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劉海搭載升降式攝像頭,vivo NEX 最具未來感的AI人工智能

無劉海配上升降式攝像頭,vivo NEX 是目前最具未來感的智能手機

vivo NEX 採用了「零界全面屏」,然後採用了創造性的升降式前置攝像頭解決了自拍問題。

今年的國產手機圈既熱鬧又無聊,面對不太景氣的大環境,手機廠商在使出渾身解數、拿出自己擅長的東西來吸引消費者,不過另一方面,全面的「劉海」化又讓今年上半年的國產手機市場變得有些無聊。

在現有的技術下,「劉海屏」或許是平衡成本、屏佔比、市場接受度的最優解,不過相信每一個關注手機的人都在期待,手機廠商什麼時候能夠幹掉「劉海」,拿出一個更加優秀的全面屏解決方案。

就像 3 月份的 vivo X21 首發 Android 陣營「劉海屏」一樣,這一次「吃螃蟹」的依然是 vivo,產品的名字叫做 NEX。

是的,vivo 把 APEX 量產了

大家應該還記得,在今年 2 月底的 MWC 2018 期間,vivo 向媒體展示了一款叫做 APEX 的概念機。

這款產品採用了「三面超窄邊框 + 底部極小下巴」的設計,然後用創造性地升降式攝像頭解決了前置攝像頭的問題,這款產品的屏佔比達到了誇張的 91%,遙遙領先包括 iPhone X 在內的所有智能手機。

無劉海搭載升降式攝像頭,vivo NEX 最具未來感的AI人工智能

不過包括我自己在內,大家普遍認為 APEX 是 vivo 用來「炫技」的產品,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很難進行量產這種突破性的設計。

現在看,我們都有點小瞧 vivo 了。

3 個多月後,vivo 就把 APEX 量產了,它就是 NEX。

三面窄邊框 + Android 最小下巴

NEX 採用了類似 APEX 的上、左、右三面超窄邊框設計,這三個邊的寬度都要比 iPhone X 再窄一點,印象中和 APEX 差不多。

無劉海搭載升降式攝像頭,vivo NEX 最具未來感的AI人工智能

至於大家關注的下巴部分,NEX 則控制得和之前的 vivo X21 相當,比採用 COP 封裝的 iPhone X 要寬一些,但這個寬度已經比包括 Galaxy S9 在內的所有其它 Android 手機都要窄了。

無劉海搭載升降式攝像頭,vivo NEX 最具未來感的AI人工智能

此外,相比 APEX 概念機,NEX 的屏幕四角都做了比較大的圓角切割,程度和 X21 基本相當,屏幕外框的 R 角和屏幕保持一致,讓 NEX 的正面看上去比較圓潤。

我們再來看一下這塊屏幕本身,NEX 的對角線尺寸為 6.59 英寸,三星 AMOLED 材質,分辨率 2316×1080(長寬比為 19.3:9),官方的屏佔比數字是 91.24%,vivo 把這種三面窄邊框、沒有「劉海」的超高屏佔比的設計叫做「零界全面屏」。

無劉海搭載升降式攝像頭,vivo NEX 最具未來感的AI人工智能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也猜到,這個分辨率下,NEX 的屏幕難免會有一些顆粒感,不過除非你把眼睛貼到距離屏幕 5 釐米以內,或者你已經習慣了 Galaxy S/Note 的 2K 屏幕且對細膩度極為敏感,否則大多數用戶大可不必擔心。

至於 NEX 的屏幕品質,大家也沒什麼需要擔心的,亮度、對比度都沒什麼可以挑剔的,色彩風格和 X21 等之前的 vivo AMOLED 機型差不多,偏冷豔,但程度不算特別高,整體看是一塊高水準的 AMOLED 屏幕,並且支持 Always On Display。

無劉海搭載升降式攝像頭,vivo NEX 最具未來感的AI人工智能

不過由於屏幕較長,NEX 的整機寬度控制的還不錯,配合圓潤的中框和 3D 熱彎玻璃後蓋,NEX 拿在手上並不會特別難掌握。

升降式攝像頭和屏幕發聲「黑科技」

在現有的屏幕面板和封裝技術下,要做出 NEX 這樣的屏佔比雖說有一定難度,但還是可以解決的,而真正困難的地方是在做出這樣的產品形態後,如何保證正常的手機體驗。

NEX 的做法是把 APEX 上用的兩項「黑科技」搬了過來。

第一個是升降式前置攝像頭。

無劉海搭載升降式攝像頭,vivo NEX 最具未來感的AI人工智能

NEX 的前置攝像頭隱藏在了手機內部,通過使用定製的傳動馬達,自拍時自動升起,退出自拍時自動落下,收納在手機中。

無劉海搭載升降式攝像頭,vivo NEX 最具未來感的AI人工智能

實際使用中,NEX 的升降式前置攝像頭在響應速度上很出色,升起、落下的速度都很快。至於大家擔心的機械機構會不會在壽命有些隱患,根據我們的瞭解,NEX 的這個模塊擁有非常強的承壓能力,據說用來「砸核桃」都不會壞(沒驗證過),理論上也不用擔心壽命問題。

第二個「黑科技」是屏幕發聲。

為了把手機「額頭」做得更窄同時保證更好地一體性,NEX 並沒有採用近期不少全面屏手機的頂部隱藏式傳統聽筒設計,而是採用了更加激進的全屏幕發聲技術。這種發聲技術和索尼 A1、A8F 比較類似,原理是通過超薄的 OLED 屏幕振動來發聲,這和小米 MIX 第一代用的壓電陶瓷敲擊陶瓷中框有明顯的不同。

NEX 聽筒的實際表現有點出乎我的意料,聲音清晰、音量夠大,而且由於 NEX 是全屏幕發聲,所以在屏幕的任何位置聽到清晰的聲音,非常奇妙。此外,由於 NEX 的聲音是通過振動直接朝屏幕上方傳播的,所以基本不會出現因為聲音向四周傳播導致的「漏音」問題。

屏幕指紋、驍龍 845、4000 毫安時大電池

vivo NEX 上還有很多值得關注的地方,我們簡單看一下。

作為第一家推出屏幕指紋手機的廠商,NEX 自然也用上了屏幕指紋,vivo 表示 NEX 上的屏幕指紋是第三代,號稱指紋圖像精度提升了 50%,解鎖速度提升了 10%。

無劉海搭載升降式攝像頭,vivo NEX 最具未來感的AI人工智能

對比 X21 屏幕指紋版,NEX 的指紋識別速度的確有一定提升,無法識別指紋的概率也要低了一些。

相機方面,NEX 的後置主攝採用了索尼 IMX363 傳感器,這是索尼今年主推的定位中高端的 CMOS,傳感器尺寸 1/2.55 英寸,1200 萬像素,單像素 1.4 微米,全像素雙核對焦。另外,NEX 的鏡頭光圈為較大的 f/1.8,並且用上了 4 軸光學防抖。至於 NEX 的拍照表現如何,還需要後期更具體的測,但有了這套硬件規格,加上 vivo 一貫的出色優化,NEX 的相機表現肯定差不了。

配置上,NEX 的高配版用上了高通最新的旗艦 SoC 驍龍 845,在「錯失」驍龍 835 之後,vivo 終於再次用上了高通的 8 系旗艦 SoC,存儲規格最高 8GB + 256GB 存儲。

vivo 還表示,NEX 還對虛幻引擎進行了特殊的優化,在玩使用虛幻引擎打造的遊戲中可以獲得更加優秀的體驗,配合特別優化的信號和散熱表現,NEX 頂配版在遊戲上的表現值得期待。

由於機身尺寸比主流產品更大,NEX 得以塞進更大容量的 4000 毫安時電池,這也是目前驍龍 845 手機最大的電池容量了,應該足以滿足大多數用戶一天的重度使用了。

無劉海搭載升降式攝像頭,vivo NEX 最具未來感的AI人工智能

NEX 還保留了 3.5 毫米耳機插孔,位於機身頂部。更加難能可貴的是,vivo NEX 依然保留有 Hi-Fi 模塊,而且通過 SiP 封裝來縮小了 Hi-Fi 模塊的體積,其中 NEX 標準版的芯片為 AK4376A,高配版為 CS43199 和 SSM6322。

Jovi 是 vivo 在 X21 時增加的 AI 引擎,功能包括智慧引擎、智慧場景、智慧識屏、智慧桌面、智慧駕駛。在 NEX 上,vivo 大幅度增加了 Jovi 的功能,甚至在左側邊框中間加了一顆 Jovi 獨立按鍵。

無劉海搭載升降式攝像頭,vivo NEX 最具未來感的AI人工智能

此外,Jovi 的智能識別功能也有了大幅的增強,常規的拍圖識物就不多說,在聊天過程中,如果收到一張包含了快遞單號的照片,Jovi 可以自動提取單號然後查詢到快遞信息。

3898 元起的「低價」

vivo NEX 提供了三種規格可選,驍龍 710、後置指紋、6GB+128GB 的標準版為 3898 元,驍龍 845、屏幕指紋、8GB+128GB 的高配版為 4498 元,而驍龍 845、屏幕指紋、8GB + 256GB 的高配版為 4998 元。

無劉海搭載升降式攝像頭,vivo NEX 最具未來感的AI人工智能

這個定價要略低於我們之前的預期,畢竟 NEX 用上了「零界全面屏」和升降式攝像頭這種特別的設計,配置也沒有明顯短板。如果大家考慮購買 vivo NEX 的話,我們目前更推薦高配版,相比標準版的 NEX,高配版的差價只有 600 元,不過 SoC、屏幕指紋、運行內存、Hi-Fi 等方面的提升還是比較明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