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部分光大銀行換了興業銀行

引言:可能骨子裡,我是相信底部的吧,從貪便宜到撿質地。

我想,真的是手抖,才快速把一部分光大換了興業

在某種程度上,其實是受了白雲機場的刺激。

昨天航運板塊很火,行業的龍一上海機場和老二白雲機場都很給力,但盤中,卻又再次出現了上海機場吊打白雲機場的畫面。

對我來說,白雲機場才是自己的孩子,而上海機場只能算別人家的孩子,後者說野孩子。看到這種情況,自然是一邊埋怨自己家的孩子不生氣,一邊想轉移下視線。

翻開K線圖,想最近漲了這麼多,從長遠來看,白雲機場上漲倍數應該可以吊打上海機場了吧。

結果一數,還是不錯。從2012年開始和白雲機場結緣,一路到今天,6年時間,股價翻了約5倍。這就像看著運動場上,自家孩子被打趴下了,轉身翻出考試成績單,分數還不錯,找到些安慰一樣。

當然,有對比才有傷害,自然還要找找別人家小孩的成績,才能更加寬慰一些。這一看不要緊,

上海機場從2012年到現在,竟然足足翻了6倍

臉都綠了,真還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有一種撕手機的衝動。

話說,一直都知道上海機場更優秀,但礙於一直養的都是白雲機場,且表現也湊合,就沒對它放手。

哪怕平日裡,白雲機場的功課確實不如上海機場,財報從哪方面看都有差距也都不說了。

最後全部加起來一看,還真是全面碾壓。哎呀,得了得了,這個孩子簡直不想要了,乾脆扔了,領養上海機場得了。

可是,上海機場如今也長高了呀,高位領養顯然不划算,投入太大,養不家了啊。

無聊生會兒悶氣吧。誒,這一氣倒是不要緊,倒讓我給想到了其他,我這手裡不是還有一隻處於幼年時期的“白雲機場”嘛,那一直在跌的光大銀行可不就是活生生,銀行界白雲機場。不對,人家白雲機場好歹是行業老二,光大這傢伙可是在第二梯隊都排不了老二。

第二和第二梯隊,可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這一比較,還真就耐不住了。

只要第一,不要第二,老二永遠是老二,趁現在老大還沒有崛起,趕緊把自己的孩子丟了,重新抱養一個才是正理。於是打開第一縱隊的銀行股,突然看到興業被我標註了9字樣,再腦子裡稍一尋思,就這麼換了。

我承認我是衝動了......

說說衝動的後果

開始買光大銀行,是在去年11月。那時的市場,感覺找不到太好的機會,持有低位、高股息的銀行股,就成了防守良策。此後,隨著市場一路低迷,不斷加倉。

光大銀行最大的亮點有五個:

第一、匯金是大股東,銀行的鬼故事估計講不起來,安全係數高。

第二、便宜,真心便宜,打7折甩賣,股息率還高。

第三、賺錢能力還不錯,銀行的盈利能力真的不是蓋的。

第四、盤子還不大,要動起來也相對容易。

第五、匯金去年以市場價定增,補充核心資本,比現價高。

不過,既然都衝動了,接下來也羅列五個興業銀行的亮點吧:

第一、福建財政廳是大股東,這個大股東沒匯金硬氣。

第二、目前也打折,不過直達八折,股息率4%,只能說將就。

第三、賺錢能力不錯,這個比光大強很多。且本身資產質量也要高不少,此外,最新新規下的90日逾期也低很多,可以說比光大優秀不止一點。

第四、三千多億的盤子,也不算太大。

第五、大股東去年以打折價定增補充核心資本,比現價低。

總結下,光大最大的優勢是便宜,注意是便宜,不是低價。這個很重要。

興業的最大亮點是資產質量好

在市場環境不好的時候,便宜就是你最大的依仗,因為在泥沙俱下的光景裡,什麼都靠不住。而在市場露出細微光明的時候,好質量才會迎來爆發一樣。

就像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大家追關心便宜的,甚至是不要錢的。而在經濟向好時,才會追求品質。

我不知道我這麼換到底對不對,因為我也沒有把握,這個大概率進入了底部的市場,是不是會逐步走向春天。

未來,充滿各種可能。

-END-

歡迎長按 一鍵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