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不發燒,是身體不好嗎?

長期不發燒,是身體不好嗎?


答案是否定的!

長期不發燒並不代表身體不好。

事實上,人體發燒可能是因為有一些“不法分子 ”在體內作怪,引起身體免疫系統的重視,於是它啟動體內的防禦機制,比如升高體溫等去對抗這些“不法分子”。

人體沒有發燒,可能是因為“不法分子”沒那麼重要,或者沒有到引起免疫系統的重視的程度,此時防禦機制就暫時不啟動,也就不會升高體溫等,並不能代表個人的免疫力差。

長期不發燒,是身體不好嗎?

那些平時不發燒不感冒,但突然有一天就一病不起的人,倒下的原因有很多,遺傳、作息不規律、身體不舒服了不當回事兒、常年不做體檢等等……但人真的不會因為不發燒就得病的。

國際醫姐提醒:反倒是平時發燒少的人群,一定不能忘記定期體檢。

發燒捂一捂就能退燒?

發燒後靠“捂”並不能退燒

許多人說自己“捂了一身汗”之後就退燒了。而實際情況是這一身汗是退燒階段身體自發散熱,跟“捂”無關。

當體溫升高到一定程度時,人體開始出汗,其實是體溫自行下降後的一種表現,不是因為“捂”才出汗的,而盲目捂汗更不利於身體散熱。

長期不發燒,是身體不好嗎?

醫生建議,當出汗後體溫不再升高時,應該儘量減少衣物來促進降溫散熱,防止體溫過高造成二次損傷。

發燒不能吃雞蛋嗎?

其實,發燒是可以吃雞蛋的。傳聞說:“雞蛋中蛋白質含量高,發燒吃雞蛋,會增加身體熱量,不利於病情的恢復。”實際上,雖然進食時人的體溫會略微升高,但波動範圍不會超過 1 ℃。發燒時身體消耗大,雞蛋又可以補充必需營養物質和氨基酸,當然沒有妨礙。

長期不發燒,是身體不好嗎?

發燒後這樣做才靠譜

1多喝溫水

發燒時人體會比平時更容易丟失水分,如果不及時補充足量的水分,容易造成脫水。

所以發燒時要儘量多喝水,補充身體必需的水分,幫助汗液排出,增加排尿,促進代謝產物和有害物質快速排出體外,幫助康復,也可以喝一些米湯、鹹粥、甜湯。

2用對退燒藥

對於普通的感冒發燒,為了緩解症狀,可以適當的服用一些解熱鎮痛藥,但是一定要注意用法用量。

口服退熱藥物比較常用的是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具體要根據說明書指導服用。要儘量選擇片劑的退熱藥,不要選擇緩釋片或者膠囊。因為緩釋片或者膠囊一般是止疼的,沒有較好的退燒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發燒嚴重難忍,高燒反覆不退,應儘早就醫。

長期不發燒,是身體不好嗎?

3

及時就醫

如果您口服藥物後仍然發熱 3 天以上,說明發燒的原因可能不是普通感冒,需要及時就醫,明確發燒原因,防止耽誤病情。

4

關注體溫變化

長期不發燒,是身體不好嗎?

事實上,人體是可以長期不發燒的,只要免疫力足夠強大,抗病能力自然也會變的較高。避免病毒性高燒的出現,增強免疫力,平衡飲食,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和飲食習慣,多食用高蛋白低脂肪的魚類豆類,不食用過於辛辣刺激性的食品,避免胃黏膜的損傷,還可以多食用富含膳食纖維的蔬果類食品。此外,還要積極主動地參加鍛鍊,多跑步健身,讓身體的免疫機制處於健康的防禦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