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金服重大戰略轉型:重心將由支付及消費金融轉向技術服務

螞蟻金服重大戰略轉型:重心將由支付及消費金融轉向技術服務

路透社6月5日報道稱,螞蟻金服未來重心將由支付及消費金融轉向技術服務,目標是技術服務佔收入比重由去年的34%升至65%。

此次轉型,螞蟻金服的營收結構將發生重大變化。據路透獲得的一份公司文件顯示:

在五年內,技術服務將佔螞蟻金融收入的65%,而2017年估計為34%。技術服務將涉及幫助銀行和其他機構提供在線風險管理和欺詐預防等服務;

同時,螞蟻金服的金融服務收入預計將從預計的11%下降至6%,而支付的收入將從2017年的約54%降至28%;

螞蟻金服整體收入預計從2017年到2021年每年增長40%。

樂信說:我們不做金融,不參與金融業務競爭,永遠做大家最好的合作伙伴。

京東金融說:我們的全部金融資產會轉讓給金融機構,從自營金融轉為服務B端金融機構。

螞蟻金服說:我們是TechFin,以後只做技術(Tech),幫助機構做好金融(Fin)。

而騰訊一直沒有將金融業務拆分出來,相關營收在財報中仍然被納入“其他業務”。

樂信、京東、螞蟻金服等互聯網巨頭們,為什麼都“不做金融了”?

“金融強監管”是繞不過去的一大因素,《國際金融報》援引一位金融科技公司高管的話稱:

沒有一家公司會承認在定位上強化‘科技’、弱化‘金融’的戰略一定程度上是受到金融監管變化的影響所致,但這是不容否認的客觀存在。

在細分業務上,近一兩年,無論是在支付業務、基金銷售業務,還是小額貸款、消費金融等領域,互聯網金融巨頭們受到的限制越來越緊,如現金貸持續收緊,第三方支付“斷直連”。

在宏觀層面上,也將針對非傳統金融機構出臺一系列管理辦法,如《關於加強非金融企業投資金融機構監管的指導意見》和《金融控股公司監管辦法》

牌照獲取方面,監管層的審批存續標準也愈發嚴格,像滴滴、美團這樣的企業同樣要斥巨資“曲線”拿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