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講故事|稻城亞丁

老三講故事|稻城亞丁

藍色星球上最後的香格里拉

·

·

稻城亞丁沉睡在歲月的冰河

方圓7300餘公里的土地

存留著大地最古老的記憶

和大自然最真最純的心靈

它被時光遺忘

千萬年來,日升日落

默默的守著自己曠世的美麗

老三講故事|稻城亞丁

1739年,格雷在《信札》中說到,“有些景象能讓無神論者心生敬畏,相信上帝的存在,這根本無需任何論證”。

最早聽說“香格里拉”這個詞,是在一本叫做《消失的地平線》的書裡,這本書的作者叫做詹姆斯·希爾頓,英國人士。這本書主要講的是1930年代,四名西方的旅客意外的來到坐落在群山之中的香格里拉秘境,原本各自身為外交家、銀行家、修女和大學生的四個旅人,被命運捆綁在一起,在香格里拉遭遇了很多離奇有趣的故事。該書出版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很長很長一段時間裡都佔據著口袋圖書第一的位置,從而也引發了後世很多人來到中國尋找書中描寫的香格里拉。

老三講故事|稻城亞丁

香格里拉一詞本是藏語,意為“心中的日月”,當人們開始有了所謂商標意識的時候,雲南省政府於2001年正式將雲南迪慶州中甸縣更名為“香格里拉縣”,也就將“香格里拉”這個地方正式推到了世人的面前,而中甸縣從當年人均旅行人數僅1200餘人的小地方,搖身一變稱為了現在近千萬人的、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

而書中真實寫到的香格里拉,現以基本公認為四川木裡至稻城一線,所以在距離稻城僅71公里的地方,也存在一個叫做香格里拉鎮的地方(亞丁風景區入口),也正因為如此,這裡才被稱為“藍色星球上最後的香格里拉”。

老三講故事|稻城亞丁

給我一雙白鶴的翅膀,我要飛去遙遠的地方,不往別處去了,只到理塘就回。

這是第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為人所知的最後一首詩詞,但可惜的是他一生都沒有到過理塘,而這個地方卻是他心靈深處最傷感的地名,因為這裡是他愛人的故鄉。

從成都去往稻城,便會經過毛埡大草原,去到這樣風情萬種的世界高城——理塘。

人們總用神聖、純淨來形容理塘,其實理塘更像是一個隱世天堂,在這裡你可以感受壯闊的草原,在這裡你可以朝拜康南佛教,在這裡你可以聆聽姊妹湖私語。

老三講故事|稻城亞丁

稻城有三座神山,藏語叫做“貢嘎日松貢布”,意味“終年積雪不化的三座護法神山聖地”,三座神山方圓千餘公里,主題部分是完全隔開的,但相距不遠,呈“品”字排列,它們分別叫做仙乃日、央邁勇、夏諾多吉,在世界佛教二十四聖地中排名第十一位,於公元8世紀由蓮花生大師為其加持開光,可想其地位之高。

所以當我們面對亞丁的時候,我真的相信這裡有神明的存在。因為神明的庇佑,這裡的一草一木,都以一種生命的姿態幻化為與人相同的存在。你能感知它們活了千百萬年,在這原本孤獨的地方一起熱鬧著。我也開始明白了為什麼藏族人都如此的敬畏著他們的神山與聖湖。

城市裡的人習慣了今日開挖的地基,數月後挺立起的鋼筋混凝土高樓,他們是人為下的產物,通過科技手法的運作而被修建成任何你所想要的樣子。

而亞丁的存在不同,這裡的樹也不會按照任何人的意志去生長。你對它們任何的大呼大叫也無法控制他們的形狀,它們永遠聽不懂人的語言,它們能聽到的只有來自山谷的風、從天邊飄來的雨雪、還有蒼茫夜空裡銀河傾訴的聲音。

老三講故事|稻城亞丁

仙乃日、央邁勇、夏諾多吉是守護亞丁藏民的守護神山,北峰仙乃日意為“觀世音菩薩”(6032米)、南峰央邁勇“文殊菩薩“(5958米)、東峰夏諾多吉“金剛手菩薩”(5958米),據說若藏民能夠朝拜三次神山,便能實現今生之所願。

當我們保持著敬畏之心去攀爬央邁勇的埡口,能把一切身體上的不適看成是為了接近神明應該接受的考驗。從洛絨牛場4000左右的海拔爬升至五色海4600米左右的高度時,這僅僅500多米的落差也足以讓人三步一歇,不夠虔誠的很多人在中途便折返,被神山的威嚴嚇退。

老三講故事|稻城亞丁

在亞丁,安靜的躺著幾個美麗的海子,而我個人最喜歡的必須是這沒有牛奶的牛奶海了。

牛奶海位於央邁勇神山腳下,是一個面積不大,形狀很像水滴的一個冰川湖。這裡四周雪山環繞,湖水清瑩碧藍,湖畔有一圈乳白色環繞,所以叫做牛奶海。

牛奶海湖水深淺不一,近處由於湖底久遠植物的沉澱而略顯深色,越到深處越藍的透徹。

從洛絨牛場到五色海、牛奶海之間沒有人工棧道,只有人踩出來的山間小道,這些小道本是當年人們轉山轉水的朝拜之路,現在開發旅遊變成了遊人的徒步步道。

只要天氣晴朗的話,在五色海的山脊上,可以同時看到前面提到的三座神山,是一個拿出手機拍攝全景的好地方。

老三講故事|稻城亞丁

在這樣一個人傑地靈的神山之間,寺廟也是我們必須要去到的一個地方,而在藏區眾多的寺廟中,首當其衝給大家介紹的則是大名鼎鼎的衝古寺。

衝古寺位於神山仙乃日腳下,現在毀壞較為嚴重,建寺年代無從考察。

這裡有個有意思的傳說,據說當年五世達賴得知整個亞丁地區這樣的聖區內竟然沒有弘揚佛法的寺廟,於是就派卻傑貢覺加錯大師到亞丁來修建寺廟,不想因建寺動土而觸怒了山神,降下災禍,當地百姓全部都患上了麻風病。

大師悲天憫人,早晚誦經祈禱,後來百姓們的病全好了,但大師卻因重病圓寂,百姓們為了紀念他,將他的靈骨安葬在他自己修建的寺院內,僧人們每日薰香唸經,紀念他的功德無量。

1928年,美國探險家約瑟夫·洛克,到達此地,並將自己的見聞遊記刊登於《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從此亞丁才被世人熟知。而他當時在衝古寺住的三天,透過寺廟的窗戶,遠眺月亮下寧靜祥和的亞丁村,這就是詹姆斯·希爾頓筆下《消失的地平線》中美麗的藍月山谷的原型。

老三講故事|稻城亞丁

我希望有個如你一般的人

如山間清爽的風

如古城溫暖的光

從清晨到夜晚

由山野到書房

只要最後是你

就好

如果只是路過

我在稻城亞丁等你

老三講故事|稻城亞丁

去年一部很火的電影,叫做《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將稻城亞丁的美淋漓盡致的展現在大家眼前,在洛絨牛場求婚、還是在衝古草甸上數星星,又被大家提上了自己的旅行日程。

而亞丁四季有著不同的美,而深秋無疑是最值得濃墨重彩的一筆。

絕美的風景、厚重的人文、還有會將故事的老付叔叔。

當天色將紅草地的水草變了顏色,當彩林映襯著藍天白雲的顏色,當三座神山穿上白色的袈裟,我們相約寫生在亞丁濃濃的秋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