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過分重視孩子智商,而決定未來成就更重要的是“專注力”

我們經常發現,學習好的孩子都有非常好的專注力。無論是在上課學習,還是體鍛興趣的訓練過程中,他們都不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和干擾。

專注力是外界信息和知識進入孩子大腦的一扇有效的大門,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具有良好的專注力,無論做什麼都能夠善始善終、有序高效。長大以後的自學能力和堅毅態度也會高於普通人。現在社會需要培養孩子們在某一個固定專業裡鑽研學習,只有擁有高專注力的人,才能高度聚焦目標任務,排除困難,不斷迎接挑戰。

很多家長過分重視孩子智商,而決定未來成就更重要的是“專注力”

但是很多家長都會發現,孩子的專注力容易“跑偏”,平時看電視和平板電腦的時候一看就是一個多小時,那叫一個入迷;給他玩玩具、看繪本的時候,就一會兒又沒興趣了。

其實這是“主動注意力”和“被動注意力”的不同。孩子在看視頻的時候,接收到的都是高亮度高彩度的動畫,這些都屬於高強度刺激,屬於“被動注意力”。孩子一旦習慣於接受這類的視覺聽覺刺激之後,就會對其他的事物不敏感。看書、玩玩具、學習時“主動注意力”就會收到影響。

很多家長過分重視孩子智商,而決定未來成就更重要的是“專注力”

我們應該如何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呢?有以下6個方法:

1.三歲之前少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每天最多不超過20分鐘。研究表明,三歲前的孩子看電子產品每多1小時,7歲以後的專注力就會下降10%。孩子在玩玩具、看書、遊戲的時候,能讓他在安靜的環境下完成,不要一邊還上演著很有吸引力的電視節目,這樣孩子的注意力就不容易分散。

2.有規律的作息習慣和平穩的情緒,有利於大腦發育,提高專注力。給大腦一個放鬆健康的狀態,也是專注力培養的必要環境。並且一天24小時中,早上精神是最好的,這時孩子的注意力也最容易集中,因此可以在早上多安排一些孩子需要專心才能做好的事。

3.提升孩子各個感官的能力。專注力主要集中在視覺和聽覺,但是不僅限於這兩種感官;人類的感官還有嗅覺、觸覺和味覺。孩子可以通過和父母的親子互動,玩一下蒙上眼睛用手摸,猜玩具;或者用鼻子聞的方式猜猜是什麼水果。積極調動孩子視覺和聽覺以外的感官來加強對大腦對應區域的刺激,從而提高專注力。

很多家長過分重視孩子智商,而決定未來成就更重要的是“專注力”

4.在孩子玩玩具、看書或做手工等活動的時候排除其他的干擾源,比如電視、手機等,也儘量減少人際互動。如果孩子正在不亦樂乎的做手上的事情,這時家長儘量不要用其他的事情打擾他,儘量讓他延長專注時間。

5.單一任務和清晰的指示有助集中注意力。孩子在還沒有鍛煉出高專注力的時候,儘量一次只執行一個任務,讓孩子全情投入到這個任務中,朝著一個目標激發積極性和動機,使孩子有執著的追求和堅持。

6.家庭標準、規則要統一。試想如果孩子在做一件事的時候,爸爸說可以,媽媽說這怎麼行,那孩子一定會產生疑慮和無所適從的感覺。這種干擾也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不利於培養專心的習慣。

很多家長過分重視孩子智商,而決定未來成就更重要的是“專注力”

孩子的注意力維持度、時間長度,隨著年齡的也會逐漸增長,比如:3~4歲為15分鐘,5~6歲為20~30分鐘。爸爸媽媽們可千萬別過高要求孩子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