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堂|六一兒童節——零食怎樣吃?跟著《指南》吃更科學

健康科普堂|六一兒童節——零食怎樣吃?跟著《指南》吃更科學

兒童青少年正處於生長髮育的關鍵時期,但是往往見到小零食就無法控制自己。每個年齡段適合哪些零食?哪些零食不能碰?應該養成怎樣的飲食習慣?日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國營養學會共同編制的《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在北京發佈。怎麼吃零食更科學?指南告訴您!

2-5歲:學齡前期——兒童生長髮育的關鍵階段

這一階段三頓豐富的正餐與兩次適量的加餐是學齡前兒童獲得全面營養的保障。如果需要添加零食,應該少量,且要選擇健康零食。

針對2-5歲學齡前兒童的核心推薦包括:

❶吃好正餐,適量加餐,少量零食;

❷零食優選水果、奶類和堅果;

❸少吃高鹽、高糖、高脂肪零食;

❹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

❺零食應新鮮、多樣、易消化、營養衛生;

❻安靜進食零食,謹防嗆堵;

❼保持口腔清潔,睡前不吃零食。

健康科普堂|六一兒童節——零食怎樣吃?跟著《指南》吃更科學

6-12歲:學齡兒童——飲食為過渡模式

6-12歲學齡兒童飲食模式逐漸從學齡前期的三頓正餐、兩次加餐向相對固定的一日三餐過渡,正餐食物攝入量有所增加,但由於飲食間隔時間較長,容易產生飢餓感,且由於學齡前飲食習慣的延續,容易產生零食消費需求。

針對6-12歲學齡兒童的核心推薦包括:

❶正餐為主,早餐合理,零食少量;

❷課間適量加餐,優選水果、奶類和堅果;

❸少吃高鹽、高糖、高脂肪零食;

❹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不喝含酒精、含咖啡因飲料;

❺零食新鮮、營養衛生;

❻保持口腔清潔,睡前不吃零食。

健康科普堂|六一兒童節——零食怎樣吃?跟著《指南》吃更科學

13-17歲:青少年——青春期發育階段

13-17歲青少年正經歷著生長髮育的第二個高峰期——青春期發育階段。這一時期的青少年對能量和營養素的需要量大,對食物選擇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更強,容易產生衝動性食物消費,甚至對某些零食產生依賴。

針對13-17歲青少年的核心推薦包括:

❶吃好三餐,避免零食替代;

❷學習營養知識,合理選擇零食,優選水果、奶類和堅果;

❸少吃高鹽、高糖、高脂肪及煙燻油炸零食;

❹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不飲酒;

❺零食新鮮、營養衛生;

❻保持口腔清潔,睡前不吃零食。

健康科普堂|六一兒童節——零食怎樣吃?跟著《指南》吃更科學

【本期專家】

健康科普堂|六一兒童節——零食怎樣吃?跟著《指南》吃更科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