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搖號買房”?鑫聖談談這背後的獲利空間

為什麼要“搖號買房”?鑫聖談談這背後的獲利空間

最近幾個月,全國新房市場的主題是搖號買房。為什麼搖號呢?新房價格低,比周邊二手房低很多。到手新房一賣出,就能賺幾十上百萬。這種好事上哪找呢?因此買房者趨之若鶩。

為何開發商不提高賣價,直接賺這個錢?因為政府有限價。新房價格是房產市場最重要的指標,民眾關注度高,中央部門也不允許過快上漲。為控制房價漲幅,各地政府對開發商限價。儘管新房轉手就是漲價,但那是二手房價格指標,新房價格還保持著名義低價,這就算完成調控目標。這就是當今蔓延全國,掩耳盜鈴式的價格調控。

很多人對這種調控感到滿意。開發商沒法上調價格,民眾有機會買到便宜房子啊。這就是很多人的心理,限價給他們許下了美好的願景。真有那麼美好嗎?搖號買房之下,問題接踵而至。真正迫切想買房的人,無法在市場上正常買新房。排隊熬時間,還要聽運氣,短則幾個月一兩年,長則永遠等不到。迫於無奈,只好轉向二手房市場,該花的錢並不會少花。

有些人對房子的需求不迫切,考慮到巨大的套利空間,搖號就搖唄,房子落到手裡,可以轉手再賣,也可以待價而沽。對那些有時間排隊,善長鑽營政策的人來說,限價房就是政府給予的福利。搖號買房的政策,最終看似有人低價得房,其實只是用一部分人的痛苦,釀造另一部分人的幸福,無謂地製造人間的悲喜劇。當然,這些並非沒有成本。

許多人排隊等待,準備證件資料,託人找關係。人們紛紛猜測,中間是不是有貓膩?民眾的猜測並非沒有依據。最近,一份西安房產項目的搖號信息登記表在網絡流傳。登記表顯示,許多樓房都被注為“內定”,西安市政府通報,35名政府人員向開發商“打招呼”,其中8人免職,西安某區的區長也被辭職。

一點都不讓人意外。多年經驗表明,哪裡有搖號,哪裡就有腐敗。當搖號買房有取巧獲利空間,主持搖號的政府人員就很難不受誘惑。開發商也樂意和他們疏通關節,上下打點。開發商賣房本來是很簡單的事情,政府管得多,想不出事都難。

搖號買房同時也讓市場變得混亂。當市場不透明,就會有聲稱“有門路”的中介,他們自稱能搖到號,“茶水費”動輒幾十萬。不用說,中介的門道也非正途。這次西安搖號舞弊案,就有7位技術和銷售人員被抓,罪名是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機器都能做手腳,更何況其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