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地圖|觸摸屏技術的前世今生,誰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觸摸屏的歷史

上世紀七十年代,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把觸摸屏安裝在PLATO IV計算機上,用於課堂輔助教學,觸摸屏由此正式進入應用階段。

上世紀九十年代,觸摸屏出現在高端的PDA裡,當時的快譯通和文曲星都有過觸摸屏。

2004年,任天堂的掌上游戲機NDS在全球熱賣,其最大的熱點就是NDS擁有兩塊屏幕,其中一塊是觸摸屏。觸摸屏隨著NDS的流行而進入了更多人的視野。

2007年,第一代iPhone發售,它重新定義了智能手機。在iPhone發售之前,智能手機的定義是“用戶能夠自主安裝軟件的手機”,而在iPhone發售之後,智能手機的定義變成了“屏幕可以滑的手機”。

科技創新地圖|觸摸屏技術的前世今生,誰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蘋果手機的觸摸屏

第一代iPhone使用的是電阻的觸摸屏,支持基本的觸控交互。後來蘋果逐漸開始使用電容屏,極大地提升了操作手感。

為了使手機變得更輕更薄,屏幕製造技術從out of cell到on cell 直至到最薄的in cell。

科技創新地圖|觸摸屏技術的前世今生,誰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當時喬布斯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讓科技改變手機,很多人還嘲笑說:很多人還會回到實體鍵盤上的,放眼再看過去?是不是沒人用實體鍵盤了?

怎樣實現三維觸控技術

要實現三維交互,就必須能夠實時捕捉到用戶的手在三維空間中的座標,並且根據用戶手的三維座標做出相應的回應。

三維人機交互方法帶來的革命性應用

1.遊戲

遊戲是所有應用當中對於交互方式要求最高的,使用與遊戲相配合的交互設備才能使玩家才能體會到遊戲的魅力。一個方向是和VR技術結合——例如《水果忍者》中的遊戲可以在三維空間內通過玩家的手勢進行。

2.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即AR

三維觸摸屏很有潛力成為VR中人機交互的基礎技術。

在AR技術中,用戶佩戴的專用眼鏡作為顯示屏,通過計算機視覺技術將AR的圖像界面與現實世界有機地結合到一起,並且投射到用戶眼睛的視網膜上。

當用戶的手做出動作的時候,AR設備必須能夠準確地捕捉到手的實時位置,並根據用戶手的動作做出相應反應。

3.三維觸摸屏的候選技術

目前三維觸摸屏技術尚處於探索階段,現在最有希望商用的三維觸摸屏技術有兩種,一種基於毫米波雷達,另一種基於電容感應。

科技創新地圖|觸摸屏技術的前世今生,誰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觸屏會不斷的演化下去,在科幻電影中看到的這種科技是不是讓人很期待?歡迎小夥伴們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