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競賽隊3年35人獲北大清華簽約

這支競賽隊3年35人獲北大清華簽約

這支競賽隊3年35人獲北大清華簽約

這支競賽隊3年35人獲北大清華簽約

35人中,有4位同學入選國家集訓隊,保送到北京大學,17人與北大、清華簽訂無條件一本線預錄取協議,14人簽訂有條件優惠錄取協議。

信奧“夢之隊”的主教練李建老師,今年31歲,是信息學國際金牌教練,指導學生獲信息學國際金牌3塊,全國決賽金牌20塊,2015年他來到杭州二中。

“信息學奧賽也可以稱為程序設計競賽,要求學生在一定時間內,根據具體題目,設計出符合時間限制和空間限制的算法,並將其編程實現。”李老師帶出來的學生都很陽光開朗,和我們認識的“碼農”完全不一樣。

這支競賽隊3年35人獲北大清華簽約

“我們培養的不是‘碼農’而是算法的設計者。” 李老師對學生很有信心,在他眼裡這幫學生就是未來人工智能的翹楚。李老師說,學過信息學的孩子無論做什麼事都很有邏輯性,而且自律性強,在人群裡一眼就能分辨出來。

“我喜歡玩卡牌類遊戲,玩遊戲時我會發散的思考每種卡牌的不同組合,然後計算這些組合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 陳嘉樂今年高三,在國家隊選拔中名列第五,保送北京大學,陳同學說自己最喜歡玩的就是“爐石傳說”,但是因為要準備競賽,他沒有花太多時間在遊戲上。

“我初中的時候瞭解到信息學,到了高中開始正式訓練,每次做題就和玩遊戲一樣,像是在和出題人博弈,每解出一道題都很有成就感。”吳越今年高二,他從高一開始正式訓練信息學,現在已經被北大無條件一本線預錄取。

平時的教學中,李老師堅持小而精的培養模式,一屆僅選拔10人左右,訓練時間只集中在週二、週四晚上,週六及寒暑假,儘量在不影響學生文化課學習進度的同時保證學生全面發展。

這支競賽隊3年35人獲北大清華簽約

“我們的競賽訓練不單單是教學更是一種教育,不僅訓練學生的學科水平,還注重培養學生的情商和解決事情的能力。”杭州二中副校長陳鈞說,學校的競賽是建立在學生多樣化發展的基礎之上,在課程的選材上會兼顧競賽和文化課。

據陳鈞副校長介紹,目前學校被清華北大錄取的學生90%-95%以上基本上都和競賽有關 。“經過競賽選拔,可以選出具有抗壓能力、自學能力等綜合素質強的學生,競賽成績可以成為高考選拔人才的重要補充。”

中高考請關注:北清學院官網(北大清華狀元學習力培訓中心)

這支競賽隊3年35人獲北大清華簽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