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最出名的一首詩:同行才是赤裸裸的仇恨

《水滸傳》最出名的一首詩:同行才是赤裸裸的仇恨

《水滸傳》裡,除了高唱“爺爺生在天地間,不求富貴不做官”的山歌,也有不少能詩會文的英雄。

頭號人物宋江,就是這樣一位愛舞文弄墨的英雄。《水滸傳》裡說他“刀筆精通,吏道純熟”。這裡的刀筆,說的是公文之類文章,就像我們今天領導身邊善於寫報告、寫總結、寫演講稿的同志,要想寫好此類文章,不光光是要善於領會領導意思,也需要很好的文學涵養,至少在報告中夾雜幾句古詩詞,立即能讓領導顯示自己的文化,這樣的同志還是很吃香的。

宋江在《水滸傳》裡一共寫了八首詩詞,他最出名的一首,也是整本《水滸傳》流傳最廣的一首,是酒後在潯陽酒樓牆壁上寫的一首《七絕》。

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漫嗟吁。

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這首詩翻譯成白話文是這樣的:

我的心啊,還留在山東,可我的人啊,偏偏在東吳。

身世漂泊啊,如風中的蓬草,面對著大江大海,我唉聲嘆氣。

別等我乘風而起,直上雲霄的那一天,到了那一天……

連黃巢我都不放在眼裡。

黃巢何許人也?唐朝著名的“反賊”,現在教科書裡著名的“農民起義領袖”,史書記載,黃巢的士兵靠吃人充當軍糧,十萬多士兵每天吃人3000餘,乃至於有傳說:“黃巢殺人八百萬,劫數難逃”。

說起來,宋江和黃巢是同行。

雖然寫詩的時候,宋江還沒有上梁山,但已經犯下命案,被晁蓋接上過山去,用頭把交椅留他,想造反那是分分鐘的事。

在宋江眼裡,他看不起晁蓋只知道“做賊”的行為,甚至看不起黃巢這樣的“大賊”,人家怎麼說也是當了幾天皇帝的。

宋江想的是“曲線救國”,做賊不是為了做賊,而是做了賊之後,才有資本當官。

這些想法,他一開始是不會跟晁蓋說的,但是在他酒醉之後,就把這些心裡話寫出來了:“敢笑黃巢不丈夫”。

在做賊這條鄙視鏈上,宋江自認為站在了頂端。

可惜啊,這首詩被另一位同行見到了,差點沒把宋江給整死。

這位同行就是軍營裡的小通判黃文炳。

所謂通判,就是一個幫著大老爺掌管錢糧、訴訟的小官吏,級別上跟宋江的押司差不了多少,管得事情也有類似。

當看到宋江的詩,再瞭解宋江這個人的時候,黃文炳又站在了鄙視鏈的頂端,他說:“我也多曾聞這個 名字,那人多管是個小吏。”

首先從級別上就看不起宋江,再結合那首“反詩”,立即上報知府,將宋江捉拿了要殺頭,幸得梁山好漢劫法場,救下了宋江性命。

宋江脫險後,夥同眾好漢殺了黃文炳一家,將黃文炳綁在樹上割肉掏心,下場也是悲慘。

自古以來,得罪同行得下場,估計黃文炳是最慘的。同行下手,也是最重的,因為同行之間,才是赤裸裸的仇恨。

《水滸傳》最出名的一首詩:同行才是赤裸裸的仇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