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高考,而是人格的獨立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高考,而是人格的獨立

高考會成為一次珍貴難忘的經歷,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決定孩子未來的一切。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高考,而是人格的獨立

今天,6月7號,又是一年的高考季。

第一批成年的00後考生們,正摩拳擦掌、厲兵秣馬,

而家長更是斟茶倒水買補品,舉全家之力予以支援,

彷彿全家都進入了“戰備狀態”,

一同深情而凝重地注目在高考的戰場。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高考,而是人格的獨立

孰不知,決定孩子一生的並不是高考,

而是一場叫做“人格獨立”的更為重要的測試。

即便孩子的高考一時成功了,也不代表孩子從此能夠踏上人生巔峰。

人生就是一次馬拉松式的長跑,而人格的獨立才是能讓孩子走好每一步的靈魂品質。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高考,而是人格的獨立

那麼,如何才能培養孩子獨立的人格呢?

1. 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

獨立的行為需要獨立的思想來支撐,想要孩子有獨立的人格,首先要培養他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家長應該引導他們自己去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

在平日裡,家長也可以多提問題並與孩子一起討論,亦或是鼓勵孩子積極提問,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孩子動腦愛問的習慣一旦養成,將對他們的成長產生積極的影響。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高考,而是人格的獨立

2. 理解並尊重孩子的選擇

當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家長不要急於否定,而是應該多給他們理解、尊重和鼓勵。當孩子有了自己興趣和意願,這有助於他們更好地將自己的想法落到實處。

若是孩子有自己的行動意願,我們都應給以他們一定的理解和尊重。千萬不要一味地強加並讓孩子按照別人的想法來生活、學習,完整的人格獨立需要孩子自己恰如其分的安排。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高考,而是人格的獨立

3. 提高孩子動手實踐能力

溫室生長的花兒,總是難以經受風霜雨雪的洗禮。孩子若自小缺乏動手實踐的機會,他的獨立性自然難以養成。當孩子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兒時,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家長都應鼓勵孩子積極大膽地去嘗試和完成。

生活中的各種紛繁瑣事,是最能夠鍛鍊孩子能力的。孩子獨立的性格需要從生活小事做起,只要學會學會照顧好自己,他才能將自己未來的生活安排妥當。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高考,而是人格的獨立

4. 讓孩子養成自立的習慣

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需要長久的堅持。當孩子想要獨立做事時,家長可以給他們機會讓他們去做。孩子只有學會了面對和承擔,他們的獨立的習慣就=才能一步步培養起來。

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家長不可能替他們安排好一切。讓孩子堅持學習一些生活常識和基本技能,長期的積累可以讓他們就可以形成很好的意識習慣。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高考,而是人格的獨立

孩子獨立人格的養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需要父母日積月累地引導和教育。我們在給與孩子一定自主空間的同時,更要注重孩子獨立思想和習慣的培養。

只有真抓實幹,讓孩子從小時做起,從平日小事做好,才能讓孩子真正擁有一個完整美好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