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和領導說真話?3個技巧讓你把真相說得有水平!

不敢和领导说真话?3个技巧让你把真相说得有水平!

那麼,如何把真相說得有水平,讓領導聽了覺得很舒服,願意接受呢?以下,Enjoy:

不敢和领导说真话?3个技巧让你把真相说得有水平!

季度總結會上,老闆把人力資源部的五位員工叫到辦公室:

“這個月有27名員工離職,到底是什麼原因?還有,你們招聘的速度遠遠跟不上員工離職的速度啊!王經理,你是人力資源部的負責人,你說該怎麼辦?”

“員工為什麼離職,你心裡沒點兒數嗎?工資發放困難,福利幾乎為零。不好好搞業務,還總利用下班時間給員工培訓。你重用的那個人,所有員工沒一個不煩他的,真本事沒多少,溜鬚拍馬倒有一套……”

王經理好想把這些大實話一股腦地說出來。但是王經理在職場身經百戰,當然知道這些真話說出來的後果。

於是王經理打起了太極拳:“現在整體經濟不好,行業發展不景氣,非人力能改變呀。”

老闆順著王經理的話說:“希望各位同仁能夠和公司一起共渡難關。一句話,加油幹吧!”這個結果早在王經理的意料之中,知道自己根本改變不了什麼,繼續做個佛系HR吧。

01 因言獲罪,多說多錯

在狗年春晚小品《提意見》中,三位演員將現實中下屬說真話會導致的後果表演得淋漓盡致。

“提意見就是說領導不愛聽的話。”

“領導套路深。”

“藉著提意見溜鬚拍馬。”

“有什麼困難跟領導說,領導給你解決呀!我先去開會啦!”

“臉好看,事兒難辦。”

這些經典的話反映出現實生活中下屬提意見的難處。小品的結尾皆大歡喜,講真話提意見的下屬得到提拔,但是現實中,又有多少領導喜歡聽真話呢?

歷史上因說真話而慘遭迫害的人,大多都是忠君耿直之士。時任太史令的司馬遷就是因為說了句實話而險些喪命。

當時李陵自請五千兵馬前去阻擊匈奴,但是在途中遭遇單于軍隊的伏擊。李陵以五千兵馬,殺敵上萬,而漢軍的援軍卻久久不到,李陵被匈奴耗到彈盡糧絕,最後被迫投降匈奴,成為戰俘。

漢武帝對此事大為震怒,他認為李陵應該戰死,而不應做戰俘,遂下令誅殺李陵一家老小。朝中百官卻沒人敢出來為李陵說話,只有司馬遷說句公道話:李陵向來都是一個孝敬父母,寬仁待下,精忠報國的人,這次投降可能是無奈之舉,他心裡可能還想有朝一日能夠回到漢朝來。

司馬遷的說法是客觀公正的,然而漢武帝卻因此將司馬遷打入大獄,接下來的事,大家就都知道了。

明朝海瑞為官清廉。他曾對嘉靖治下的弊端進行毫不客氣的批評:“夫君道不正,臣職不明,此天下第一事也。

於此不言,更復何言?大臣持祿而外為諛,小臣畏罪而面為順,陛下有不得知而改之行之者,臣每恨焉。”據說嘉靖皇帝看完海瑞的奏疏後被氣得吐血,直接將海瑞送進了牢裡。

不敢和领导说真话?3个技巧让你把真相说得有水平!

不管在哪裡,不管在什麼時候,說真話都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真話在很多情況下,都是不中聽的話。

因為人們的思維容易出現定式效應,人們傾向於利用原有的方式解決問題,且會被困在這個思維裡,無法跳出。

尤其是在領導心中已經有一個答案主導著內心,下屬再去說不中聽的真話,肯定會引起領導的不滿。

更有甚者,一些領導即便心裡知道下屬說得都對,但作為領導也不願在下屬面前承認自己的過失,只能將錯就錯。

在《三國演義》中,赤壁大戰前夕,蔣幹盜書,曹操中周瑜反間計,誤殺水軍都督蔡瑁、張允。後曹操雖心知中計,卻不肯認錯,乃謂眾將曰:“二人怠慢軍法,吾故斬之。”眾皆嗟呀不已。

在職場上,許多領導抱怨,說真話的員工越來越少了,開會座談時讓員工發表意見,都是說一些不痛不癢的話,只有領導一個人在滔滔不絕。

如果你的團隊是這樣,那麼作為領導就要反思,你是否給你的下屬營造了敢講真話的氛圍,你的下屬講了你不愛聽的真話,你是否會記恨於他。

02 至少不要說假話

去年某高檔品牌在五一小長假前一個月,開始制訂小長假促銷計劃。老闆先提出一個方案,要將促銷地點選在青島市。

銷售總監看了方案後說,“青島並不是我們熟悉的城市,我前幾年在青島市調研過,五一長假期間,大約40%的高收入人群都會選擇去外地出遊,所以這不是一個促銷的好時期。

而且,即便是促銷,也不能選擇在酒店,而應租賃一個繁華區。”老闆聽完立馬把臉沉了下來說道:“你看哪個商場、酒店在五一期間不搞促銷?別人能做,為什麼我們不能做?”

銷售總監聽出了老闆的不滿,也不再多言,立馬笑著說道,“我這個調研數據可能也不準確,還是老闆您的想法要比我成熟。”

促銷結束後,財務部結算賬目,成本投入30萬,只銷售了10萬元的商品。老闆不再提起此事,銷售總監生氣地自言自語,“公司又不是我的,我操哪門子心?”

其實這位銷售總監說得沒錯,公司又不是他的,老闆的決定對與錯,無非是公司賺錢賠錢的問題,即便公司倒閉,大不了換一家公司照樣掙工資。但是他還是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只是老闆並不聽從他的意見。

很多時候,所謂講真話大概有兩個“特指”,一個是下級對上級,另一個是指出負面問題所在,也就是不那麼“好聽”的話。

無數案例表明,誰要是說了些招領導不愛聽的話,後果可是不堪設想,因為是領導掌握著個人升遷與否的生殺大權,如此,誰還沒這眼力見兒,非說真話和領導對著幹呢?

然而換個角度想,既然公司不是自己的,為何還要冒天下之大不韙,講出真話惹領導不高興呢?這就是中國人傳統的家國天下的正義思維。

雍正時期有一位諍臣叫孫嘉誠,因為鑄錢的事頂撞大司徒被雍正斥責。

可孫嘉誠卻說,我一介小小的京官,苦巴巴地熬著,到最後也能混個三品頂戴,衣食無憂,何必和大司徒翻臉,幾乎身陷不測之地。

不敢和领导说真话?3个技巧让你把真相说得有水平!

可是我這樣做得益的是億兆平民。死又有何可懼。這就是講真話的情懷。

即便你不幸遇上了一個不願聽真話的領導,最起碼也不要講假話。唐明皇李隆基晚期,沉迷酒色,對天下大事毫不知情。

楊國忠等奸臣卻一味粉飾太平,迷惑皇上,將大批講真話的忠臣陷害至死。最後導致安史之亂,一代王朝就這樣敗落下去。要知道,沒有大家安有小家。不論如何,至少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03 講真話也要有技巧

講真話,不意味著不分場合,畢竟領導的威信還是要維護的。不分場合地“開門見山”,也不見得就對工作有利。就像小品中說得那樣,講真話就像鬥地主,不能一開始就扔炸,萬一把自己炸傷了呢?

中國人的“面子文化”讓大家都覺得當眾被指責或揭穿是一件很下不來臺的事情,在職場上體現得尤為明顯,員工質疑和指責上級就等同於和權威作對,對他的個人職場之路來說將會產生巨大的阻礙作用。

其實,領導的心裡明白得很,他們最討厭自作聰明的人。有一點我們可以肯定,沒有一個領導喜歡一直聽假話,因為他們也明白自欺欺人最終一定沒有好結果。

那麼如何把真相說得有水平,讓領導聽了舒服,就非常重要了。

1.下屬要學會隱喻地表達

沒有領導喜歡被人劈頭蓋臉地狠批一頓,即使再有涵養的人也會不高興。或許我們都遇到過這樣的人,說話前要加上一句:“我這人實在,可能說的話你不愛聽。”

既然你知道別人不愛聽,為什麼不說一些既真實又讓人愛聽的話呢?好心辦壞事,這是職場大忌。比如你總對領導說你加班非常辛苦,領導會非常反感,認為你在邀功或者工作能力欠缺。

換個方法,比如說最近寫字樓一到12點就斷電,你還沒寫完方案就不得不回家繼續。這樣既沒有邀功的意思,也可以讓領導明白你的辛苦。

2.要學會迂迴地提醒

職場其實非常忌諱那種做事不過腦,橫衝直撞的員工,不思考一下前因後果就噼裡啪啦全倒出來。和領導說真話要懂得迂迴之術,即在肯定的基礎上進行否定。

比如領導總會和員工談話,問一下員工對公司有哪些意見。即便公司問題重重,也不要帶著批判的語氣全部抖出來,因為你所知道的問題,領導可能早就知道。

而且你的真話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否認領導的能力。但問題又不能不說,正確的做法是先做出肯定的表態,指出領導的大方針沒有問題,再提出細節之處有一點小意見。

類似這樣的方式,領導一定樂於接受,很多時候,領導不是討厭真話,而是討厭拆臺。

不敢和领导说真话?3个技巧让你把真相说得有水平!

3.要注意留白的輕描

留白說話得罪人的問題不在於“真誠”,而在於“絕對真誠”。幾乎沒有什麼親密關係可以忍受毫無保留、完全的暴露。這時你需要“留白”,不該說的不說,需要“輕描淡寫”,該少說的少說。

那些不必要、無用、傷人、煩人的真話,說出來將會是致命的。不加區分的真相帶來的痛苦其實和露骨的謊言一樣多,因為講真話的人如果不尊重他人的感受,是具有巨大殺傷力的。

除了說話技巧之外,帶著解決方案來說真話也非常重要。不要只是指出問題而不給出解決建議。

領導每天會收到各種反饋,告訴他這裡需要改進,那裡需要完善,但是這種只會指出毛病卻無法拿出解決方案的人太多了,說到底這樣只會給領導徒增負擔,其實是一種非常討人厭的行為。

在說真相之前,你需要的是:收集問題的各方面資料,保證其真實性。列出解決問題的方案,並附有具體方案例證。儲存2-3個備選方案,同時指出每個方案的後續影響。

作為下屬應該明白,領導不是討厭說真話的員工,而是討厭不懂說真話的員工。此外,作為領導,也要有容人的雅量,即便下屬說了一些不中聽的真話,也要相信他一定是出自好意。

所以,在你每次和下屬談話之前,請先問自己一句:你確定要聽真話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