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中為人處世的道理,我們都應該學一學

《中庸》中為人處世的黃金律 《中庸》說:“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

一個人做到忠恕,離道也就差不遠了。什麼叫“忠恕”呢?自己不願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給別人。比如:你想到不願意做的事,你不要叫人家做;我不願意拿的東西不要叫人家拿;我不願意聽的話,你不要講給人家聽;你怕人家罵你,你不要罵人;你怕人家笑你,你不要笑人。這是忠恕之道。“忠”與“恕”實只一道,即二者有著相互補充、相互規定、相互包含的意思,而“恕”更為基本。
《中庸》中為人處世的道理,我們都應該學一學

“恕”便是“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實際上就是給出了一個同他人打交道的最基本的準則和底線。人應當以對待自身的行為為參照物來對待他人。人應該有寬廣的胸懷,待人處事之時切勿心胸狹窄,而應寬宏大量,寬恕待人。倘若自己所討厭的事物,硬推給他人,不僅會破壞與他人的關係,也會將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確實應該堅持這種原則,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體現。人生在世除了關注自身的存在以外,還得關注他人的存在,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切勿將己所不欲施於人。
《中庸》中為人處世的道理,我們都應該學一學

清朝康熙年間有一位大學士,名叫張英。一天,張英收到一封家信 ,說家人為了爭三尺寬的宅基地,與鄰居發生糾紛,要他利用職權,疏通關係,打贏這場官司。張英閱信後,坦然一笑,揮筆寫了一封回信,並附上一首詩:“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有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後,讓出了三尺宅基地。鄰居見了,也主動讓出三尺宅基地,結果形成了“六尺巷”。這個化干戈為玉帛的故事流傳至今,成為美談。
《中庸》中為人處世的道理,我們都應該學一學

還有一個小故事也能充分體現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德精神。一個暴風雨的早上,一位老人在海邊看到許許多多的魚被拋到沙灘上。老人想到太陽一曬這些魚都會死,嘆息一聲朝前走了。返回時,卻見一個七八歲的男孩在把魚撿回海里。老人很是感動,便也彎腰幫助小男孩。老人對小男孩說:“你救了他們,誰也不知道,誰也不在乎的。”男孩卻說:“小魚在乎。”
《中庸》中為人處世的道理,我們都應該學一學

從故事中,我們不難看出,將心比心善於為他人著想,是人與人溝通、交流的重要方式,當你學會用自己的心靈去體會別人,瞭解別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大多數人也一定會回報與你最真誠的笑容。只要我們時時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體驗他人的情感世界,我們就能融洽的,友善的與人相處,這就是能恰當地處理人際關係的“黃金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