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中已重掌物美,顧雛軍還能拿回科龍電器等5家上市公司?

顧雛軍名下曾掌控20家公司,但絕大部分企業已經吊銷。

張文中已重掌物美,顧雛軍還能拿回科龍電器等5家上市公司?

6月13日,顧雛軍虛報註冊資本,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挪用資金再審一案在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大法庭公開開庭審理。此前的5月31日,物美創始人張文中已改判無罪,並依法返還追繳的罰金和財產。這份好運氣能否傳遞給顧雛軍?

顧雛軍是格林柯爾系的創始人,巔峰時旗下曾控制科龍電器等5家上市公司。2004年8月,轟動一時的“顧郎之爭”爆發,導致顧雛軍的命運發生重大轉折——2005年7月,科龍電器被證監會立案調查,顧雛軍被拘留。2008年1月,顧雛軍鋃鐺入獄。2012年9月,顧雛軍提前出獄,並走上了為自己翻案之路。

張文中已重掌物美,顧雛軍還能拿回科龍電器等5家上市公司?

換言之,顧雛軍與證監會對簿公堂並勝訴,也成了其翻案之路上的重要節點。

作為曾經在資本市場叱吒風雲的“家電梟雄”顧雛軍能否成功翻案受到各方廣泛關注,他若成功翻案,能否重新拿回科龍電器等5家上市公司就成了下一個焦點,或顧雛軍還能有何資本東山再起?他曾表示,將來未必會再進家電領域,但一定還會在製造業發展。

業內人士表示,由於要翻案涉及方面較多,外界並不看好。若是顧雛軍此次翻案失敗,“我感覺他會繼續上訴,他東山再起也是有可能。”畢竟,他有著較好的資源、成功的經歷。

重掌上市公司?

6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再審顧雛軍案。在此之前,最高人民法院已經再審張文中案,並改判無罪。這也讓顧雛軍能否翻案迅速成為輿論焦點。

1959年,顧雛軍出生於江蘇揚州,曾於供職於熱能研究所,隨後發明了“顧氏製冷劑”。顧雛軍於1989年下海經商,赴英創立格林柯爾公司。隨後通過格林柯爾控制科龍電器、美菱電器、亞星客車等五家上市公司。

但就在顧雛軍風管無限之際,“顧郎之爭”爆發,由於影響力巨大,“郎顧之爭”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關注。2005年4月,湖北、江蘇、安徽、廣東四省證監會聯合調查格林柯爾系控制的5家上市公司。一個月之後,顧雛軍被立案調查。2008年1月,顧雛軍鋃鐺入獄。

顧雛軍身陷囹圄後,當年名下的5家上市公司,命運也是各不相同。

2005年7月28日,顧雛軍被捕後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海信集團旗下的海信空調託管科龍電器。2006年4月2日,海信空調則替代廣東格林柯爾成為科龍的控股股東。

美菱電器同樣沒能逃過尋找買家的命運。2006年1月,四川長虹董事長趙勇進入美菱電器的董事會,長虹成為美菱大股東,並承諾助其業務整合。

與上述兩家上市公司相比,亞星客車則是於2006年7月被前母公司亞星集團從格林柯爾手中回購股份。2011年9月,亞星客車進入濰柴集團,成為濰柴集團控股的上市公司。

2005年7月29日顧雛軍在京被捕,同年8月襄陽軸承公告稱,襄陽軸承第一大股東襄陽汽車軸承集團已於8月1日向揚州格林柯爾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致函,要求解除與其的股份轉讓合同。最終,揚州格林柯爾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收購公司29.84%股份的活動,被中國證監會叫停。

除了資本運作控制的上市公司,顧雛軍於1995年成立了格林柯爾中國有限公司,並於2000年7月在香港創業板上市。7年之後,格林柯爾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在香港退市,顧氏帝國分崩離析。

但顯然顧雛軍並不認可對這幾家公司的安排。他曾表示,“我的上市公司應該還給我”,另外,“像科龍電器,拿著我的專利生產空調,肯定要賠償我”。

據悉,顧雛軍曾宣佈,起訴海信科龍、海信集團,要求後者賠償其個人及格林柯爾系鉅額經濟損失,合計489.61億元。

東山再起?

天眼查信息顯示,顧雛軍名下曾掌控20家公司,但絕大部分企業已經吊銷。

現在,顧雛軍分別是天才縱橫國際企業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和超天才技術開發(北京)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同時是格林柯爾製冷劑(中國)有限公司(簡稱“格林柯爾製冷”)、天津格林柯爾環保工程有限公司(簡稱“格林柯爾環保”)、洋浦格林柯爾製冷劑有限公司(簡稱“洋浦格林柯爾”)三家企業的法人、董事長。

有意思的是,格林柯爾製冷、格林柯爾環保、洋浦格林柯爾註冊資本分別是1.5億美元、1200萬美元、1000萬元。但在實際運營中或許並沒有數字顯現的那樣有實力。

以格林柯爾製冷為例,其僅披露了2013年及2014年財務報告。在股東實繳出資額部分,其股東GCT投資有限公司認繳出資額與實繳出資額相同,另一股東加拿大格林柯爾投資有限公司只實繳出資21234.02萬元,並對企業資產狀況信息選擇了不公示。這顯然與其註冊資金1.5億美元相差較大。

張文中已重掌物美,顧雛軍還能拿回科龍電器等5家上市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認繳出資與實繳出資不同的情況還出現在格林柯爾環保的股東身上。時間財經翻閱格林柯爾環保2014年財務報告發現,其股東格林柯爾永發控股有限公司實繳出資為6964.69萬元,較認繳出資額減少近3000萬元。

張文中已重掌物美,顧雛軍還能拿回科龍電器等5家上市公司?

還有一個細節,格林柯爾製冷與格林柯爾環保企業通訊地址均為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洞庭路160號,且企業聯繫電話也是同一個。時間財經撥打了該電話發現,該電話號碼已是空號。

無獨有偶。格林柯爾環保與洋浦格林柯爾在天眼查上披露的財報也是選擇不公示企業資產狀況信息。按照洋浦格林柯爾留下的手機號碼撥打電話,接線人員向時間財經表示,這是洋浦格林柯爾的電話,目前企業已不生產製冷劑,隨即掛斷電話。(北京時間財經 齊文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