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酒就一定比低度酒好?告訴你白酒被誤解的五個“常識”!

每當逢年過節

白酒都會成為大家年貨採購清單上

必不可少的物品

那麼

就有一個世紀難題出現了

究竟是喝高度酒好還是喝低度酒好?

難道高度酒就一定比低度酒好嗎?

高度酒就一定比低度酒好?告訴你白酒被誤解的五個“常識”!

今天

告訴你

白酒被誤解的五個常識!

高度酒就一定比低度酒好?告訴你白酒被誤解的五個“常識”!

不要喝低度酒?

無論是網絡上還是平常生活中,常常會看到或聽到類似的言論,說不要喝低度酒,要喝就喝高度酒。

但是事實真相是...

國際上主流的蒸餾酒都是將原度調整下來,因為酒度太高不適合直接飲用。

中國的白酒也經歷過從高度到低度的發展,原先60度以上定性為高度酒,60度以下為低度酒。從1987年以後,定性50度以上為高度酒,50度以下為降度酒,40度以內為低度酒。

高度酒就一定比低度酒好?告訴你白酒被誤解的五個“常識”!

可以說,不同時代對高度酒和低度酒的定義也是不同的,是為了不斷適應消費市場的技術調整。

從技術角度來看,好的低度酒對原酒的品質要求更高。因此,度數高低不能作為質量好壞的簡單判定,高度酒有好質量的產品,低度酒也有高質量的產品。

高度酒就一定比低度酒好?告訴你白酒被誤解的五個“常識”!

酒花多是好酒?

很多喝酒的行家都明白,當晃動酒瓶時,我們經常會發現酒液泛起泡沫,這就是人們俗稱的“酒花”。許多人認為酒花多的是好酒,少的則質量較差;酒花消失得越快酒的度數越高。

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高度酒就一定比低度酒好?告訴你白酒被誤解的五個“常識”!

事實真相

因酒精濃度不同,酒液表面的張力不同,因而搖動酒瓶形成的酒花的大小、持留時間也不同。所以,酒花可以作為辨別白酒度數的一個參考。

當然,目前市面上也出現了酒花劑和增稠劑,因此酒花並不是判斷酒度和酒質的唯一標準,也不能做到完全精確。這個小技能只是讓大家在喝酒之時,能多一種小玩意,透過酒瓶,領悟到更深的“酒意”。

高度酒就一定比低度酒好?告訴你白酒被誤解的五個“常識”!

白酒越黃越好?

白酒時間長了酒體變黃是酒友們有時會碰到的現象,也有的朋友可能認為好酒、老酒就應該是黃的,顏色越黃口感越好。

但事實真相是什麼呢?

事實上,白酒的顏色變黃是一個複雜的化學過程,正常情況下應該是純糧食酒或醬香型白酒容易出現酒體變黃這種現象,其次是兼香型白酒、濃香型白酒會出現變黃現象。而清香型白酒放的時間再長也不會出現發黃現象,米香型白酒則不能出現變黃,如果出現了就是不合格產品。

高度酒就一定比低度酒好?告訴你白酒被誤解的五個“常識”!

不過人工添加物質使得酒體變黃,有點接近鐵觀音茶湯色。專家指出,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加了焦糖色。焦糖色是一種國家允許的食品添加劑,只有在合理添加範圍內,(每千克添加不得超過200毫克)對人體沒有傷害。故酒體變黃並不能一定證明是、好酒老酒。

高度酒就一定比低度酒好?告訴你白酒被誤解的五個“常識”!

掛杯好就是好酒?

總有人在酒桌上把酒杯晃來晃去,讓別人看這個酒的掛杯,說是掛杯越好酒質就越好。

唉~告訴你真相吧。

白酒與水不同,分佈在酒杯壁周邊的酒液會產生一種張力,使酒液不會很快地落下,這便稱之為白酒掛杯。

掛杯現象其實是酒的粘性導致的,並不一定是好酒的標誌,有一定粘稠度的酒都會有這樣的現象。當然,在品酒的時候,觀察一下,可以知道酒的粘稠度如何,掛杯比較厲害的可能會口味濃郁一些,但是掛杯不是一切。

高度酒就一定比低度酒好?告訴你白酒被誤解的五個“常識”!

燃燒黃色火焰好?

燃燒白酒,看白酒的燃燒的火焰,有人據此認為:如果燃燒時火焰主要呈黃色,則這個酒裡面的有機物比較多,因此是糧食酒;如果燃燒時火焰主要呈藍色,則這個酒主要是純酒精酒。

但事實又真的是這樣嗎?

事實真相

酒的主要組成為水和乙醇,其中乙醇是決定燃燒火焰狀態的主要因素。燃燒的白酒火焰從內到外一般呈藍色到黃色。

酒精燃燒的充分不充分決定火焰的顏色,以火焰判斷白酒品質科學依據並不充分。

高度酒就一定比低度酒好?告訴你白酒被誤解的五個“常識”!

總之呢

喝酒這個東西真是

小喝怡情

大喝傷身

強喝傷心啊!

願大家還是適當飲酒

注意身體!

好好學習!

按時睡覺!

做個乖寶寶!

高度酒就一定比低度酒好?告訴你白酒被誤解的五個“常識”!

文 / 墨BB

圖 / 網絡、商家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