論做什麼事情,要有忍心、耐心、長遠心,我們的理想願望才能夠達成,古人所謂是「小不忍則亂大謀」。我們今天智慧不足,福報也不足,對於小事情特別要修忍辱,來增長我們的善根福德,不忍是不能成就的。每天早晚定課這也叫忍辱,你要能忍,你才能保持一天都不會丟掉,這個非常非常重要。平常叫散課,就是有空閒的時候就唸佛,需要辦事的時候去用心辦事,事情辦好了佛號就提起來。辦事的時候可以把佛號放下,特別是需要用思考,我們就要認真把事情做好。事情做好之後,佛號提起來,把那個事情不要放在心上。

如何修功德,淨空法師開示

第四個是精進,精進是天天求進步,一門深入。「法門無量誓願學」,這句話沒錯,但必須先要「煩惱無盡誓願斷」。修行它有次第的,先斷煩惱,再學法門。我們一門深入,長時薰脩,用意在哪裡?斷煩惱。煩惱統統斷盡了,你開悟了。開悟是什麼樣子?無論什麼經教擺在眼前,都是其義自見,我不但能看得懂,我還看得有深度,這就叫開悟了。悟有小悟、有大悟、有徹悟(就是大徹大悟),大徹大悟才見性,就是一切經教全通了,無論哪部經教你看,或者別人唸經你聽,沒有一句不懂,而且裡面的意思無量無邊、無有窮盡。所以這個層次要知道。我們今天讀經是煩惱無盡誓願斷,用這個方法來斷煩惱的,不是開智慧的,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我們再求智慧,這才行。廣學多聞到極樂世界去,在我們現前咱們就修定,積功累德,先求淨土。

這底下說,否則所修都是邪知邪見,反而壞事,祖師說的話一點都不錯。煩惱不斷,要專修一門;煩惱斷了,才能廣學多聞。往往看到一個人用心修學,未出名時人還很謙虛,在一出名之後就貢高我慢,瞧不起人。為什麼?因為他學的東西太多了,博學多聞,學得愈多,煩惱愈重,到後來一事無成,反而障礙了往生。唯有精進才能得定,定是樞紐,慧是目的,最後是般若智慧,我們也應該依此標準,堅固不退。這個話說得很淺顯、很白,一看就懂,真的非常重要。人永遠要謙虛、永遠要恭敬,古人所說的「學問深時意氣平」,愈謙虛。沒有說是學問愈深,傲慢愈重,這眼睛慢慢長到頭頂上去,看不到人了,那是煩惱,那不是智慧,那是完全走錯了路,這個我們要知道。這個社會上那種人很多,我們碰到他,只有恭敬讚歎,趕快遠遠離開,不跟他結冤仇。

底下這一段,平常用功,要一心念阿彌陀佛,晝夜不斷。一日到七日,這是打佛七,七天七夜不能中斷,見任何人不打招呼。這不是沒有禮貌,這是我要求一心不亂,我在這裡用功不打閒岔,不是瞧不起人。所以,唸佛堂真正打精進佛七,唸佛堂有護七的,護七的人站在門外,就是希望門外走路的人距離這個唸佛堂遠一點,你的動靜不要驚動裡面唸佛的人,這個很重要。所以,精進才能得定。唸佛堂這些規矩都是屬於持戒,因戒得定,因定開慧,開智慧才是真正的目的,最後是般若智慧。我們也應該依這個標準,堅固不退。平常用功,這末後幾句話說,佛七道場應守的規矩要在平時講解,佛七當中不講,在佛七之前講清楚,大家遵守。佛七當中講,那叫打閒岔,那叫製造障礙。所以,現在佛七變成法會了,已失其原來旨趣。因為現在佛七里頭常常有講開示,這是錯誤,佛七不應該講,一定要叫人家一心不亂。

念一天一夜容易做到,因為二十四小時專注一句佛號,效果比平時念佛大得多。經上說,「一心念我」,這是阿彌陀佛講的,一心念阿彌陀佛,「晝夜不斷;臨壽終時,我與諸菩薩眾迎現其前,經須臾間,即生我剎」,我剎就是極樂世界,「作阿惟越致菩薩」,這句非常重要。這幾句話,前面曾提到十方眾生往生,他沒有提出條件,哪些人由佛接引,哪些人佛不接引,換句話說,所有眾生臨命終時,佛都來接引,我們應當以四十八願為基本的根據。只要是往生的人,決定臨終見佛接引,你才能跟他去,臨終不是佛來接引,就不能跟他去,一定要等佛來接引。這個要有定力,要有信心。臨終來個不是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來接引,藥師如來來接引,那個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都是魔變現的,不是真的,他來騙你,你跟他去就上大當了,這個一定要懂。

如何修功德,淨空法師開示

所以信心要很足,這個決定不退轉。阿惟越致是梵語,就是不退轉。生到西方就圓證三不退,這三種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三種不退轉都證得的是法身菩薩,不是普通人,他們住實報莊嚴土,等於圓教八地菩薩,這是彌陀本願的加持。我們看到這一句,就要生起往生極樂世界的願心,非去不可!如果不去,我在這個世間要修成阿惟越致,要多長時間?經上常講無量劫,你才能修成。你到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你就成阿惟越致菩薩。所以我把這一句加到善導大師五句的後面,這是第六個,第六條最真實的大願,佛絕不騙人,見到佛,在極樂世界見到佛,你就是阿惟越致菩薩。稀有難得,機會不能錯過,錯過機會就太可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