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場培訓改變的不止是星兒家長的思維,更關乎星兒未來

2018,一場關乎星兒未來的培訓講座終於來啦!

3月,春光明媚,經歷了整個新年過後的喜悅和悠閒,孩子們也開始進入學校開始了新一年的康復訓練。對於在鄭州市春風幼兒園接受“園中園”融合教育的星兒們來說,也在這裡開始了全新模式下的快樂幼兒園康復訓練與生活。

這一場培訓改變的不止是星兒家長的思維,更關乎星兒未來

新學期,新起點,對於陪伴孩子一起融合的星爸星媽來說,父母如何當好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角色?如何更好地與星兒互動互融?鄭州市春風幼兒園的“園中園”和“玩中學”創新模式究竟對星兒意味著怎樣的改變?愛和自然引導語言策略在家庭干預中需要注意哪些細節?家庭干預和學校康復如何結合?如何讓星兒更快更好地適應普通幼兒園的學習環境?如何改善自閉症兒童的社會功能和生活能力?這些疑問一度是困擾很多星爸星媽的難點。

生活自理是基礎 語言溝通是關鍵

點點是2018年新入園的星兒,3歲半,語言發育遲緩,不能說一句完整的話,只會簡單地說幾個諸如“吃”、“要”、“不好”等字,而且喜歡跑來跑去。

這一場培訓改變的不止是星兒家長的思維,更關乎星兒未來

點點媽媽說,孩子在春風幼兒園“園中園”康復訓練一個月,已經有了非常大的進步。老師在康復訓練中抓到了細節,看到了不同孩子的不同特質,從而制訂了結合孩子自身特點的訓練課程,知道如何應對孩子出現的問題,這樣的效果非常好。

孩子在康復機構的訓練只是一個開始,最關鍵的還是要在家庭自然情境中進行生活化的訓練,這比機構的訓練方法還要高效有用。

很多孩子在機構訓練後,能夠看出有機構訓練的印記,比如前一陣有一個孩子,進入機構訓練的教室後,就會拉著老師轉圈,玩之前上課的遊戲,也會跟著老師數數,孩子的腦子裡會有老師指令的印記,但是孩子不知道什麼環境能用,什麼環境不能用。孩子現在在情感意識方面,沒有任何問題,而且孩子將來是需要上學的,上學的話,他的學前能力是必須要具備的,那麼他現在有一點點的規則意識。規則意識的持續性需要堅持。

我們常說,一個孩子一個樣,每個孩子從出生到會說話,走入社會,也不是一天兩天的問題,每一個孩子要付出一生。

我之前帶的一個孩子曉曉,上學也是三進三出,後來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去學校,一直跟著我進行康復訓練和成長。如今她能發展到現在這種狀態(詳情點擊閱讀:《一個ASD女孩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與她在自然環境中的發展是分不開的。

還有一些孩子在診斷後被確診為語言發音障礙,然後家長就注重讓孩子急切地開口說話,比如要學會發a、o、e……的音,然後發音學完了就回家了。好多孩子回家後,如果是輕度語言障礙的孩子,在自然環境中提供語言環境了,那麼他的語言也能夠出來,但是孩子的語言溝通的動機,溝通的意識如何,溝通的內容如何,不是孩子能夠決定的,是要和環境相適應的。

那麼,孩子在溝通中遵守的規則如何,輪流等待意識如何?就比如有的孩子會說了,但是沒有等待意識,等不及,雖然這也是他的優點,但是這些也是值得家長思考的。因為孩子如果進入普通學校後,會在老師講課時插嘴,注意力分散了,不會遵守規則,所以孩子上學以前的能力,上學以後的能力,都是孩子需要具備的。

機構有其優勢 但家庭薰陶更重要

一個孩子在機構訓練的時長和效果,很多時候不是機構能夠起決定作用的,而是在家庭環境中的薰陶更加重要,家庭結合康復機構“園中園”的幼兒園模式,才能讓孩子有了質的變化。

對於剛來到“園中園”的孩子,家庭訓練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應該知道孩子在什麼程度,其次明白用什麼發展軌跡來評估孩子的程度。

這一場培訓改變的不止是星兒家長的思維,更關乎星兒未來

孩子的社會化發展的情感意識統合很重要。

一個孩子要想適應社會,他首先要有內心的想法,然後才有動機,才會去做,即把他內心的意識打牢了,孩子才能看著像一個普通的人。

社會化意識統合包括:

首先,對食物感興趣,找到孩子的興趣點;讓孩子去做、去成功、去快樂,擁有自信。

如果你不知道孩子在哪個階段,那就沒法在家庭環境裡去追隨他,觀察他,找到他的興趣點,從而馬上去連接他。

如果這些沒有的話,是無從下手的。家長只是覺得亂跑、不聽話、注意力不集中。

其次,對給他提供食物的這個人感興趣。比如孩子對自己的媽媽感興趣,然後才對媽媽拿的玩具感興趣。媽媽就會每天拿玩具逗孩子。這個時間是通過媽媽接觸了玩具。這是一環一環的,需要循序漸進。

再次,對這個人提供的玩具感興趣。通過這個玩具,喜歡這個玩具後,就會去觀察別的小夥伴在玩玩具,就會對玩伴玩遊戲的行為感興趣。觀察其他孩子拿東西,就會去搶別人的玩具。在搶的過程中就建立了規則意識,是你的東西可以拿,不是你的東西不能拿。一般孩子在兩歲半以後就有了這種規則意識。

通過和其他孩子爭奪,分享玩具,就會對玩伴之間的遊戲感興趣,就會和在玩伴玩耍的過程中建立競爭的意識,在競爭中就會產生榮譽感,就會想得到別人的誇獎,從而會對學習感興趣。

由此,孩子在哪個階段,家長必須去觀察和知道。無論孩子在哪個階段,提供適應的環境是必須的。

家長放平心態 給孩子提供愛的養心環境

“愛和自然”要給孩子提供愛的養心環境,一方面是家長和老師要給孩子一種安全感的環境。這就要求家長把心態放平和,接受孩子,不能急於求成;例如有的孩子對聲音比較排斥,這個時候不能直接矯治,而是要同理他,讓身邊的玩伴也用手捂住耳朵,老師也捂住。然後再引導他,等一會之後,玩伴和老師不怕了,孩子也就放手了。

孩子遇到任何問題都是在環境中營造的,孩子在教室裡是結構化環境,是不適合他的,對他來說,他做的行為是正常的。如果要求他聽40分鐘,那就對她的目標太高了。

如果孩子把這裡當成自由環境,那就能夠參照大家坐下來,那他是能夠獨立的。

愛和自然分為自由環境、結構化環境、主體環境。

這一場培訓改變的不止是星兒家長的思維,更關乎星兒未來

自由環境就是孩子進來後自由活動的,但是結構化環境是需要提供環境的,如何去提供?

這就涉及到孩子進入社會的目標是什麼?6歲以下的孩子打的基礎是六大方面,即業有專攻、基礎環境、環境信息、接受環境信息、環境適應狀態、玩伴角色。

愛和自然不是不要語言,第一是生活自理,第二不會說話是沒法和別人溝通的。所以說語言是每一個人的專長,是第一需要的。

第一方面,業有專攻包括:基礎生活、專長說話、享受藝術、快樂運動。要孩子學會這些,特別需要家庭的環境每個細節做到,家庭必須提供生活自理的環境;提供語言環境,家長做好示範,孩子在自由環境中運動,提供運動的、自由的、寬鬆的環境。

如何做到?就需要角色,即示範者。孩子的學習都是模仿來的,說教不如身教,示範者應該給孩子提供生活自理、有規則的、有細節、常規的信息。

比如,早上起床,怕孩子遲到,趕快拉著孩子去刷牙、洗臉,其實這個環境中包括了認知和語言環境。此時,家長不要慌張,要有一個示範的環境,給予最後的最小的輔助。

第二方面,基礎環境包括:生活自理環境、語言激勵環境、藝術薰陶環境、運動遊戲環境。一定要給孩子激勵的環境。

第三方面,環境信息包括:示範者生活細節行為規範、示範者發音系統行為規範、示範者繪畫音樂行為規範、示範者系統運動行為規範。生活的訓練對孩子太重要了,環境設置好以後,孩子就可以輪流的進行生活方面的訓練,觀察孩子缺什麼,有什麼,需要什麼,在實踐的過程中,家長才會去做。家長才是最重要的。

春風幼兒園設立的食育環境,就是在孩子買食料、做飯、學習的環境中,讓孩子知道做什麼,不斷成長。知道家庭生活的每個細節。

給孩子提供語言的環境,需要有科學化的、系統化的老師來教導。袖珍老師每天也在練習發聲,通過自我的訓練口腔操和氣流,給孩子提供準確的發音和發聲環境。每一個音的正確發音需要家長學習。

春風幼兒園制定了每一個字母系統化的環境,在愛和自然的語言激勵,孩子自然就會發聲。

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家長也應該是一個學習者,而不是做一個等待者在旁邊看手機。家長也應該是跟著老師學習,是一個學習的示範者。孩子剛開始是一個觀察者,然後是體驗者,最後參照模仿,願意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包括彈琴、繪畫、音樂都是很好的學習內容。

第四方面,接受環境信息包括:聽信息、看信息、體驗信息、模仿信息、參照信息、應用信息。

要知道孩子接受信息的能力在什麼階段,然後根據每個階段的發展,記得多了,就會參照著去做,最終泛化,能夠創新,也就可以應用了。

第五方面,環境適應狀態包括:自由狀態、觀察狀態、體驗狀態、模仿狀態、參照狀態、應用狀態。

春風幼兒園“園中園”的每一堂課都是有主體的,要看孩子在哪個狀態,孩子在主體環境中才能發現問題,從而知道下一步該如何去做,在主體環境中設立規則,角色轉換,最終讀懂別人的心,才能真正成長。

每一個方法和技術都有其侷限性,因為每個孩子需要的過程是不一樣的,孩子在什麼狀態,需要一個示範者,就會進入一個狀態。

第六方面,玩伴的角色包括:跟隨者、模仿者、同理者、引導者、示範者、同行者。

這一方面是對自閉症孩子而設定的,也就是目前國內流行的“影子老師”,即玩伴陪同,就是孩子的一個輔助者,這個輔助更需要細節、人力和物力。最終的目的是讓孩子進入學習的狀態,必須做好前三個角色了,才能去引導孩子。孩子才能跟隨玩伴,去做玩伴想讓他做的事情,這個事情就是第三方面提到的示範者要做的事情。

因此,我們需要用愛和自然引導語言策略來貫徹執行,在家裡更容易做到。

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定位 終身教育要有目標

每一個主體,都要有幾個元素,時間(孩子最高興的時間或午餐前半小時吃蘋果)、地點(家裡的客廳)、人物(角色要設置好,包括示範者、玩伴、引導者、接受者)。

如此循環,每個角色要扮演好自己的定位,並不是一次就做好了,還要不斷的評估,知道孩子的輔助在什麼階段,前因、行為、結果是什麼都要了解,才能在自然環境中做的更自然,讓孩子感覺不到。語言、認知、動手都做了,才能在生活中去體驗、去看到,去應用。

這一場培訓改變的不止是星兒家長的思維,更關乎星兒未來

最後,家長們都在討論一個話題“孩子的終身教育目標需要哪幾方面?”

因為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伴隨終身的。

第一條,基礎自理需要在生活中去構建。家長不去示範,不去教,任何人都替不了。

第二條,健康身體需要從運動中去鍛鍊。孩子首先要身體健康。目前給曉曉制定的每天走一萬步就是一個初步的計劃。

第三條,快樂享受需要在藝術中去薰陶。孩子安靜下來後,需要一個能享受的項目,這就是精神層面的薰陶。

第四條,社會適應需要在實踐中去體驗。孩子要的是社會適應,需要眼神交流、互動等社會化的能力,才能激發出功能性語言。

第五條,職業技能需要在學習中去實踐。孩子的終身機能不能等待,需要從小以“職業”為媒介讓孩子在實踐中去體驗去學習。

孩子語言需要引導,在自然環境中去做,在家庭環境中做好細節。把家庭環境利用好,把機構環境設置好。不是我們要改變孩子,而是孩子要改變家長,不是機構要改變家庭,而是家庭要改變機構。

機構如果像家一樣,像幼兒園一樣,這才真正適合孩子。而春風幼兒園也在致力於把機構打造成幼兒園的形式,要有特別化的資源。

結構化環境和自由環境結合,讓孩子高興學習,這就是自然的。學習需要循序漸進,不能一口吃成胖子。

春風幼兒園將在實操中去和家長一起學習,不斷修正和提高,我們成長了,孩子不成長都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