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即将消逝的民俗,见证常山云高台上梁喝彩

文化之力量 使命之担当

常山文艺 山高水长


文:王有军

建造房屋和娶媳妇,俗称“做屋讨老婆”,是自古以来老百姓心目中的两件大事。

因此,房屋建成之后,选择吉日吉时“上梁”是必不可少的大事。人们认为梁安得正、安得稳、安得闹,才能兴旺家业。

致敬即将消逝的民俗,见证常山云高台上梁喝彩

云高台木结构建筑 陈勤幸

为宣传弘扬民间喝彩文化,推动“常山喝彩歌谣”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与发展,常山以“高云台”建筑上梁为契机,特地举行了一次隆重的上梁仪式,引发媒体朋友和百姓的热情参与。

致敬即将消逝的民俗,见证常山云高台上梁喝彩

民间座唱班表演烘托氛围 陈勤幸

上梁之前,唢呐、锣鼓齐鸣,整个场面热闹非常。

致敬即将消逝的民俗,见证常山云高台上梁喝彩

金盆洗手 王一群

喝彩师出场,净手,整冠。

致敬即将消逝的民俗,见证常山云高台上梁喝彩

献上供品 陈勤幸

致敬即将消逝的民俗,见证常山云高台上梁喝彩

恭请鲁班先师 王一群

一双龙烛照青天,照见天上鲁班仙,鲁班先师亲身到,带来伏义好帮忙。九龙头上放光芒,照见东南西北方。东山土地来送宝,西山土地来扛梁。上起中梁别无事,土地公公坐两旁。

致敬即将消逝的民俗,见证常山云高台上梁喝彩

烧香请神 王一群

福也!时辰正,正时辰,请出金梁对喜神。新造房屋朝南开,门前摆起鲁班台。一敬天来二敬地,二请鲁班下凡来。脚踏扶梯步步高,金斧响声透九霄。

致敬即将消逝的民俗,见证常山云高台上梁喝彩

赞梁 王一群

福也!讲此梁,说此梁,说起此梁根源长。生在何处?长在何方?生在昆仑山上,长在九龙头上。谁人赐它生?谁人赐它长?地母娘娘赐它生,露水娘娘赐它长。白天长得青枝绿叶,夜晚长得干粗根长。张良打马云中过,得见这根祭金梁。张良手用金斧砍,鲁班手拿尺来量。头截修了金銮宝殿,二截修了孔子学堂。只有三截不长不短,拿来做东家万代栋梁。


致敬即将消逝的民俗,见证常山云高台上梁喝彩

祭梁遣煞 陈勤幸

福也!我左手接金鸡,右手接金斧;此斧是把非凡斧,鲁班先师造此斧;此鸡是只非凡鸡,王母娘娘跟前报晓鸡。此鸡头上带起紫金冠帽,身上穿起五色紫毛衣,脚踏阴阳八卦,更报寅卯二时。打开鸡冠取宝血,鲁班弟子祭栋梁。鸡血点在东,代代儿孙做贵公;鸡血点在西,代代儿孙穿朝衣;鸡血点在梁中间,荣华富贵万年长。


福也!斧棒一尺八,赶走未来煞,口有二寸半,长有四角方。一百二十四位凶神恶煞,一打天煞归天去;二打地煞归地藏;三打凶神恶煞;四打逢山山过;五打逢水水流;六打逢山不可损害树木,逢水不可损害桥梁;七打房前房后不可停留。如果停留,鲁班先师赶到先斩后奏,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致敬即将消逝的民俗,见证常山云高台上梁喝彩

三位喝彩师登梯喝彩 李志强

致敬即将消逝的民俗,见证常山云高台上梁喝彩

左侧工匠边登楼梯边喝彩 陈勤幸

致敬即将消逝的民俗,见证常山云高台上梁喝彩

右侧工匠边登楼梯边喝彩 王一群

福也!脚踏楼梯步步高,荣华富贵起今朝。脚踏一层梯,一代子孙踏金阶;脚踏二层梯,二代子孙出宰相;脚踏三层梯,三神送上福禄寿;脚踏四步梯,黄金白玉入华堂;脚踏五步梯,五福临门家吉祥;脚踏六步梯,六六大顺人丁旺;脚踏七步梯,七位仙女配令郎;脚踏八步梯,八仙过海来捧场;脚踏九步梯,九家六眷福寿长呀!

致敬即将消逝的民俗,见证常山云高台上梁喝彩

升梁 陈勤幸

福也!手持金绳提金龙,金龙挂在半空中。摇头摆尾真威风,我问金龙归何处?金龙奔向紫微宫,龙子龙孙万代官。

致敬即将消逝的民俗,见证常山云高台上梁喝彩

东家用被心接宝(大馒头) 王一群

天上掉下宝,主人接的牢;一接大元宝,招财又进宝;二接如意糕,日脚步步高;三接香米棕,寿比不老松;上梁大吉利,福禄寿无边。


致敬即将消逝的民俗,见证常山云高台上梁喝彩

工匠师傅在屋顶抛梁 李志强

致敬即将消逝的民俗,见证常山云高台上梁喝彩

村民抢馒头祈求好运 李志强

抛梁馒头抛向东,日照东山四海红;寿比南山不老松,福如东海长流水;抛梁馒头抛向南,此地就是九龙盘;左边盘过右盘转,代代儿郎好做官;抛梁馒头抛向西,关羽骑马遇张飞;桃园结义三兄弟,戚邻和睦赛结义;抛梁馒头抛向北,房顶上面鸡鸡歌;金鸡只叫家中有,凤凰只叫状元归;抛梁馒头抛在中,代代儿孙做相公;四邻亲戚一色好,个个回家做富翁;年高老人接抛梁,富贵双全寿又长;幼龄童儿接抛梁,日里快大夜快长;种田伯伯接抛梁,五谷丰登名声扬;读书郎儿接抛梁,金榜题名官事扬;生意商人接抛梁,一本万利转还乡;媛主姑娘接抛梁,先嫁才郎后作人。

致敬即将消逝的民俗,见证常山云高台上梁喝彩

小孩在一旁观看喝彩 王一群

更多喝彩文化,关注柚石坊头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