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想要過怎樣的人生?——讀《思想者》有感

你到底想要過怎樣的人生?——讀《思想者》有感

文/學峰

生,不是問題,活,不是問題,生活才是一個問題。每一天的生活累積起來,就組成了人生。

過一個什麼樣的人生?可能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都有自己不同的人生。但是毋庸置疑,沒有思考過的人生肯定是盲目的,更有可能是錯誤的。近日,讀了管理學大師查爾斯漢迪的自傳《思想者》,深受書中很多觀點啟發,對生活對人生有了很多新的認識。

作者認為好的教師只管講故事、提問題,而尋找答案則是學生們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教師只能指點方向,給出建議。這是我喜歡的書寫方式,作者沒有把自己當成聖人或大師,而是很平等的給出建議,指明方向。他讓我們探究人生究竟意味著什麼,儘管每一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但是唯有這樣,人生才有意義。

作者提倡讓我們從人生經歷中去學習,學校學到的東西一般都很膚淺,實用價值比較小,唯有在工作中在社會中的實踐中,才會學到真正有用的本領和能力。當然,他還是告訴我們:光有經歷還不夠,你必須對自己的經歷加以思考。

人的一生要扮演很多角色,要有很多段不同的人生,所以那種想在一個組織裡終老的想法過時了,他提出了組合式工作者。這個新名詞讓我明白,人生有很多種活法,不一定非得要在一個組織裡終老。可以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活法。你可以不必依賴一種收入來源,你可以創造很多別的收入,成為一個組合式工作者,為自己打工,去實現自己的人生追求。

最好的生活是適合我們性格的生活。這話說的很好。我們必須找到適合自己,自己還感興趣的工作,我們才會獲得美好的生活,獲得幸福。而向人生妥協,向金錢低頭,只會讓你浪費大量時間。當然,人不可能很早就知道自己喜歡幹什麼,該幹什麼,這需要不斷地行動、實踐、質疑、再次行動,你才能發現自己是誰,是什麼樣的人。

人生伊始,結局就定了大半,對於這種必然,你是無能為力的。我們的出身、環境、父母,決定了我們人生的大部分事情,並且還無法改變。當然,我們還是有自己的選擇,選擇在這樣的環境中做出怎樣的人生,換句話說:最終做一個什麼樣的人,還是由我們自己說了算。

漢迪認為,最好的學生大多都是搞歷史出身的。我也是最近才明白歷史的重要性,也開始對歷史感興趣。因為我發現那些偉大的人物都很喜歡看歷史書,從歷史中吸取經驗教訓。並且歷史真的很有趣。

漢迪認為:沒有什麼理所當然的觀點。這和馬克思的懷疑一切異曲同工,都是奉勸我們對一切要積極地思考,變成一個習慣性懷疑論者。的確,思考的本領是一個人才必備的本領,思考也是有創新有成果的必須途徑。無論從事任何行業,做任何事,如果會思考,一般都可以做的很好。柏拉圖筆下的蘇格拉底是個偉大的質疑者,他不停地發問,不停地探求潛在的假設。

漢迪的書中還有很多中庸思想,比如他認為財富是個中性詞,即不好也不壞,邪惡與否,完全取決於人們用錢去幹什麼。由此生髮出去,我認為,包括財富、金錢、名聲、官位等等,其實都是中性詞,不好與不壞,好壞與否,完全取決於你用這些去幹什麼。所以人們追求這些東西,從某種角度來說沒有任何毛病,只是要明白你追求這些東西是為了什麼,是去幹什麼。

我們人生的任務,就在於充分利用我們做人的這一輩子。他說,每個人都可以成功。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是美國生活方式的三大基石。這並不是號召人們自我放縱,而是號召所有人充分利用自己的人生。是的,人生只有一次,我們必須抓住這寶貴的一生,把我們的一生過得有聲有色,至少,不虛此生。

他說:或許人一生裡總會有段精力充沛、渴望冒險、野心勃勃的時期,過後,才能懂得反省,獲得自知之明。但是,我們的很多寶貴時間都因為太過年輕而虛擲了。在年輕的時候,實在有太多叫人分心的事情了。這簡直就是在描述我,我從十幾歲開始,野心勃勃,充滿理性,想要做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可是後來被愛情、閒情野趣以及自身的惰性消磨掉了,至今我還是一個平庸的人。當然,我現在開始懂得反省,懂得思考,懂得什麼是我真正需要的,懂得了自己是誰,我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也許這就是年輕的代價換來的高貴經驗。

漢迪的話,絕對是一個過來人的話,他經歷坎坷,做過很多事情,後來對人生又有自己的思考,才會有如此寶貴的經驗。

你到底想要過怎樣的人生?——讀《思想者》有感

漢迪認為:比起刻苦鑽研,談話和爭論讓我懂得更多。的確,我發現自己成長最快的時候,就是和蘭子在一起得時候,他是我一個亦師亦友的朋友,我們在一起就是聊天,每每都有寶貴的思想產生。而當我一個人讀書學習寫作,說實話,獨創的思想太少。

漢迪的書幫助我理清了未來人生的意義,減少對他人讚許的依賴,重新把生活重心放到幸福上,以及培養與親朋好友之間的情感上。這是多麼重要的人生意義啊。未來人生的意義、減少對讚許的依賴、追求幸福、培養情感,這才是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情。

漢迪的人生抉擇讓我醍醐灌頂,他說:如果你所有的人生嘗試都進展順利,那你可能根本不曾盡力鞭策自己,要是你膽子再大點,你可能會過上更精彩的生活。目前,人們大多追求安穩,很少追求卓越,追求自我實現。他連發三問:你想幹什麼?你喜歡它嗎?你擅長它嗎?這對我們的職業選擇,關鍵時期的抉擇會有很好的作用。我們只有一生,我們該怎麼過,是在溫水中讓我們慢慢變老,以至死去,還是可以有不同的人生。

可以說,從某種程度而言,漢迪都不是一個安分的人,在哪個地方都不會幹一輩子,當他發現這個地方已經沒有什麼成長價值的時候,就勇敢的辭別,這是漢迪的勇氣,也是我需要學習的。

漢迪的一個觀點深的我心,他說:如果你真的想要精通什麼事,那就教別人試試看。這和我的一個觀點:想學好一門課程的最好方式就是去教這門課程。所以,我要當一個老師,想學什麼就去教什麼。

漢迪說:運作任何事情的關鍵都是找到合適的人,第一印象有時靠不住。這就說明人才的重要性,但人才不是學歷不是長相,而是能力和經驗,再加上反思。經驗加上反思,才是最重要的知識。從這種角度看,正規教育真是一種浪費。

作為一名教師,漢迪的話讓我為之一振。他說:不管你承不承認,以行動或語言種下金種子,是你能為其他人所做的最令人愉快,甚至也是最重要的事。

漢迪說:個人自由同樣暗示著個人對自己的命運承擔責任。這就是說:自由是和責任捆綁在一起得。所謂自由,不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意思,而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我們將來的生活基本上全得靠個人努力,所以,自由等於責任。依靠個人努力過上優越的生活,是受上帝讚賞的。

記住,漢迪說:未來是我們創造的,只要我們真的願意做,一切皆有可能。

如果我們太依賴他人的意見,最終會把對自己生命的控制權交給陌生人。根源就是我們的懶惰。我們喜歡在一個組織裡終老,也是出於安全感的考慮,或者說是一種懶惰,我們放棄了生命的無限可能性。

當然,漢迪也看到,當今時代:功利主義戰勝了哲學,生存的必須限制了我們的視野。在旅途當中,我們光顧著注意下一步的安危,卻忘了留心道路通往何方,我們不曾四下打量,看看自己到底錯過了什麼。我們大部分人都是這樣,跟在別人的後邊走,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漢迪認為,一個優秀的領導者,既需要自信,也需要謙卑。就是勇敢的承認自己也會犯錯誤,這其實也是一種自信。敢於擔當,也敢於承擔後果,是一種自信的表現。

漢迪給我最大的啟發也許就是對人生的重新定義和思考,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我們為之努力的一切其實也許毫無意義,而那些我們真正需要的卻被我們丟擲一旁。

一個年輕人說:我們擁有的不是事業,我們擁有的是人生。以前我一直把人生和事業混為一談,至少覺得差不多,現在我知道了人生和事業是大大的不同,我們追求事業以為就是人生,其實那只是人生的部分而已。

漢迪說:考慮開始新的生活、從事新的工作、尋找新的興趣,最合適的時機也是在一切順利的時候。這其實就是告訴我們要居安思危,不要溫水煮蛙。如果你感到完全的舒適,對生活和工作掌控自如,那你可能就會陷入錯誤的幻想之中。這也是非常危險的。

漢迪的組合式人生對我來說,是一種很好的啟發,儘管這個思想提出了很久,可是直到今天這才變為現實,這是一個非常適合組合式人生的時代。我們需要嘗試不同的工作,並且有可能同時做很多事情,尤其是那些個人工作者,組合式人生非常有意義。

當然徹底的組合式工作,需要一定的資本,冒險的資本,尤其是資金和經驗,換句話說,過組合式生活是需要冒險的,需要付出代價的,一定要做好足夠的準備。並且有時候,需要我們做一些無聊但是能夠付賬單的工作,為了從事有趣的工作,我們需要稍微墮落一下,這是安排組合方式的一種形式。

比如,我想靠寫作為生,但是一開始我就必須做一些別的工作讓自己能夠生活。其實從某種程度來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組合工作者,我們既需要工作,又需要學習,還需要家庭工作,可以說我們都是組合式工作者。所以組合式工作的理念適合所有人,即使是沒有工作的人。這就需要一個平衡,組合式的平衡,工作的平衡。如何在工作、家庭、健康、休閒中找到平衡,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理念。

的確,人應該得到自由,按照適合自己的方式安排生活,尤其是到了中年以後,我們應該做自己的主人,減少工作量。

因為,人的一生是有限的,我們要抓住這轉瞬即逝的生命,創造出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事業,就像那些偉人所做的那樣,我們必須不虛此生。不可為了保障,碌碌無為的忙碌一生,卻沒有什麼值得回憶的事情。

作者表達了對組織的憎惡,他說:章程條例和上下等級是組織的骨頭,人脈關係和政治手腕則是他們的血液。是的,組織能夠提供保障,同時也限制了自由,也許我們可以脫離組織。他說:要勇敢,現在就開始你的新生吧。

作者有一句話很經典:授人者乃教己。這句話說得非常好,我們不是在教育別人,我們是在成長自己,教學相長,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自強,其實我們是在成長,磨練自己,有了這種理念,我們的教學以及我們的思想,都會飛速提升。

有些事情的確毫無道理,但是我們可以思考面對這樣的事情我們該做什麼樣的反應。這就是在刺激和反應之間,有一段距離,我們可以利用這段距離,做出自己的選擇,我們有選擇的權利。我們改變不了事情,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

這本書不但告訴我們工作的方式,其實也在告訴我們生活的方式,比如,他提倡在早晨冥想、禱告或者到大自然中去散步,我覺得這真的非常好。讓我們掌控自己的生活,平衡自己的生活。藝術來自自然。

其實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解決好自己的問題,找到自己生存生活的意義和價值,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換句話說,本質上,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哲學家,哲學是每一個人必做的科目。

做人要真實,不可虛偽,不可委曲求全,這樣對誰都不好,而且我們不能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所以,不要主觀臆斷,不要想當然。對別人友善,但不是對所有人都有求必應。

言論自由是天賦人權,但是當你的薪水握在別人手裡,再指望言論自已實在不太明智,最好的辦法就是脫離組織。或者凌駕於組織之上,比如著名學者熊培雲,一開始脫離組織,當自己達到一定高度,組織就會向你投降,或者招降你。

當你一旦脫離組織,也許就能做真正的自己:我真心相信什麼,我就說什麼寫什麼,我要做自己想做的人,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只為那些我尊重的人工作。自由,尤其是心的自由,是多麼的重要。

漢迪給我很重要的啟發就是可以過一種組合式的生活,寫出幾本書,讓自己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然後靠演講賺錢。這樣非常好,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作者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問題:自由誠可貴,但是自由是為了什麼?作者認為自由地過自己的人生比追求自己的事業更為重要。

的確,當我們有一天開始無法認同別人為我們安排的優先考慮的事情,受了別人的利用,甚至是你並不尊重的人的利用,完成我們不認同的目標,這是生活中最讓人不安的事情。

為了擁有需要的東西,讓自己陷在痛恨的事情裡無法脫身,這就成了得不償失的交易。而漢迪的父親則有不同看法:你應當做你覺得應該做的事情,不要考慮報酬,錢夠用就可以了,如果錢不夠用,就節衣縮食好了。

是的,這也是一種很好的理念,只是在當下很難做到。最好是,既能夠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還能夠賺很多錢,足夠多的錢。(欠抽的夢想)

是的,我們必須搞清楚:我們真正重視的是什麼?我們希望如何界定自己,希望他人如何看待自己——對這些問題,我們必須坦白、誠實地去面對。

漢迪說:沒有標準,選擇太多隻會徒增壓力。這話說得太好,現代社會就是這樣,選擇太多,就造成了選擇的困境,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了。

當然,本質上這不是因為選擇太多,而是自己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需要什麼樣的,需要多少。不能準確的定位,才是我們有壓力和盲目的原因。

漢迪認為,這個時候,哲學就能夠幫上忙。所以,其實每一個人在人生中都是需要哲學的。哲學是什麼?哲學就是告訴我們:你是誰?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從哪來,到哪去,給自己定好位,明確自己的方向,過一種怎樣的人生,生活的重心是什麼。這就是哲學,非常實用而具體,但是大多數人都對哲學敬而遠之,對我們人生這個最重要的課題置若罔聞。

時間管理很重要,我們必須對時間安排有一定的自我約束能力。漢迪的時間安排就是:寫作讀書是研發部門,演講和講座是產品部門。

有時候,年齡並不一定代表智慧,他們並不總是知道答案。後來隨著經歷和智慧的增加,我發現所謂的官方或政府也不靠譜。所以,獨立思考很重要。所以,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作者還對當今的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興趣對學習乃至於工作都非常重要,只要有足夠的金錢維持生活,就要把興趣置於金錢之上。

他強調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說學校固然重要,但是家庭更重要,什麼樣的家庭就會養出什麼樣的孩子。他強調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寬鬆、自由、自然、和諧的環境。他說無論是家庭還是學校,都應該開設哲學課,不是讓大家去學那些哲學大師,而是通過討論等手段,讓大家學會獨立思考,學會如何生活。孩子真正的教育在家裡,在你忙著過自己生活的時候。

你到底想要過怎樣的人生?——讀《思想者》有感

漢迪還對婚姻和家庭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說一個人最好弄明白結婚之後會碰到什麼情況:家務事,全都是些家務事。找一個愛人,必須要了解對方的家庭,我們是什麼樣的人,遺傳基因決定了一大半。他認為不要把激情和身體吸引當做長期關係的基礎,要找一個成為最好朋友的人。

他打趣地說:我正在經營自己的第二段婚姻,只不過妻子是同一個人。他說:維繫家庭並非易事。家庭需要一種平衡,兩個人不僅是結為一體的夫妻,也各有獨立空間,在這種情況下,婚姻是最美滿的。當孩子也成為你的朋友,這時候你才知道這才是親密無間的一家人。

家庭很重要,但是也需要營養。溝通至關重要,否則懷疑和嫉妒會在沉默中瘋長。漢迪給我啟發甚至讓我有些嫉妒的就是:他們抓住每一個進行家庭聚會的機會,只要是能讓大家聚在一起大吃一頓的藉口就行。因為,常在一起吃飯的家庭長長久久。他總結說:跟家庭比起來,生活裡其他的部分都變得毫無意義。只有家,是我碰到的最大幸運。

對漢迪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思想和如何表達思想,思想來自寫作,如何表達思想就是演講。演講和寫作構成了他工作生活的全部,還好,這都是他熱愛的事情。

他強調了信任在組織裡的重要性,信任要考努力去爭取,而且對方對你有多信任,取決於你對他們有多信任,信任很脆弱,一旦失去,很難重建。他認為,如果組織更認真地對待個人,會更容易實現自己的目標。所以,他說,企業家必須成為哲學家。

漢迪的一個觀點讓我很震撼,他說:只有接受過去並超越過去,國家才能夠前進,如果它無法面對有關自己的真相,只會再次陷入老問題。

他讓我們思考:想象一下自己到了人生最後一天該如何評價自己的人生。是的,當我們回首過去,會發現,很多現在佔用時間和精力的事情,從長遠來看其實毫無意義。如果我們去世了,我們的親人和朋友會選擇怎樣的悼詞?他們會怎麼評價我們?思考一下。我想,這些問題,似乎是一個終極的哲學問題,也是我們每一個人必須認真思考而且需要真心面對的問題。

我們曾經的一切成就都會煙消雲散,組織也會很快忘記我們。我們到底想在身後留下什麼?又為了誰呢?我們想留下什麼樣的個人遺產呢?我想,這都是每一個人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所以,作者建議,越早給自己定下目標、定好自己的墓誌銘越好,不要在臨死的時候才後悔選擇了錯誤的人生之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會越來越清楚,我們應該重視誰,我們應該過怎樣的生活,因為我們看清了真相。

他告誡我們,要去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並且堅持不懈,即使是不是很成功,但是隻要從事這個活動本身能為他帶來快樂。

所以那個從來不出名的作家約翰是我的榜樣:對他來說,寫書和賣書本無聯繫,寫書不是為了賣書,寫書本身似乎就是最好的回報。如此一來,他得以從最純粹的目的出發來寫作:向自己解釋這個世界。他寫作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從事這個活動本身能夠帶來快樂。

漢迪給我的思考和啟示實在太多。建議大家去看他的傳記《思想者》。

最後,就用作者引用的伏爾泰的話結尾吧:雖然我做的事是多麼的微不足道,但是我去做這件事情本身,卻是無比重要。

你到底想要過怎樣的人生?——讀《思想者》有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