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人“飛天”之前,美國決定先把一隻黑猩猩送上天試下

20世紀60年代前後,美國、蘇聯為了爭奪世界霸權,除了在地球上進行瘋狂的軍備競賽外,還在人類尚未能觸及的太空進行了對峙,在那個科幻小說火爆的年代裡,兩國都試圖證明自己能夠帶領人類面向宇宙,是人類的未來。

派人“飛天”之前,美國決定先把一隻黑猩猩送上天試下

其中因把人送上太空是人類跨進宇宙的第一步,因而“送人上天”成為了那時美蘇最核心的爭鬥焦點。美國、蘇聯的“宇航局”爭分奪秒的研發,只求搶先把人給送上太空去,奪個“為國爭光”。

而考慮到人類沒有“太空生存”的經驗,所有飛行器的艙體設計也都只是按科學家的“奇思妙想”而製作,其到底能不能適應真的太空環境是未知數。因而美國並沒有選擇一上來就直接送人“上天空”。

而是跑去動物園挑選了約40頭黑猩猩,其中就有未來的黑猩猩宇航員“漢姆”,漢姆出生於非洲喀麥隆,成長於佛羅里達州某動物園。

派人“飛天”之前,美國決定先把一隻黑猩猩送上天試下

在被選中的日子裡,黑猩猩們受到了嚴格的條件反射訓練,譬如看到藍燈閃爍後,在5秒鐘內撬動特定的槓桿。科學家們希望通過這樣的訓練,讓黑猩猩們能夠完成簡單的儀器操作。

使其遇到地球指揮部無法及時控制的突發事故時,能夠自己救自己的命,同時保證飛行計劃不會徹底失敗。最後經過嚴格的訓練篩選,黑猩猩“漢姆”從眾多同伴中脫穎而出。

成為了一名黑猩猩“宇航員”,它於1961年1月31日乘坐Mission MR-2號火箭飛向太空。以跟人類近乎相同的身體結構去試試太空到底是什麼樣子的,解決人類現有技術能不能在太空生存的問題。

派人“飛天”之前,美國決定先把一隻黑猩猩送上天試下

然而遺憾的是“漢姆”的飛行並不是特別的完美,由於推送火箭臨場發生了不可挽救的問題,“漢姆”所在的太空艙僅飛行了16分鐘39秒就栽進了大西洋,其沒有完成“環地球軌道”飛行的目的。

但好在太空艙被發現時“漢姆”還是活蹦亂跳,如此一來間接的證明了美國科學家制造的太空艙是可以適合人類在太空生存的,且能夠把人安全的送回地球。

1961年依靠“漢姆”事件帶來的經驗,科學家研發出了“自由7號”宇宙飛船,並在當年5月15日由宇航員艾倫·謝潑德駕駛,從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卡納韋拉爾角升空。

在距地球185公里處飛行了約5分鐘,然後安全平穩的降落在太平洋海域,完成了美國人的首次太空飛行。

宇航員”黑猩猩苦難飛天史思維 - 《晚報文萃》 - 20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