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智慧:牢記這點,你的生活才會真正變得有趣味!

《菜根譚》講:學者有段兢業的心思,又要有段瀟灑的趣味。若一味斂束清苦,是有秋殺無春生,何以發育萬物?

意思是說,做學問的人要抱有專心求學的想法,行為謹鎮,憂勤事業,也要有大度灑脫、不受拘束的情懷,這樣才能體會到人生的真趣味。如果一味地約束自己的言行,過著清苦剋制的生活,那麼這樣的人生就只像秋天一樣充滿肅殺淒涼之感,而缺乏春天般萬木爭發的勃勃生機,如何去培育萬物成長呢?
菜根譚智慧:牢記這點,你的生活才會真正變得有趣味!​治學修身,為人處世,不能拘泥於陳規積習,不能過分強求瀟灑。率性而為,滿面春風,不必強調過分的清修。

當你放下心頭的枷鎖和糾纏的心思時,你就得到生活的真趣了。

龐統拜訪司馬徽時,司馬徽曾經說了一番話,也就是包含了真正的“兢業之思”、“瀟灑之味”的。

龐統,字士元,襄陽人,是龐德公的任子,後來曾在劉備手下擔任軍師中郎將。

少年時的龐統沉默寡言,不太引人注目。他十六歲的時候,有一次去看望司馬徽。司馬徽正在樹上採桑葉,於是讓龐統坐在樹下,兩人傾心交談。司馬徽非常欣賞龐統,認為他將來一定會在南郡文人中出類拔萃。

後來司馬徽回到了潁川老家,龐統從南郡去探望他,到了司馬徽的家,見他還是在樹上採桑,龐統就對司馬徽說:“我聽說大丈夫活在世上,應該勇往直前,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怎能在這裡做養蠶婦人的事呢?”
菜根譚智慧:牢記這點,你的生活才會真正變得有趣味!司馬徽聽了,笑著說:“你只知道揀小路走能夠早一點到達目的地,但不知走小路容易迷路。伯成子告別諸侯,到野外去耕地,不汲汲於功名的榮耀;孔子的弟子原先住在用桑樹做成的門樞的屋子裡,卻不要高大的官邸。他們不向往奢華的生活,寧願過淡泊寧靜的生活。你應該知道像呂不韋那樣以奸佞手段騙得官位的人,或像齊景公那樣靠不正當手段擁有駿馬的昏庸君主,都是不足以誇耀的。”

司馬徽的一番話,讓龐統明白了人生的真味。人的一生不能只是追求功利,要遵循正道,只能擁有應該擁有的東西,如果苦心孤詣獲取不義之財,還不如甘於平淡的人生更有意義。可以說,司馬徽是個真正的高人,他為人治學,雖然飽受清苦,但同樣能有灑脫不羈的情懷,深得人生真趣。

歡迎閱讀大話新語,更多內容,敬請期待!​
菜根譚智慧:牢記這點,你的生活才會真正變得有趣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