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吹糖藝人奔走太行山30公里趕集 半天吹制300個“糖人”


一次偶然的機會在離縣城7公里遠的太行山農村集市發現了吹糖人。難道這裡還有吹糖人?不會?也許他是外地來到趕集的吧。抱著驚訝、好奇之心筆者對吹糖人經過了解採訪,才知道吹糖人是河北井陘縣天長鎮莊旺村李瑞庭。

河北井陘莊旺村是全國有名的藝術村、拉花村。過去不久的春節非遺拉花表演、祭河神,放河燈風俗活動就出自此村。1946年李瑞庭老人就出生在莊旺村,父親李根芳,就曾是民間製作宮燈、戲帽、鳳冠、翻花的上一輩藝人。伯父李樹芳,更是大名在外的是井陘縣拉花藝術傳承人。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巧合的是李老的岳父仇福禎,也是井陘縣知名老藝人。常年演唱西洋景,糖藝中捏糖人和糖畫,每逢佳節年會,就會受邀到縣裡和其他地方參加文化演出。 自小受到家庭藝術薰陶,李瑞庭在拉花表演、打擊樂方面都很出色。後來受岳父賞識,親自指導學習祖傳手藝吹糖人及糖畫,隨著年歲增長手藝更加精贊。圖為李瑞庭在試吹自己做起的笛子。


李老常常駕駛自己的“專車”到幾十公里外的集市或活動場地吹製糖人。2018年李老就受邀參加了北方祖山景區組織的民俗活動。而且特別受歡迎。一上午時間吹制300多個糖人還沒有滿足當地村民和遊客。 早上李老駕駛著他的三輪車走出家門開始他的吹糖之路。

一切由糖做,萬物憑嘴吹!李老熟悉的拿起一團麥芽糖馬上開始做、吹。吹糖者取糖後先要把糖均勻揉搓、拉扯成一個“氣袋”,拉出“氣管”,再根據經驗力度,凝固時間在約60秒時間內讓糖成型。圖為李瑞庭老人在合成“氣袋”。

一個“糖葫蘆”基本成型。

葫蘆成型後,繼續下一個吹制。

一件糖製品即將完成之時,為了讓糖加快凝固,還要進行嫻熟的“吹風”步驟。

一件龍造型作品即將完成,“吹龍點睛”後就是成品啦!

據傳,吹糖起源於漢唐,盛行於明清。祖師爺是劉伯溫。朱元璋皇帝為了皇位能傳下去,製造火燒功臣閣。劉伯溫逃脫後,被一挑糖兒擔子的老者相救,調換衣服後隱姓埋名,每天挑糖人擔換破爛。在賣糖的過程中,劉伯溫創造性地把糖加熱變軟後製作各種形狀糖人兒,小孩兒爭先購買。之後,許多人向劉伯溫請教學吹糖人兒,劉伯溫都教會了他們。 本圖為李瑞庭在祖山景區的糖車被大家圍的嚴嚴實實的場面。

2017年冬天,李瑞庭跑到距家36華里的良都集市吹糖。不僅在此,井陘縣城以及周邊的集市常常可以見到李老嫻熟製糖的身影。

祖山景區內兩位女士給孩子買好糖後向大家展示。

一隻“糖兔”活靈活現的在老人手中“開奔”。

擺在李瑞庭糖車上的各種形狀的糖製品。他說:一定把這門手藝傳下去。讓傳統悠久的民間藝術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目前李老已經在逐級申請吹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我們祝他早日成為名副其實的傳承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