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興新經濟基金執行董事孫健:教育類項目出海時機已經成熟

华兴新经济基金执行董事孙健:教育类项目出海时机已经成熟

公開資料顯示,從去年到現在,教育行業掀起了集體海外上市的高潮。僅2017年,就有近10家教育企業赴港股美股上市。今年以來,精銳教育和尚德機構赴美上市,新華教育登陸港股。目前在港股排隊準備上市的教育企業還有10家,在港股和美股上市的教育企業已經累計超過30家。其中就包括了好未來和新東方這兩家市值超千億的龍頭企業。

“今年教育類投資有兩大關鍵詞,分別是‘下鄉’和‘出海’,所謂‘下鄉’,指的是從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市場的進一步下沉。相較而言,‘出海’的內容要複雜得多。”孫健表示。

“教育行業在內容領域的覆蓋也非常寬泛,投資也跟著國家政策一直在變,前幾年針對K12的學科教育是教育類項目的重頭,提分效果是最直觀的評估。而近幾年素質教育被提上日程之後,計算機能力、鋼琴、小提琴等各種技能類教育的項目開始百花齊放。”孫健介紹稱,從教育出海方式來看,主要有三種,“第一是工具型的項目,比如背單詞、搜題等,這種模式比較輕;第二種專注於技術解決方案,比如VR化等,自己不需要做內容搭建,僅僅為內容方提供技術方案;第三種是資本的方式,在海外設立分支機構或者投資併購,或多或少都需要資本的支持。當然,這幾種模式是可以並存的。每個企業也會根據自己的情況作出不同的戰略選擇,比如好未來做了一系列海外投資,新東方在英國建立了自己的出版社,VIpkid則推了一個海外中文教育平臺。”

“中國教育出海從定位上來講,一種是獲取技術方案,利用國外的模式技術結合學科教育反哺國內市場;第二類是為中國家庭走出去做延伸服務,比如為寒暑假在海外上課的高中生做SAT培訓服務時,在學科教育之外培養其競爭意識和管理觀念,組織各國高中生進行商業模擬大賽等活動,當然,對企業來講,這需要建立有一個成熟的海外運營體系。而目前,不少中國的教育項目已經在海外建立了一定影響力和品牌認知;第三類則是對教研、招聘、培訓等一整套服務向海外進行模式輸出,比如針對外國孩子學習中文。在泰國、南非等市場都已經有中國的教育項目在做本地化的基礎教研體系,但是因為要結合當年的語言、使用習慣來進行本地化,所以需要至少3到5年的較長的時間週期。”孫健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