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申論筆試:如何解答解決問題類題?

國考申論筆試:如何解答解決問題類題?

參加2019年國考的各位小夥伴已經投入了複習之中,現在時間還比較充足,大家完全可以列一個適合自己的複習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復習。對於申論的複習大家可以同行測一樣,按照題型分模塊進行訓練,特別是針對自己的薄弱環節,更應該花時間去攻克難關,相信大家一定可以做的很好!

眾所周知,申論是一門能力型考試,在考察的五大能力中,其中比較重要的一種是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一名公務員,其宗旨是為人民服務,面對生產生活中產生的各種情形,能夠發現問題並提出解決的對策成為公務員具備的最基本能力。而對於這一能力的考查主要就體現在解決問題類的題目中。

在這一題型中,經常會對答題者的身份進行一個限定,然後針對某一問題提出解決的對策。面對這樣的題型,抓住解題方法其實還是很好應對的。首先,要鎖定問題,看題幹想考察的是整體的問題還是具體的問題,儘量將整體性的問題分解成具體細化的問題。問題具體,提出的對策才能滿足題幹中“有針對性”這一要求。第二步,根據問題提對策。在題幹中我們經常見到的設問詞有以下幾種:措施或對策、建議、方案。措施或對策區別不大,都是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側重於實施,強調具體性。而且對策或者措施一般都是自己的職責範圍之內,即側重於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建議一般是向他人提出的相關意見或主張,身份感限制不強烈。方案是進行工作的具體計劃或規劃,一般包括工作目標、組織領導、工作原則或要求、具體對策等,而在幾百字的答題紙中並不能體現出方案整體性這一特點,所以考察的可能性很小。作答的時候,我們的原則是能在材料中找到的對策,直接“抄”材料即可;若材料中沒有,則需要根據問題反推、借鑑案例或者結合自身的實踐經驗來解決問題。第三步,補充完善對策。我們提出的對策應當是全面系統的,在提完對策後對其進行評估權衡,看所提出的問題能否解決問題,若不能,應該進行補充完善。

在這裡還要強調的是,在解答此類題目時,一定要把握針對性、可行性、具體性、身份感這幾大原則,即不要無論什麼問題,都提出一些完善法律法規、加強制度建設等宏觀空洞的對策,絲毫沒有針對性、具體性可言!一定要時刻記住,結合題幹中身份的限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通過這樣的梳理,是不是覺得解決問題類的試題,簡單了許多呢?

國考申論筆試:如何解答解決問題類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