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芯”還有多遠?失去中國市場,看他恣意妄為到何時

自中美貿易戰升級以來,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限制其中包括對中興的七年禁售,一時間,中興立刻陷入困境,不少看熱鬧的人表示“這下知道了誰才是爸爸?”

客戶才是爸爸,很明顯,中國是客戶,美國只是提供產品的乙方。

“中國芯”還有多遠?失去中國市場,看他恣意妄為到何時

當然,有錢才能任性

大家都知道,中興很慘,被禁售以來,市值蒸發了400億,但不知道的是,因為中興被禁售,高通公司的股價暴跌8%,另一家芯片公司甚至暴跌30%!

好多人覺得,在這場高科技冷戰中是中國輸了,其實不是。市場經濟靠供需關係調節,中美在芯片方面,美國是供,中國是求,美國如果停止供應將失去中國市場,中國則會出現市場空缺,龐大的市場空缺意味著要填補。之前中國芯片為什麼發展不起來?因為美國壟斷了,投資芯片花費巨大,沒民營企業願意發展,發展了也賺不到錢。現在有市場,有補貼,基礎也不差,那麼離中國“芯”的路還會遠嗎?

“中國芯”還有多遠?失去中國市場,看他恣意妄為到何時

“中國芯”

可能開始中國會很難過,但到後來難過的絕對是美國。中國市場有多大?中國十三億人口,比美國和歐洲人口總和還要多,這意味著多少購買力?多少消費力?中國已經有能力在全球買買買!

舉一個例子來說,全球奢侈品市場,大部分消費者是中國人;蘋果手機在中國銷售量已經超越在美國的銷售量,誰能替代中國市場?目前唯一一個人口數能與中國抗衡並且市場空缺巨大的國家是印度,但印度距離中國的消費水平差距宛如天澗,等印度發展起來高通可能早已破產。市場空缺有的是人願意填補,多餘的產能是要找什麼地方銷售呢?

“中國芯”還有多遠?失去中國市場,看他恣意妄為到何時

印度同樣人口眾多,但消費能力有多少?

另一方面,中國在很多方面已經擁有了自己的中國芯,只是沒有覆蓋到所有領域。比如龍芯,比如麒麟。

“中國芯”還有多遠?失去中國市場,看他恣意妄為到何時

目前芯片市場佈局

如果有人說這只是量,沒有質,說一萬塊舢板也構不成一艘航空母艦哪。

2017年上半年法國用幻影2000技術來換中國消費市場,我們拒絕了,我們說你這一般般,美國人那空間站的技術,我們也拒了,我們說,你這個太一般。我們和西方的技術優勢正在快速的縮小,從2000年我們的科研經費是美國的12%,到今天達到美國的75%,這裡面西方實驗室經費正在逐年下降,而我們的實驗經費在大幅上漲,漲的科學家都害怕。為什麼那麼多海龜選擇回國,只有在中國才有經濟,才有實力支持你搞科研,所以下一步質的爆發已經開始了,誰說我們只有量而沒有質呢?

所以,請對我們耐心一點,我們的中國芯就在前方不遠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