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及格的「我是大偵探」,是新面孔下的彷徨嘗試

上週六晚,網絡綜藝《明星大偵探》反向輸出電視的《我是大偵探》

終於播出,整體上更像是一場“閤家歡”

不及格的「我是大偵探」,是新面孔下的彷徨嘗試

由於上星播出的緣故,節目本身的設置特徵發生了一些改變,對《明星大偵探》三季以來愛的深沉的粉絲們來說,這是意料之內的調整,卻還是不能令人滿意。

為了符合全民觀看需求,適應不同年齡的收視群體,第一期節目以“偷孩子”作案。以往常見的殺人事件、血腥“屍體”、小眾化犯案手法都沒有出現,整體給人帶來的刺激感有所缺失。

這樣的改編勢必令原粉絲們感到失望,分數直接掉到不及格。

不及格的「我是大偵探」,是新面孔下的彷徨嘗試

01

從《明偵》到《我偵》,上星是加碼還是限制?

三季以來,《明星大偵探》已經形成了獨具一格的推理手法,呈現出一檔特別的燒腦綜藝,大多數案件都受到粉絲們肯定。

這檔綜藝也是從一片空白開始,逐漸打造出自己的人氣,從一個房間分區設計場景到第三季開發實景,每一步都走的不是那麼容易。

打造實景之後,新推理案件果然沒有令粉絲失望,打造密道、玩轉超現實,《明星大偵探》已經把“腦洞”開出花來。

不及格的「我是大偵探」,是新面孔下的彷徨嘗試

《明偵》播出後彈幕的火爆局面

所以,它由網絡綜藝反輸電視綜藝才那麼令人期待,原班團隊製作使質量得到保障。與此同時,節目組也有了充足的資金,每期節目都打造新實景。

不及格的「我是大偵探」,是新面孔下的彷徨嘗試

可是,上星也意味著更多的限制,不能出現‘殺人報復、血腥暴力、恐怖元素,推理也受到每期時長限制,這就需要節目短小精悍中不失推理特色,又能照顧到電視觀眾能不能看懂。

《我是大偵探》播出之後,我們擔心的問題果然發生了。“有間客棧”打造了一間客棧實景,場景出色也掩蓋不了推理過程的薄弱。

節目的取證過程、推理過程明顯不足,並沒有出現特別逗趣的對話、也沒有豁然開朗的新思路,整體上就是一個“尬”

不及格的「我是大偵探」,是新面孔下的彷徨嘗試

02

新嘉賓尚未融入遊戲玩法,以戲多代替推理

“尷尬”的點在於,嘉賓變了,而且他們還沒有很好地磨合、融入。

《明偵》裡,蒐證達人鬼鬼、段子手撒貝寧、推理達人白敬亭等嘉賓早已依據自身特色樹立人設,並且在他們的對話行動來去之間,促進這檔綜藝取得如今的成績。

而如今的《我偵》裡,大多數嘉賓還處於“試玩”狀態,沒有很好地融入遊戲玩家身份,更不必說利用推理來製造笑點、放飛自我。

第一期節目的何老師、張若昀、吳磊都是《明偵》的老玩家了,他們的發揮尚且在線,但是其餘的嘉賓因為第一次玩這樣的推理節目,明顯勁使錯了地方。

不及格的「我是大偵探」,是新面孔下的彷徨嘗試

兩位女嘉賓的表演被網友稱為“戲精”,抒情的戲碼蓋過推理,讓遊戲變成了一部劇情片。如韓雪在《聲臨其境》裡演技大受認可,這次也入戲最深,為自己的情史而感動落淚數次。

不及格的「我是大偵探」,是新面孔下的彷徨嘗試

張天愛也是一樣,因為細節愛上了一個人十年,最終才發現愛的竟然是個女人,故在客棧門外借酒澆愁。

不及格的「我是大偵探」,是新面孔下的彷徨嘗試

這樣的戲碼本沒有錯,但是放在一個推理遊戲裡卻顯得不太對味,有《明偵》珠玉在前,觀眾更想看到正經嚴肅的推理和嘉賓之間有趣的化學反應。

不及格的「我是大偵探」,是新面孔下的彷徨嘗試

第一期讓人眼前一亮的是鄧倫飾演的“鄧冷漠”,冷漠的外表和比心功形成鮮明對比成為笑點。初次推理便展露潛力,推斷出衣服沾酸奶這一決定性細節,或許他也會靠實力成為下一個小白。

不及格的「我是大偵探」,是新面孔下的彷徨嘗試

作為嘉賓裡的“核心人物”,何炅承擔起了掌管大局的指責。很多關鍵時刻裡,新玩家尚且摸不著頭腦,他只好自己找線索拿到大家面前,再在大家瞠目結舌時找出機關教導大家,甚至自己推理出自己的作案過程,簡直令人心疼。

不及格的「我是大偵探」,是新面孔下的彷徨嘗試

除此以外,節目後期承包給了不同的公司,畫風也不太一樣了,對於老粉來說是一個需要適應的過程。

用《明偵》的套路打開《我偵》並不符合現實,以後的節目如果嘉賓融入遊戲、合理分配推理和劇情的份額、後期剪輯更加有趣,相信這檔綜藝可以打開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於臺播方式站穩腳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