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這點,失眠自然就好了

做到這點,失眠自然就好了

《朱子治家格言》系列文章 之四

做到這點,失眠自然就好了

做到這點,失眠自然就好了

“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

龐先生:“晨則醒,昏則定”,這是古人的生活習慣。什麼叫“昏”?中國百分之九十的字都是形聲字,獨體字只佔了一小部分。比如“昏”,上面是“氏”,下面是“日”,上面代表的是繁衍,下面代表的是時間,物物交合才能繁衍後代。

在人講“婚”,在禽獸講“媾”,在植物講“種”,講的都是一種生命的繁衍。“昏”後來代表了日升日落,事物之間生死休憩的關係。代表的是天時的變化,與“明”是對句。“天亮曰明,日落曰昏。”“昏”指的是太陽在地平線之上,落到地平線之下就叫“夜”了。

做到這點,失眠自然就好了

“既昏便息”,“息”不是指睡覺,自心為息,自心感受的一種狀態。自觀其心,其名曰息,“休”是暫停的意思。所以說“休息”跟睡覺沒有關係。太陽要下山了,人不要再辛力狂奔了,不要再焦慮了,這時要把萬事放下,自審其心。


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現在的抑鬱、焦慮、偏頭疼的病根本就不會有。佛家把這種情況叫“心狂不歇”,心狂躁的無法停止了,這樣的人就離死不遠了。

做到這點,失眠自然就好了

有很多人讓我給他們講養生,要想做到真正的養生,四個字就行了——“夢穩心安”。這四個字做到,養生就做到了。

現在大部分人是睡不好的,為什麼?因為你虧欠了太多人,虧欠過程中會產生焦慮,但是現在社會認知發生了轉變,所以你好像是心安理得了,但實質是一樣的。養生就是別欠人家,欠人家,無論你吃什麼都好不了。

做到這點,失眠自然就好了

虧欠是萬事之基,如果有虧欠的情緒在,是休息不了的。真正能夠正觀自身的人才能做到“息”。太陽落下去的時候,就要做一些閒散、放鬆的事情了,不要想亂七八糟的事情了。

前兩句講的雖然是家業,但跟人心是有直接關係的。止停之象就是休息,但是我們現在大部分人都做不到了。

做到這點,失眠自然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