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小小的縣城卻雲集了眾多底蘊深厚的古村,且每一座都各有特色

古村古鎮遊一直都很盛行,但如果你還停留在烏鎮、麗江的時代,那就弱爆了。中國可玩可賞的古村數不勝數,並不僅僅只是那有名的幾座,許多遠離城市中心,近郊鄉村的村落也一樣韻味十足。這一次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溫州蒼南的古村!溫州人可就有福了,不用出遠門,週末自駕遊周邊,就可以將這些古村一網打盡。令我意外的是,原本以為蒼南是個小小的縣城,但它所擁有的旅遊資源那叫一個豐富啊,且不說其優美的山海景觀,其境內還雲集了眾多底蘊深厚的古村,更重要的是這每一座古村都不同,各有特色!

矴步頭村:矴步橋又長又大樂趣無窮

說到矴步橋,人們可能會想到鳳凰,當初我去鳳凰古城,就是為了去矴步橋上走一走。如今來到矴步頭村,我才知道,中國境內比鳳凰美的矴步橋在溫州蒼南還有一座。矴步頭原名古鰲頭,意為溫州第三條大江鰲江的源頭。村莊沿莒溪和清水溪兩岸而建,東為矴步頭老街,西為矴步頭新街、廣昌內和嶺後,東西跨溪建有一條長長的石矴步橋。矴步橋兩頭銜接新老兩條街道,溝通村落各部,且因石築矴步長又大而遐邇聞名,故後來改稱村名為“矴步頭”,意為建在矴步橋兩頭的村莊。

一座小小的縣城卻雲集了眾多底蘊深厚的古村,且每一座都各有特色

矴步頭老街始建於清咸豐年間,南北走向,一頭連接矴步,一頭通向去往碗窯的道路。街不寬,也不長,全長只100餘米,寬只有3至4米不等,街面用不規則塊石鋪設,雨天不泥濘,晴天不揚塵。如今的老街很安靜,但在清代後期至民國期間,這可是浙南山區茶葉與菸葉的重要集散地之一,十分熱鬧。

一座小小的縣城卻雲集了眾多底蘊深厚的古村,且每一座都各有特色

穿過古街,來到溪水邊,便能看見那誘人的矴步橋。矴步橋是一種簡單又古老的渡河工具, 將一些形狀大小基本一致的石塊在水中排列成道,石塊之間相隔約一步之遙,就形成了矴步。因為矴步橋面是不連續的,所以從嚴格定義來看,它是橋的雛形,但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橋。

一座小小的縣城卻雲集了眾多底蘊深厚的古村,且每一座都各有特色

這一條長長的石矴步橋,遊人行走在其上,有緩緩漫步的,有一蹦一跳的,但無一不是享受的。溪水從石縫中流過,女生或孩童或許會有些害怕,但即便害怕還是會很想要走上一番。

一座小小的縣城卻雲集了眾多底蘊深厚的古村,且每一座都各有特色

村內有許多老宅點綴,其中謝氏故居就是很經典的一幢。謝氏故居依山臨溪,環境優美,整體建築坐北朝南,由山門、前廳、廂房、正廳等組成三進合院式木構建築,佔地面積約五千多平方米,可以說是很大了。

一座小小的縣城卻雲集了眾多底蘊深厚的古村,且每一座都各有特色

繼續往村落的深處走,便會邂逅了一片絕美的竹林。茂密的竹林讓人倍感靜謐,此刻我們就想待在這兒,好好地聽一會風吹動竹葉的聲音。

碗窯古村:曾經有上萬人如今僅70人

作為江西人,一直以來對陶瓷都頗有興趣,所以到了其他地方旅行,聽到有制瓷的古鎮也會小激動。我到訪過不少江西的制瓷古鎮,當聽說溫州蒼南的碗窯古村時,我產生了濃厚的好奇心。因為在中國被稱為碗窯的村子很多,其中溫州蒼南的碗窯村,被網友稱為是“最值得去的碗窯村”。

被譽為“古民居活化石”的碗窯古村,是到蒼南旅遊必去的地方。這座已有600多年曆史的古村,山中有村,村中有窯。古時的人們常說,找夫君要找碗窯人,因為這裡的人們都捧著“金飯碗”,不愁沒飯吃,村內生活豐富,景象繁榮。當得知這座曾經赫赫有名的村落,有上萬人在此生活,如今卻僅剩70人的時候,我的好奇心越發重了,很想走進這座古村,想知道它的過去,想看看它的如今。

一座小小的縣城卻雲集了眾多底蘊深厚的古村,且每一座都各有特色

這座小小的村落,在古時卻是江南赫赫有名的鄉鎮,以做碗聞名。從前的碗窯村交通十分發達,旅館飯店林立,戲臺上夜夜好戲不斷,來買碗的各地客商不絕。碗窯曾經可是富甲一方,外地姑娘以能嫁到碗窯村為榮,而本村的女孩子一般也不願外嫁。就如同現在,很多人都說要嫁到北上廣,日子就能過的好,一個道理。

一座小小的縣城卻雲集了眾多底蘊深厚的古村,且每一座都各有特色

碗窯古村的陶瓷生產可追溯到300多年前,該村曾為浙江民窯生產地,有上萬工人在此生產日常生活用具、文房四寶等,產品遠銷臺灣及東南亞各國。而今碗窯許多村民外出經商與開礦,村裡僅留下70人左右。

一座小小的縣城卻雲集了眾多底蘊深厚的古村,且每一座都各有特色

曾經的碗窯古村,生產線多達18條,因此龍窯也有18條。這一條條龍窯中,滿滿的歷史故事,裡面產出的瓷碗,不計其數。如今我來到龍窯邊,雖然眼睛看到的是安靜的環境,但心裡依舊能感受到窯內火熱的溫度,這是我渴望探尋歷史的溫度。

一座小小的縣城卻雲集了眾多底蘊深厚的古村,且每一座都各有特色

在碗窯古村的眾多景點中,我最喜歡的當屬古戲臺了。古戲臺位於村中心的山脊上,是木構建築,沒有使用一根釘鐵。戲臺上有100多幅小壁畫,內容豐富,壁畫線條流暢,造型誇張,色彩鮮豔。

福德灣古村:因礬而生也因礬而衰

因採礬、煉礬而生、而盛的村落“福德灣”,經過歲月的洗禮,如今小資文藝。老街依山而建,只有一百多米,雖不長卻濃縮了明末清初的建築文化。觀摩微縮景觀、瞭解礬山產礬歷史文化、逛老街吃甜品……都是到此必做的事。

一座小小的縣城卻雲集了眾多底蘊深厚的古村,且每一座都各有特色

步入古村,濃郁的文藝氣息撲面而來。福德灣是一座歷史上因採礬、煉礬而生、而盛的村落,整個村落沿雞籠山自然山體而建,坐南朝北。如今因礬而生,因礬而興,也隨著因礬而衰。

一座小小的縣城卻雲集了眾多底蘊深厚的古村,且每一座都各有特色

在半山腰有一間微縮景觀博物館,這是當地的一戶老人家,以自己興趣興建的微縮景觀公園,供遊人免費參觀。這些雕塑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引得遊人紛紛拍照。

一座小小的縣城卻雲集了眾多底蘊深厚的古村,且每一座都各有特色

接著再往上走,是一座郵局,許多遊人雲集於此。在郵局裡,一排排的礬塑吸引了我的眼球。這些礬塑可不簡單,裡面是鏤空的,並放上了燈泡,使得礬塑呈現繽紛的顏色。聽工作人員介紹,這可是全世界首創,真是了不起啊。

一座小小的縣城卻雲集了眾多底蘊深厚的古村,且每一座都各有特色

接著再來到閣樓下面,會發現有許多老物件,勾起了遊人的回憶。這一件件老古董,安靜地躺在這裡,每每遊人前來,它們就講訴屬於那個年代的故事。

一座小小的縣城卻雲集了眾多底蘊深厚的古村,且每一座都各有特色

主要的景點遊覽的差不多了,我們便開始無憂無慮地逛古街。福德灣老街周圍是民國時期的煉礬遺址,老街依山而建。古街長100多米,寬3米,雖不長也不寬,但韻味十足。古街兩旁建有一至二層高的民房六十餘間,這些民房皆建於明末清初,木構或磚木結構,置身其中,古色古香。

項東村: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水鄉

隨著旅遊業的火熱,已經不記得從什麼時候開始流行鄉村旅遊了,但無可否認的是遊人對於鄉村一直保持著熱情。每當我們走進鄉村古村,看到那滿是歷史的建築,置身於秀麗的鄉村景色當中,細細品味著每一磚每一瓦、每一草每一木的故事!位於溫州市蒼南縣的項東村,是一座擁有一千多年曆史的古村,詮釋著韻味十足的小橋流水人家。這裡既有狀元進士,又有文化名人,真想讓人細細地、慢慢地品讀,品讀專屬於項東村的故事。

一座小小的縣城卻雲集了眾多底蘊深厚的古村,且每一座都各有特色

項東村在明清時期屬金舟鄉,村名項橋,民國初年屬江南鎮廿二都括山鄉,村名項家橋。1949年後屬項橋鄉,項家橋始分為項東、項西兩個村;1956年屬錢庫鎮;1958年為錢庫人民公社項橋管理區項東生產大隊;1961年屬項橋人民公社;1984年為項橋鄉項東村;1992年屬錢庫鎮。

項東村183戶,共831人,有項、陳、楊、董、王、鄭、蔡、林等姓聚族而居,以項姓人口為多,有255人。項姓始遷祖項昭,福建省長溪縣(今霞浦縣)赤岸人,後晉時官至大理事評事。因閩王之亂,棄官攜家遷入,後各姓陸續遷入,合成一村。由此可見,項東村雖以項姓人氏主導,但也非常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與許多其他姓氏的人們聚族而居,充分體現了民族的浩然之氣。

一座小小的縣城卻雲集了眾多底蘊深厚的古村,且每一座都各有特色

項橋文化客廳也就是項東村的博物館,在這裡可以詳細的瞭解這個千年古村。項橋文化客廳還是蒼南縣首個建在村裡的文化客廳,為村民填補了文化活動平臺的空缺。

一座小小的縣城卻雲集了眾多底蘊深厚的古村,且每一座都各有特色

項東村還有一個別稱,那就是“狀元故里”,原因是這裡是武狀元項桂發的老家。項桂發是溫州府平陽縣金舟鄉鹹通裡瀛橋西堡,也就是今蒼南錢庫項橋村人。

一座小小的縣城卻雲集了眾多底蘊深厚的古村,且每一座都各有特色

作為千年古村,自然少不了古建築,漫步於古村當中,在曲徑通幽處,你會發現柴房別院還有人家。經歷百年滄桑的老宅,同樣有著耐人尋味的故事。

一座小小的縣城卻雲集了眾多底蘊深厚的古村,且每一座都各有特色

項東村四面環河,水路四通八達,陸路原有石板古道通往各地,但路面狹窄,只能步行。所以,在陸地瞭解完歷史和遊覽完古宅之後,別忘了坐遊船,在河面上欣賞這一片優美的景色。這一座具有1077年曆史的小村,仍保存較完好的“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水鄉典型特色。

一座小小的縣城卻雲集了眾多底蘊深厚的古村,且每一座都各有特色

遊船項目是項東村打造“美麗鄉村”的重要舉措之一,得到村民和村裡企業家的大力支持,先後集資一百多萬元購置遊船,整治河岸環境。但是遊船的價格並不貴,起初我們以為是50元一個人,一問才知道是50元包一艘船,人均才7元左右,簡直太便宜了。

富源村:參加一場熱鬧的畲族婚禮

富源村有著一座趣味十足的畲族風情文化園,走進了這裡,就走進了畲族,可以直觀且詳細地瞭解畲族文化。更有趣的是園內的各種表演和體驗,說不定,一趟旅行就能讓你把婚給結了!

一座小小的縣城卻雲集了眾多底蘊深厚的古村,且每一座都各有特色

畲族的特色竹竿舞舞姿雖簡單,但節奏感需要很強。遊人們跟著一起打節拍,一起哼著調調。竹竿舞的樣式有很多,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畲族姑娘為我們演繹了精彩的竹竿舞。

一座小小的縣城卻雲集了眾多底蘊深厚的古村,且每一座都各有特色

欣賞完精彩的舞蹈過後,可以到博物館參觀,瞭解有關這裡的歷史。如今畲族男女服飾基本類同於當地漢人,但人口相對集中的閩浙兩地畲族服飾尚存一定的民族特色。畲族的文字也是很有趣的,會發現很多圖形都很直觀。

一座小小的縣城卻雲集了眾多底蘊深厚的古村,且每一座都各有特色

來到岱嶺畲族鄉富源村,當然要參與一場精彩的畲族婚禮。所有的環節流程和服裝道具,都是按照真實的畲族婚禮,一比一還原再現的。

一座小小的縣城卻雲集了眾多底蘊深厚的古村,且每一座都各有特色

新郎和新娘都是由遊客來扮演,讓遊客參與其中,體驗真實的畲族婚嫁,十分有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