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生活中常見的茶具

現代人所說的"茶具"主要指茶壺、茶杯、茶勺等這類飲茶器具。唐代文學家皮日休《茶具十詠》中所列出的茶具種類有"茶塢、茶人、茶筍、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甌、煮茶。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生活中常見的茶具。

泡茶、飲茶主要的茶具的分類

1、茶壺

常見的茶壺有鐵壺、銀壺、紫砂壺、陶壺、玻璃壺。

聊聊生活中常見的茶具

聊聊生活中常見的茶具

2、茶船

放茶壺的墊底茶具。既可增加美觀,又可防止茶壺燙傷桌面。

聊聊生活中常見的茶具

聊聊生活中常見的茶具

3、茶盅:亦稱茶海。

盛放泡的茶湯之分茶器具。因有均勻共湯濃度的功能,故亦稱公平杯(或公道杯)。

壺形盅:以茶壺代替用之。

無把盅:將壺把省略,因區別於無把壺,常將壺口向外延拉成一翻邊,以代替把手提著倒水。

簡式盅:無蓋,從盅身拉出一個簡單的倒水口,有把或無把。

聊聊生活中常見的茶具

4、好的茶湯並飲用的器具。

翻口杯:杯口向外翻出似喇叭狀。

敞口杯:杯口大於杯底,也稱盞形杯。

直口杯:杯口與杯底同大,也稱桶形杯。

收口杯:杯口小於杯底,也稱鼓形杯。

把杯:附加把手的茶杯。

蓋杯:附加蓋子的茶杯,有把或無把。

5、聞香杯:

盛放泡好的茶湯,倒入品茗杯後,聞嗅留在杯底餘香之器具。

聊聊生活中常見的茶具

6、杯託:放置茶杯的墊底器具。

盤形:託沿矮小呈盤狀。

碗形:託沿高聳,茶杯下部被託包圍。

高腳形:杯託下有一圓柱腳。

圓形:杯託中心留一空洞,洞沿上下有豎邊,上固定杯底,下為托足。

聊聊生活中常見的茶具

7、蓋置:放置茶蓋、盅蓋、杯蓋的器物,既保持蓋子的清潔,又避免沾溼桌面。

託墊式:形似盤式杯託。

支撐式:圓柱狀物,從蓋子中心點支撐住蓋;或筒狀物,從蓋子四周支撐。

8、茶碗:泡茶器具,或盛放茶湯作飲用工具。

圓底:碗底呈圓形。

尖底:碗底呈錐形,常稱為茶盞。

9、蓋碗:由蓋、碗、託三部件組成,泡飲合用器具或可單用。也稱三才杯。

10、大茶杯:泡飲合用器具,多為長桶形,有把或無把,有蓋或無蓋。

11、同心杯:大茶杯中有一隻濾膽,將茶渣分離出來。

12、沖泡盅:用以沖泡茶葉的杯狀物,盅口留一缺口為出水口,或杯蓋連接一濾網,中軸可以上下提壓如活塞狀,既可使沖泡的茶湯均勻,又可以使渣與茶湯分開。

聊聊生活中常見的茶具

輔助茶具的種類

聊聊生活中常見的茶具

泡茶、飲茶時所需的各種茶具的分類,以增加美感,方便操作。

1、桌布。2、泡茶巾。3、茶盤。4、茶巾盤。5、奉茶盤。6、茶匙。7、茶荷。8、茶針。9、茶箸。10、茶筒。11、茶食盤。12、計時器。13、消毒櫃等。

備水器。1、淨水器。2、貯水缸。3、煮水器。4、保溫瓶。5、水孟。

備茶器。1、茶樣罐。2、貯茶罐。3、茶甕(箱)。

聊聊生活中常見的茶具

盛運器。1、提櫃:用以放置泡茶用具的茶樣罐的木櫃。2、都籃。3、提袋。4、包壺巾。5、杯套。

泡茶席。1、茶車。2、茶桌。3、茶席。4、茶凳。5、坐墊。

茶室用品。1、屏風。2、茶掛。3、花器。

聊聊生活中常見的茶具

茶具的種類其他分法

我國的茶具,種類繁多,茶具的分類各異,造型優美,既有實用價值,又富藝術之美。

1.陶土茶具。

陶器中的佼佼者首推宜興紫砂茶具,早在北宋初期就 已崛起,成為別樹一幟的茶具大為流行。紫砂壺和一般的陶器不同, 其裡外都不敖釉,採用當地的紫泥、紅焙燒而成。

聊聊生活中常見的茶具

2.瓷器茶具。

我國茶具最早以陶器為主。瓷器發明之後,陶質茶具就逐漸為瓷器茶具所代替分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

聊聊生活中常見的茶具

3、漆器茶具。

漆器茶具始於清代,主要產於福建一帶。

聊聊生活中常見的茶具

4.玻璃茶具

在現代,玻璃器皿有較大的發展。玻璃質地透明, 光澤奪目,外行可塑性大,廣泛。玻璃杯泡茶,茶湯的鮮豔色澤,茶葉的細膩柔軟,茶葉在正個沖泡過程葉片的逐漸舒展等,可以一覽無 餘,可以說是一種動態的藝術欣賞。

聊聊生活中常見的茶具

5.金屬茶具

用金、銀、銅、錫等製作的茶具,尤其是錫作為茶器材料有較大的優點:成小口長勁,蓋為筒狀,比較密封,因此對防潮 、防氧化、防光、防異味都有代時皇宮飲用顧渚茶,金沙泉,便以銀 瓶盛水,直送長安,主要因其不易破碎價貴,一般老百姓無法使用。

聊聊生活中常見的茶具

6.竹木茶具

在歷史上,廣大農村,包括產茶區,很多使用竹或木碗泡茶,它價廉物美,今已很少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