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人群不适合多吃粽子!

哈喽小伙伴们,明天就开启端午小长假啦,是不是已嗨翻!!!

四大人群不适合多吃粽子!

先简单介绍一下端午节

端午节(Dragon Boat Festival)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的习俗。

吃粽子得注意营养搭配

四大人群不适合多吃粽子!

粽子的种类繁多,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棕;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新派的有水果粽、果仁粽等等,味道多样,适合每个人的不同口味,让人欲罢不能。那么,粽子应该怎么吃才比较健康呢?

注重高纤维:粽子使用的糯米黏性高不宜消化,胃肠排空需时较久,容易造成胃酸过多、腹胀或肚子闷痛等消化不良的症状,若主料能以部分的杂粮米、红豆、薏仁、山药、芋头或红薯取代,不仅可增加纤维质含量,减少肠胃负担,更有益于健康

四大人群不适合多吃粽子!

少油低热量:肉粽早已成为“粽族”中的主角,但它的缺陷是饱和脂肪含量高。如果能改用瘦肉,甚至以鸡肉、海鲜或鱼肉取代。咸蛋黄也可以改为鹌鹑蛋,也是很好的选择

四大人群不适合多吃粽子!

读懂营养标签:现在许多包装粽已经开始标示营养成分了。营养成分的标示包括每份重量或每100克所含的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与钠含量,但消费者常误以为营养标示上的数据就是一个粽子提供的热量与营养素,

正确的方法是以每份的重量或每100克与一个粽子的实际重量去换算。因此,养成阅读营养标示的习惯,购买符合个人需求的粽子,才能让这个端午节既美味又健康。

四大人群不适合多吃粽子!

食物搭配:端午节前后可别餐餐以粽果腹,而忘记其他种类食物的摄取,因为粽子一般只能提供六大类食物中的主食、肉类与油脂。建议搭配时令蔬菜。再来一杯茶水也能很好地消食。

四大人群不适合多吃粽子!

四大人群不适合多吃粽子

第一种:心血管病患者。粽子的品种繁多,其中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较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者若进食过多,可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第二种:老人和儿童。粽子多用糯米制成,粘性大,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并由此产生的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第三种:胃肠道病患者。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粽子中的糯米性温滞气,合植物纤维多且长,吃多了会加重胃肠的负担。患十二指溃疡的病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

第四种:糖尿病患者。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吃时通常还要加糖,如果不加节制,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

其他端午食物推荐

明明这几种食物也是端午的,很多人却只知道粽子。

四大人群不适合多吃粽子!

全国各地的端午节美食除了粽子外竟然还有十来种,这简直颠覆了我的人生观,从此以后再也别说端午节就吃粽子了!

粽子

四大人群不适合多吃粽子!

不用多说,粽子肯定是端午节的头号美食,南北方都有。每年农历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胜似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打糕

四大人群不适合多吃粽子!

吃打糕过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过节的方式。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棰打制而成的打糕清香扑鼻,独具风味。

五毒饼

四大人群不适合多吃粽子!

五毒饼是北方端午节特有的节令食品,初夏时节正是毒物滋生活跃的时候,因此古人会食用“五毒饼”祝愿消病强身,祈求健康。五毒饼其实就是玫瑰饼只不过用刻有蝎子、蛤蟆、蜘蛛、蜈蚣、蛇“五毒”形象的印子,盖在酥皮儿玫瑰饼上罢了。

大蒜蛋

四大人群不适合多吃粽子!

河南、浙江等省农村每逢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早餐食大蒜、鸡蛋、烙油馍,这种食法据说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黄鳝

四大人群不适合多吃粽子!

我国江汉平原每逢端午节时,还必食黄鳝。黄鳝又名鳝鱼、长鱼等。端午时节的黄鳝,圆肥丰满,肉嫩鲜美,营养丰富,不仅食味好,而且具有滋补功能。因此,民间有“端午黄鳝赛人参”之说。

面扇子

四大人群不适合多吃粽子!

甘肃省民勤县一带,端午节这天都蒸“面扇子”。面扇子用发面蒸制,呈扇形,有5层。每层撒上碾细的熟胡椒粉,表面捏成各种花纹,染上颜色,十分好看。这种食俗据说是由端午节制扇、卖扇、赠扇的风俗演变而来的。

薄饼

四大人群不适合多吃粽子!

在温州地区,端午节家家还有吃薄饼的习俗。薄饼是采用精白面粉调成糊状,在又大又平的铁煎锅中,烤成一张张形似圆月,薄如绢帛的半透明饼,然后用绿豆芽、韭菜、肉丝、蛋丝、香菇等作馅,卷成圆筒状,一口咬去,可品尝到多种味道。

茶蛋

四大人群不适合多吃粽子!

江西南昌地区,端午节要煮茶蛋和盐水蛋吃。蛋有鸡蛋、鸭蛋、鹅蛋。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谓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煎堆

四大人群不适合多吃粽子!

台湾台南地区端午节不吃粽子,而是吃一种叫“煎堆”(又叫“煎锤”)的食物。当地人说,此风俗与郑成功有关。据说,郑成功率军入台之初,军粮匮乏,端午节无米包粽子,并不富足的台民闻讯,争着送来薯粉、花生、豆类等食品,郑成功下令将这些食物掺和在一起,油煎成“堆”,以度端午节。

而除了上面提到的美食外,端午节有些地区的人们还喝雄黄酒和菖蒲酒,而杨梅、桑葚等也是端午节颇受人们喜爱的中国特色水果。

四大人群不适合多吃粽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