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魔剪”安全性再遇挫折:編輯成功或意味增加患癌風險

p53缺陷是至今已知的與癌症相關的最普遍的基因突變。p53基因被稱為“抑癌基因”,其編碼的p53蛋白的重要作用之一是調控細胞分裂和增殖。正常情況下,一旦該基因察覺有嚴重DNA損傷或染色體結構變異的“壞”細胞,p53基因會抑制細胞的分裂,並引導細胞自殺,因此也被冠以“基因警察”稱號。

增加患癌風險

而CRISPR/Cas9系統工作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是DNA雙鏈的打開。

值得一提的是,劍橋諾華生物醫學研究院和卡洛林斯卡研究所的團隊早在2017年,已先後將論文發表在預印本雜誌bioRxiv上,當時卻並沒有引發廣泛關注。

長期籠罩的安全性陰影

2017年5月30日,《自然》另一子刊《自然-方法》在線發表論文表明,CRISPR技術面臨的脫靶效應可能遠超人們此前的估計。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團隊通過全基因組測序發現,CRISPR技術能引起基因組內大量非靶標區的基因突變,包括1500多種單核苷酸突變和100多種大片段序列的敲入和敲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